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1991
裘锡圭. 再谈古文字中的“去”字. 汉字文化. 1991;(2):8.Abstract
北京大学的裘锡圭教授在1979年第6期的《中国语文》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谈谈古文字资料对古汉语研究的重要性》的论文。最近,北京师范学院的冯蒸先生对此文中所讨论的古文字“去”字问题从《说文》的角度又作了新的探索,写了一篇《〈说文〉中应有两个“去”字说》,并寄给裘教授请益。裘教授写了这封回信。古文字中的“去”字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复杂的学术问题,裘信和冯文并十分重要。今征得二位先生同意,一同在本刊发表。裘信的题目为本刊编者所加,冯文见本刊本期9——14页。欢迎学术界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柳斌, 王伯熙, 裘锡圭, 金光, 安效珍, 马庆雄, 刘杲, 甘国屏, 杨纪珂, 徐仲华, et al. 纪念《汉字简化方案》公布35周年座谈会发言. 语文建设. 1991;(3):4-16.Abstract
纪念《汉字简化方案》公布35周年座谈会1991年1月2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到会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孙起孟,全国政协副主席、社科院院长胡绳,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等领导同志,有中央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副省长、副主席、副市长、教委主任,还有语言文字、教育、科技、书法等各界的专家学者,以及首都新闻界记者。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胡乔木同志作了书面发言。国家语委主任柳斌主持了座谈会。
裘锡圭. 从纯文字学角度看简化字. 语文建设. 1991;(2):20-22.Abstract
近几年来,汉字简化的功过,成了不少人的话题。这个问题只有在多方面的、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比较科学的结论。我们没有在这篇短文中全面讨论这个问题的奢望,只想从纯文字学的角度浅谈一下简化字的利弊。从汉字字形的表意表音作用来看,有很多简体显然优于繁体。例如:繁体“衆”早已成为字形讲不出道理的记号字,简体“众”则是很好理解的会意字。繁体“塵”是造得不很成功的会意字(籀文本从三“鹿”,大概表示众
1990
裘锡圭. 殷墟甲骨文字考释(七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1):50-57.Abstract
目录 1.“小”与他字的合文2.释“遍又于小山”3.释“蚤”4.释“置”字异体5.释“匀”6.释“昏”字异体7.释“注”1.“小”与他字的合文殷墟甲骨文中,“小”与他字的合文颇为常见(这大概跟“小”的字形适宜于跟其他字写成合文有关).这种合文往往由于“小”被视为不成字的点画而遭到误释.如“(?)”为“小甲”合文,到1948年才有方静若撰文发其覆,直到近年才普遍得到承认.《铁云藏龟拾遗》1.14(即《甲骨文合集》32599)的“小且(祖)乙”合文长期被误释为“沮”字,姚孝遂先生在
裘锡圭. 释殷墟卜辞中的“卒”和“■”. 中原文物. 1990;(3):10-19.Abstract
殷墟甲骨文中常见写作■等形的字。一般学者把它们都释作“衣”。这些所谓“衣”字多见於祭祀和田猎卜辞。自王国维以来,学者们大都把祭祀卜辞中的“衣”读为“殷祭”之“殷”,认为是一种祭名(参看《甲骨文字集释》2721—2724页)。田猎卜辞中的“衣”郭沫若读为地名“殷”,以为指河南沁阳附近的古殷城(《卜辞通纂》635片考释, 《郭沫若全集·考古编2》496页),信从者也颇多。但是把祭祀卜辞中的“衣”读为“殷”,辞义多不可通。而且这
1989
裘锡圭. 研究汉字切忌为感情所支配. 汉字文化. 1989;(Z1):13.Abstract
过去有不少人认为汉字跟拼音文字相比是一种落后的文字,汉字没有发展成为拼音文字是历史的错误,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起了阻障作用。这种看法未必妥当。汉语中单音节语素占优势,同音语素很多。记录这样的语言,汉字这种类型的文字体系显然是比较适宜的。脱离汉语的特点,抽象地讨论汉字跟拼音文字的优劣,是没有意义的。
裘锡圭. 40年来文字学研究的回顾. 语文建设. 1989;(3):4-12.Abstract
我们所说的“文字学”取其传统用法,指以记录汉语的方块汉字为研究对象的学科。40年来,在语言学的带动下,文字学的理论水平有了提高。同时,埋藏在地下的古代汉字资料的不断发现,以及国家的语文工作和语文教学等方面的实践,都对汉字的研究工作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文字学领域内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下面择要作简单的介绍,并附述我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偏颇之处希望大家指正。文中加注时,以加方括号的数字为文章或书的代号,请参阅文末所附参考文献目录。
1988
