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Year: 1992

1992
袁行霈, 诸天寅. 展现中国文学业绩的丰碑——介绍中国文学大辞典. 中国出版. 1992;(10):58-59.AbstractPKU 
《中国文学大辞典》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前所长马良春和天津人民出版社编审李福田作为总主编,历时三年多编纂而成的。编纂一部大型工具书首要的一点是确定编辑意图和主旨。此书的编写目的十分明确,具体地说有三个方面:1、
袁行霈. 辛词与陶诗. 文学遗产. 1992;(1):73-79+127.AbstractPKU 
袁行霈先生《辛词与陶诗》一文指出了这两位大诗人诗作的契合点以及辛词豪放的艺术特色,读后能给人得到新的启示。
袁行霈. 陶渊明的《闲情赋》与辞赋中的爱情闲情主题.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5):3-8+129.Abstract
1 萧统《陶渊明集序》曰:“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更加搜求,粗为区目。白璧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盖陶渊明之文学因萧统而显,其《闲情赋》遂亦因萧氏而成为一段争论不休的公案。反对萧氏此说的先有苏轼,其态度极其强烈,他说:“渊明《闲情赋》,正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与屈、宋所陈何异?而统乃讥之,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
袁行霈. 陶渊明谢灵运与慧远.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2;(1):71-75.AbstractPKU 
陶渊明(365—427)、谢灵运(385—433)、慧远(334—416),是晋宋之际思想文化界的三个杰出的代表人物,本文拟以慧远为坐标,衡量陶、谢二人的思想倾向,并为他们找到在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潮流中各自的恰当位置。 陶、谢虽然在世的共同时间达四十二年之久,但并没有资料证明他们有过直接的接触。他们有一位共同的好朋友颜延之,颜延之曾接济过陶渊明,还为他撰写诔文;颜延之又曾和谢灵
程千帆, 任继愈, 钱伯城, 袁行霈. 第三次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发言摘要.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2;(2):16-20.AbstractPKU 
古籍整理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科学,如果不把它上升到理论高度,使它条理化,那还是不容易使大家得到一个完整的概念。如果我们整理了许多书,我们的子孙后代问你们是怎么整理的,而我们回答的只是个别的事例,不是一个系统的有精密结构的科学,那我们对我们的子孙还是会感到惭愧的。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工作当中能够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