1983
厉以宁.
资产阶级经济学与当代帝国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 1983;(2):218.
Abstract如何看待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各流派关于帝国主义的论述?北京大学经济系厉以宁撰文,从其理论的倾向性方面,把他们分为结构改革论、混合经济论和经济自由主义三支,认为他们关于帝国主义的论点虽然有分歧,但并不排斥他们都是当代帝国主义的辩护上。厉文认为,以"改革"面貌出现的结构改革
厉以宁.
智力投资微观经济效果的分析. 江汉论坛. 1983;(5):22-28.
Abstract我在《论智力投资经济效果的地区比较》(载本刊1982年第10期)一文中,对地区智力投资经济效果的衡量问题作了探讨。本文准备分析智力投资的微观经济效果,即一个具体教育单位(学校)的投资经济效果问题。一、同级同类教育单位投资经济效果的比较(一)教育单位的同级性和同类性正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知识与技能标准分”总量的增量与教育支出总额之比,作为衡量智力投资宏观经济效果指标体系中的主要指标,能集中地反映智力投资宏观经济效果的状况一样,某一个具
厉以宁.
智力投资微观经济效果的分析(续完). 江汉论坛. 1983;(6):13-18.
Abstract(五)毕业生存在着“发展潜力”和知识转化“滞后”差异时,不同教育单位投资经济效果的比较由于以上所说的这些情况的存在,因此在对教育单位投资经济效果进行比较时,应当考虑到不同的教育单位毕业生在“发展潜力”和知识转化“滞后”方面的优点和局限性,考虑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具体要求和长期使用状况。在上述四种情况下,可以认为第一种情况确实是最好的。第四种情况确实是最差的。那么,第二种情况与第三种情况相比,究竟哪一种情况更好些呢?用人单位的不同考虑,已如上述。现在我们从教育单位投资经济效果的角度来考察,假定X、Y两所学校是同级同类
厉以宁.
威克赛尔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 经济问题探索. 1983;(2):71-77.
Abstract威克赛尔(Knut Wicksell,一八五一至一九二六)是瑞典著名经济学家。本文准备就威克赛尔的经济学说对以后西方经济理论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威克赛尔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进行评价。一从经济学说的渊源考察,威克赛尔主要受庞巴威克和瓦尔拉的学术影响。他从庞巴维克那里接受了边际效用价值论,从瓦尔拉那里接受了一般均衡理论。威克赛尔对利息、货币、价格、经济周期等问题的分析,就是从边际效用价值论和一般均衡理论出发的。关于边际效用,威克赛尔自己并未提出任何新的解释。他承继了当时已流行的奥国学派的定义。把边际效用看做是决定商品之间交换比例的因素,是奥国学派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威克赛尔始终遵循这一原理。
厉以宁.
三十年代美国“新政”经济学评介. 社会科学辑刊. 1983;(2):90-95.
Abstract1933年起美国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新政”经济学是指作为罗斯福“新政”理论依据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一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空前严重和传统反危机措施的无效,使得一些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着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抑制住危机,使美国经济状况好转。对此,当时显然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
刘光第, 周骏, 周林, 丁鹄, 俞天一, 叶其星, 厉以宁, 林继肯, 秦池江, 袁宝林.
如何发挥银行在宏观经济中的调节作用. 金融研究. 1983;(11):33-44.
Abstract最近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在北京及与货币发行司在郑州召开了关于如何发挥银行在宏观经济中的调节作用的座谈会。现将参加这两个会的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发表。据悉,中国金融学会秘书处已初步决定在即将召开的中国金融学会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上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还刚刚开始,希望经济、金融理论工作者、教学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究,积极参与这个讨论。
厉以宁.
伦敦学派早期经济学说的特征. 江淮论坛. 1983;(3):72-78.
Abstract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初伦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坎南、格雷高里和罗宾斯。本文考察这一时期内伦敦学派经济学说的特征及其与剑桥学派分歧的由来。 坎南是伦敦学派的领袖。他在经济理论方面受英国资产阶级正统经济学说的影响很
厉以宁.
论“反事实度量法”及其适用范围. 经济科学. 1983;(1):52-59.
Abstract一、"反事实度量法""反事实度量法"一词译自英语 counterfactural measurement。它是现代西方计量经济史学中所采用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史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内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它把经济计量学运用于历史研究领域之内,对历史事件(包括昨天在内的一切过去时间内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数量的分析。美国经济史学家罗
厉以宁.
教育管理中的几个经济理论问题. 高等教育研究. 1983;(1):43-49.
Abstract教育管理是一门科学。这个领域内有许多问题正等待我们去探讨。我们的任务是建立一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管理学,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管理学。我们相信,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在这里,我准备就教育管理中的几个经济理论问題谈点自己的不成熟看法。其中有些论点,曾在我过去的一些著作中发表过,现在略加整理,汇集在一起,请同志们批评指
厉以宁, 丁国香.
关于脑力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几个理论问题. 科学管理研究. 1983;(6):73-76.
Abstract对于脑力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标准到底如何确定,还有许多在理论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脑力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教育直接有关,也就是脑力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他们受教育的年限及为受教育所支付的费用有关。这里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有关脑力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几个理论问题。
厉以宁.
从合理预期理论看西方经济学的动向. 未来与发展. 1983;(4):45-47.
Abstract一 1961年,约翰·穆思在美国《经济计量学》杂志上发表了《合理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一文,最早提出了关于合理预期的假设。文章中写道:人们总是竭力按照以往的一切有用的知识来进行价格波动的预测的,这种情况被称做合理预期。七十年代内,小罗伯特·卢卡斯,托玛斯·萨金特、尼尔·华莱士等人对合理预期理论作了系统的表述。这样,合理预期理论作为西方经济理论最新发展的一个分支,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普遍重视。“预期革命”一词,也正是这个时期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