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03
袁行霈. 多元与自主——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人类文化生态. 群言. 2003;(2):20-23.Abstract
一人类文化从来都是多元的。那么,为什么还要讨论这个题目呢?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文化多元受到了质疑和挑战。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保持文化的多元状态,促进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已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与此相关,文化自主也是令人关注的话题。经济全球化是二十世纪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二十一世纪世界的发展趋势。它必将深刻地影响人类文化的进程,各种文化将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次上互相接触、互相影响、互相交融。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不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就会被抛在世界进程之外,很难得到发展,甚至还会逐渐萎缩。但是文化的交融,应建
2002
袁行霈. 中国传统的文学崇高观与新世纪的文学理念. 中国文化研究. 2002;(1):1.
袁行霈. 我的期盼. 群言. 2002;(12):12.Abstract
我期盼着全面实现小康的那一天! 那一天,我愿重返湖北江陵张黄乡,三十多年前我曾在那里住过。一个只有十七户的小村落,房子大都是用竹竿糊上泥巴做墙,稻草铺顶,只有一家的房顶用了瓦片。一天只能吃两顿饭,一顿干的,一顿稀的。村外不远的长江大堤,好像一堵高墙延绵不断,水面比地面还高。在堤下干活的时候,望着天上飘过的白色船帆,似乎听到了滚滚流过的江涛。快四十年了,那里一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袁行霈. 逝川之叹——古代哲人和诗人对时间的思考. 中国文化研究. 2002;(3):1-5.
袁行霈. 启先生的健康就是我们的福气. 群言. 2002;(8):27.Abstract
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庆祝启元白先生从事教育工作七十周年。在这七十年里,聆听过启先生教诲的学生,以及这些学生的学生,还有这些学生的学生的学生,不计其数,真称得上是"桃李满天下"了。我虽然没有能够成为启先生的及门弟子,但是这两三年来在中央文史研究馆,随侍于先生左右,耳濡目染,也深受教育。我谨代表中央文史研究馆,代表全体馆员,向启先生表示诚挚的祝贺! 启先生为北京师范大学所拟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语重心长,既包括了
袁行霈. 大家小书 开卷有益. 群言. 2002;(7):37.Abstract
这些位大名家,下笔时肯定都考虑到大部分读者的接受能力并想要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可读性都极强。——白化文
2001
任继愈, 李翀, 陈佳贵, 周弘, 武寅, 郑功成, 季羡林, 袁行霈, 龚书铎, 黄楠森, et al. 重视社会科学提倡创新思维. 群言. 2001;(11):4-15.Abstract
今年8月7日,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亲切会见部分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并与他们亲切座谈.在座谈中,江泽民同志充分肯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提出许多创新论点.这对哲学社会科学界是巨大鼓舞和强有力的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如何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在促进历史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做出应有的重大贡献呢?为此,本刊于9月5日约请部分社会科学专家,就《重视社会科学提倡创新思维》、进行专题座谈.座谈会由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孙同志主持,出席座谈会的有下列同志(以姓氏笔画为序):
袁行霈. 转变观念 大力扶持 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1;(0Z1):7-8.Abstract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现在只有47%的高中生能够升入大学,大学生占同龄青年的比例仅为6%.我国全日制在校学生约2.3亿人,占全球受教育人口的20%,规模居世界第一.但是,据报纸披露,我国年度公共教育经费
袁行霈. 学术的风气与学者的风范. 群言. 2001;(7):30-31.Abstract
在北大文科提倡精品意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不仅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向学术界和全社会的宣告和承诺。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侵蚀着学术,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的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有的人甚至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的手段换取一时的名利。这简直就是学术自杀的行为!
袁行霈. 学术的风气与学者的风范. 博览群书. 2001;(7):6-7.Abstract
讨论学术建设问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次大会所提倡的精品意识,以及与此相关的学术创新,不仅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向学术界和全社会的宣告和承诺。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侵蚀着学术,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的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有的人甚至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的手段换取一时的名利。这简直就是学术自杀的行为!北大是一座神圣的学术
袁行霈. 陶诗析疑.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3):59-62.
袁行霈. 力戒浮躁恶习 再树学者风范. 中国高等教育. 2001;(12):21-22.
袁行霈. 广师说. 群言. 2001;(9):1.Abstract
"师说"是韩愈一篇名作的题目,开宗明义就说:"师者,所以传道受(同授)业解惑也。"这几乎已成为经典性的定义了。但这只是就老师的职责而言,如果就老师的心情而言,似乎还有点什么没包括在里面。姑且写篇短文作一点补充,取名曰《广师说》。我从21岁开始在北大任教,至今已当了44年的
2000
袁行霈. 玉门关散记. 群言. 2000;(12):32-33.Abstract
今年暑假我参加中华救济总会、中国市长协会等机构主办的助学活动,到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帮助失学儿童。顺便参观了敦煌、嘉峪关、玉门关、拉卜楞寺等古迹,同时饱览了大戈壁和黄土高原的风光,每到一处都想起许多有关的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玉门关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天下午从嘉峪关出发,穿越沙漠向西北行进。路上偶尔看到远处隐隐约约似乎有浩瀚的水面,那水面
袁行霈. 文学史研究的前瞻. 中国社会科学. 2000;(1).
袁行霈. 教师节谈心. 群言. 2000;(9):35-36.Abstract
昨天讲完这学期最后一堂课,大家都有点儿恋恋不舍,我劝学生们回家多陪陪父母,学生们劝我暑假好好休息。我们挥手告别,相约下学期再见。我沿着校园的小径走回家去,刚刚下过雨,两边的白皮松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野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我感到一阵轻松和欣慰:老师真是世上最好的职业,如果有来世
夏勇, 贺卫方, 袁行霈, 林非, 谢冕, 茅于轼, 孙立平, 俞可平, 李强, 李德顺, et al.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 2000;(1):15-36,204.Abstract
为纪念《中国社会科学》创刊 2 0周年 ,本刊于 1 999年 9月 1 8日召开了"2 1世纪的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研讨会 ,在会议的基础上 ,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这组笔谈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各学科在新世纪需要开拓的新领域、新课题 ;值得研究、借鉴和采用的新方法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 ;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学术研究应遵守的学术规范 ;等等.学者们对本刊 2 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也对今后的进一步改进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 ,我们谨向 2 0年来给予我们支持的作者、读者及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谢意
1999
袁行霈. 守正出新及其他——关于中国文学史的编写与教学. 中国大学教学. 1999;(6):7-11.
袁行霈. 华文化精神. 统一论坛. 1999;(5):52-56.Abstract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能够离开地球,从太空观察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了。在这浑然的星体上,在亚洲的东部,有一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家!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大气磅礴的昆仑山,高耸入云的祁连山,雪峰与深谷交错的横断山脉,它们环绕的这片高原,就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从青藏高原到太平洋的巨大跨度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千条江河,大致走向是自西向东,奔流人海。长江、黄河宛如两条主动脉流贯中华大地。
1998
袁行霈. 盛唐的山水诗. 神州学人. 1998;(7):33-34.Abstract
中华文化,在几千年中国文明史中,闪烁着独特的光华。炎黄子孙,无论身居何处,都可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异彩。或许,去国离家,飘泊得愈久远,对母体文化的情感会愈浓烈。本刊从1998年第7期起,开设《中华文化》栏目,旨在传播中华民族灿烂、优秀的文化。感谢北京大学...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