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2012
谢新洲, 安静, 杜智涛, 张悦. 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机遇和挑战. 新华月报. 2012;(8):48-51.Abstract
技术的不断变革使媒体传播发生深刻的革命,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正经历着从传播方式到内容的双重变化.新的传播方式使新媒体展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对于民众生活、社会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从"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充分联动,到"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中微博发挥的重要作用,新媒体所具有的强大传播功能和舆论影响力,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谢新洲, 安静. 微博舆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闻与写作. 2012;(11):35-38.Abstract
当微博作为社会舆论工具而被受众广泛应用时,这一影响的"双刃剑"效应会被大大强化,促使人们再次审视社会化媒体的正负面效应.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微博在社会动员中所起的作用,如何"趋利避害"更有效地使用微博成为当前的迫切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微博的本质、微博给社会动员带来的消极影响、微博在构建和谐社会舆论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而提出增强微博舆论传播引导的五点建议.
谢新洲, 夏晨曦. 网络事件案例库建设与案例数据分析. 情报学报. 2012;31(1):72-81.Abstract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网络舆论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但当前对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和预警、控制机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络事件往往是网络舆情形成的关键诱因,其传播和讨论对推动网络舆情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半自动方法自动采集大量网络事件案例相关信息,包括网络事件的发展、传播过程和相关网络文献,建立网络事件案例库,开发了对案例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统计、聚类和信息计量等分析工具,并实现了分析结果的可视化.以网路事件案例库为支撑,本文分析网络舆论的传播要素和传播规律,探讨了网络事件的监控预警和引导控制机制.
谢新洲, 金学慧, 张婧, 靳晓宏. 网络信息资源分类研究述评. 情报杂志. 2012;(2):141-147.Abstract
围绕网络信息资源分类研究的总体概况、一般原理、传统分类法在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中的适用性、网络信息资源分类语言、技术支持、分类体系构建等方面,对网络信息资源分类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已有网络信息资源分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点评归纳.
谢新洲, 王洪波, 吕晓轩. 网络环境下 青年群体科学文化传播机制初探.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2;(4):30-32.Abstract
2011年10月17日,《南方周末》记者在新浪微博中分享了由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作词的歌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以下简称《化学》)的演出视频.该视频随即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短短几天,原微博即被网友转发3万余次,引来评论近万条.网络讨论焦点主要集中于《化学》的歌词.部分网友认为,周校长的词作用语过于直白,缺乏一般意义上的歌词所应当具有的韵味;也有一些网友认为周校长"和蔼""亲切""淳朴",这种普及科学知识的做法值得肯定.事后,据周校长本人称,该歌曲是为庆祝"国际化学年",应学生之邀呼应"化学就在你身边"的主题而作.由此可见,如何在网络与新媒体大背景下有效开展科学文化传播活动,已成为一项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严富昌, 谢新洲. 从Copyright的弊端看Copyleft的空间-网络媒体的知识共享许可机制研究. 编辑学刊. 2012;(1):84-88.Abstract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解决了传统著作权保护模式在网络时代所遇到的诸多问题,使著作权的"保留所有权利"和公共领域的"无保留权利"之间灰色地带的版权使用得到了规范.
谢新洲, 安静. "e两会":参与平台的构建. 新闻战线. 2012;(4):22-24.Abstract
网民对于本届两会的热烈回应是对媒体工作的最高评价,不仅表明了网民素养的提高,更显示了我国网民参政、议政意识的提高.公正、客观的媒体报道.与更加透明、公开的信息发布使网民正在逐渐归于理性.
2011
谢新洲. 组织者的话. 图书情报工作. 2011;(6):5.Abstract
伴随国内网民规模的高速增长和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提高,互联网的应用领域亦不断扩展,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获取、利用信息的方式,也推动了国内民众生活形态的不断演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1年1月1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互联网商务类、娱乐类应用用户的规模不断扩张,微博客和团购的用户数已初
谢新洲, 张炀. 我国网民网络社交行为调查. 图书情报工作. 2011;55(6):16-19.Abstract
以大规模网络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目前我国网民网络社交的方式、范围和深度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调查发现,即时聊天工具是目前我国网民使用最多的网络社交手段,而社交网站在年轻人群中发展迅猛;我国网民中的重度网络社交使用人群和浅层网络社交使用人群分层明显,网民网络社交的范围与其现实世界中的社交网络重合度较高;网民的网络社交深度总体上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
谢新洲, 万猛, 金学慧. 基于不完全价值链分析的国内外两种典型OA仓储比较研究.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9(3):114-122.Abstract
价值链分析方法应用于OA仓储比较研究,以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为指导,并结合OA仓储本身的特殊性,对OA仓储价值链进行了分析和提炼,并从可比性原则出发,围绕OA仓储价值链中的基本价值活动,对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和arXiv.org的运作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提出了六点发展建议.
2010
谢新洲. 网络造就民声与民生同等重要. 人民论坛. 2010;(11):15-17.Abstract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成为一个开放的多元平台,包括信息发布平台、信息交互平台、信息利用平台和信息交易平台.网络在上达民意、公开诉求、舆论监督、参政议政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和重要.网络已成为作为社会公众一部分的网民群体最为直观、便捷、互动、顺畅的参政议政平台.
谢新洲. 删帖的尺度,直接体现施政者的水平. 青年记者. 2010;(10).Abstract
毫无疑问,地方网络论坛的发展速度迅猛,社区广场式的讨论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渠道,因为其能藉由地缘吸引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加以关注.同样,对于地方政府的管理者,通过地方论坛进行民意的疏导,能在小问题酿成大问题之前加以解决,也称得上是一条捷径.
谢新洲, 郑彦宁, 杜智涛. 数字环境下情报服务的方法创新与支撑技术-中国科协第207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综述. 情报学报. 2010;(5).Abstract
中国科协第207次中国青年科学家论坛于2009年12月19~21日在广州召开.会议以"数字环境下情报服务的方法创新与支撑技术"为主题,围绕数字环境下情报分析方法、情报服务支撑技术、网络信息用户、情报服务机构、情报服务实践以及电子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文对此次论坛内容进行了综述.
谢新洲, 张炀, 田丽. 浅论提升我国出版业图书营销能力的几点策略. 出版科学. 2010;18(3):17-23.Abstract
以现代营销理论为出发点,就困扰我国图书营销的一些重要因素进行讨论,并相应提出有助于提升我国出版业图书营销能力的三项策略.
谢新洲, 黄强, 田丽. 互联网传播与国际话语权竞争.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3):116-122.Abstract
一个国家国际话语权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西方大国为了把持国际话语的垄断权,处于上升中的国家为了争得国际话语权,都在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媒体,力求在国际舆论竞争中赢得主动.互联网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全球传播载体,具有跨越时空、天然落地的特点;互联网传播是一种非对称传播,可以迅速汇聚分散的声音、急剧放大弱小的力量,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显示出独特优势.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建设具有强大传播力、竞争力的网络传播主体,提升国际传播力,推进重点网站海外发展战略,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有机融合成为必然的选择.同时,打造具有强大吸引力、亲和力的网络传播内容,展现"当下中国"的真实面貌,展示"传统中国"的文化魅力,在重大事件中及时传播中国声音,大力发展海外本土化内容,实施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网络传播策略,是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中国的必由之路.
谢新洲, 夏晨曦. 从一次国际论坛看技术竞争情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情报学报. 2010;29(3):569-574.Abstract
技术竞争情报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了推动技术竞争情报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北京大学和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了"技术创新与技术竞争情报国际论坛(2008)".许多国内外知名情报学专家参加了论坛,并发表了演讲或论文.该文通过对技术创新与技术竞争情报国际论坛(2008)上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总结,描述了当今技术创新中技术竞争情报研究新的理论、方法和应用,阐明了技术创新和技术竞争情报研究中出现的新趋势,并讨论了当前研究中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
谢新洲. 从中国走向世界:我国科技出版的发展之路-评《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研究》. 中国编辑. 2010;(1):95-96.Abstract
科技出版担负着科技信息传播与传承的重任,对科技进步、综合国力的提升均有重要影响.<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我国科技出版的现实,对我国科技出版竞争力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该书在研究视角、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方面颇具特色,形成许多亮点.
2009
谢新洲, 杨萌, 谢梦. 中国网民的网络讨论行为分析.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9:193-206,261,274.Abstract
该文根据一次较大规模的网络调查分析了中国网民的网络讨论行为及其社会影响.互联网为网民提供了舆论表达的平台,九成网民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网络讨论,多数网民通过网络参加各种类型的政治活动.网络讨论行为受到年龄、学历、收入、职业、居住地等用户属性的影响.网络讨论的议题广泛,体现出多元分布和阶梯分布的特点,但是娱乐议题较重,呈现非政治化倾向.网络讨论的目的性强,侧重应用性和实用性,多数网民热心公共事务,并在整体上体现出理性参与的特点.互联网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有效途径,网民对互联网在推动政治民主方面的作用持普遍认同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对互联网的这种作用不能盲目乐观:调查结果显示出网民在提高人们民主意识方面的作用较为明显,在改变人们民主参与行为方面作用不大.
谢新洲. 我国网络门户产业的发展原因与前景分析.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1):51-54.Abstract
我国的网络门户产业是随着互联网产业飞速发展而壮大起来的,具有巨大的用户群体和无限的发展前景.该文叙述了我国网络门户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原因,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谢新洲, 万猛, 柯贤能. 网络期刊的发展及其评价研究. 出版科学. 2009;(1):22-28.Abstract
首先对网络期刊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对纯网络期刊的特征进行剖析,指出纯网络期刊发展中面临的特殊问题.然后,从促进期刊网络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由用户效果、学术水平、网站建设和经营管理四个方面组成的网络期刊评价体系.最后,对网络期刊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