裘锡圭, 李家浩. 战国平阳刀币考. 中国钱币. 1988;(2):35-37.Abstract
传世战国货币中,有一批传为山东博山出土的刀币,正面或有“明”字,或无字,背面一般有三个或四个字,字形诡异,不易识读,旧多称为博山刀。1978年,我们发表《战国货币考(十二篇)》,将博山刀背文第一字释为从“邑”从“竹”从“膚”之字,并指出即地名“莒”之专字。此后,汪庆正同志又认出第二字为“冶”,李学勤同志对币文的释读也提出了一些值得重
裘锡圭. 说字小记. 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2):10-19.Abstract
1、说“敝”《说文·七下·■部》:“■,败衣也。从巾,象衣败之形”。“敝,帔也。一日:败衣。从■,从攴,■亦声。”殷墟甲骨文有“敝”无“■”。“敝字作帔断帧等形(《甲骨文编》337页“敝”字、336页“敝录”合文),左旁可以省作“巾”。从甲骨文字形看,“敝”字显然象击巾之形,巾旁小点表示击巾时扬起来的灰尘。从“攴”从“巾”,击巾的
裘锡圭. 说金文“引”字的虚词用法. 古汉语研究. 1988;(1):1-3.Abstract
故友于豪亮同志《说“引”字》一文(《考古》1977年5期339—340页,又见《于豪亮学术文存》74—76页),指出甲骨、金文中过去被释作“弘”的那个字实应释作“引”,十分正确。《金文编》1985年新版已改从此说。但是于文对周代铜器铭文中“引”字意义的解释,尚有可商之处,所以草此短文作为补充。为了印刷的方便,所引铜器铭文的释文一般用宽式,如“墉”的表意初文直接释作“墉”,本不从“厂”的“厌”直接释作“厌”。不能确释的字用“□”号代替。凡见于《两周金文辞大系》的铭文,都不注出处。
裘锡圭. “廪人”别解. 人文杂志. 1988;(1):28-29.Abstract
王辉同志《二年寺工壶、雍工(民攵)壶铭文新释》一文(本刊1987年3期,以下简称“王文”),发表了两壶铭文的正确摹本,并作了很好的考释,读后获益良多。但是王文对二年寺工壶铭文中“廪人”一词的解释,似尚有商榷余地,下面提出笔者的浅见,以供参考,不当之处请王辉同志及读者指正。
1987
裘锡圭. 谈谈汉字整理工作中可以参考的某些历史经验. 语文建设. 1987;(2):3-6.Abstract
在汉字发展演变的过程里,有很多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汉字整理工作中认真加以参考的历史经验。对这一问题作全面论述,不是这篇短文所能胜任的,下面只准备简单谈谈字数和字形变化这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先谈字数。一般都认为汉字是不断增多的,而且增加的数量相当可观。就大型字典收字的情况来看,确实是这样。例如:公元2世纪编纂的《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加上重文共10516个。本世纪70年代开始编纂,去年已出版了第一卷的《汉语大字典》,全书收字56000左右,是《说文》字数的五倍多。但是大型字典里收了很多实际上已经死亡的字,如果以各个时代一般使用的汉字为考察对象,就会发现汉字的数量其实是相当稳定的。
裘锡圭. 漆“面罩”应称“秘器”. 文物. 1987;(7):49.Abstract
《文物》1987年第1期《扬州平山养殖场汉墓清理简报》所报道的在M1、M4二墓中出土的漆"面罩",应即《汉书》所说的"秘器"。《汉书·霍光传》:"光薨……赐……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藏)椁十五具,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服虔注"东园温明"曰:"东园处此器,形如方漆桶,开一面,漆画之,以镜置其中,以悬尸上,大敛并盖之。"颜师古注补充说:"东园,署名也,属少府,其署主作此器也。"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十二》"温明"条认为《霍光传》"温明"下脱"秘器"二字,今将此条原文引录于下:
裘锡圭. 马王堆医书释读琐议.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87;(4):42-44.Abstract
最近,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马王堆汉墓帛书》第四函(以下简称《帛书》)。此书收载了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全部医书,并附有质量颇高的释文和注释。这对于马王堆医书的研究工作,无疑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笔者对书中某些释文和注释内容,持不同看法,特整理如下,以供研究者参考。为印刷之便,引用帛书和简文时,一般用简化字,有时并略去原字而直接写其通用字。读者如有疑问,请覆按《帛书》原文。一、《足臂十一脉灸经》 (1)15行“数(月曷)”之“(月曷)”,释文读为“喝”(4页),注三释为“嘶哑”(5页)。今按:此字不如读为口渴之“渴”。帛书“渴”字用本义,相当于今之“竭”字,见《养生方》55行(104
裘锡圭, 吴来明. 关于“六齐”合金配比解释的勘误. 文物. 1987;(7):67.Abstract
《文物》1986年第11期《"六齐",商周青铜器化学成分及其演变的研究》一文附表七所列"六齐"的三种解释,陈梦家、郭宝钧二氏栏下的前四个比例和第六个比例中,铜的比例数皆误增1,如"7:1’’应作"6:1","2:1"应作"1:1"等;第五个比例"7:2"应作"5:2"。梁津氏一栏,因手头无原文,不知是否有误,希望也予以复核。
裘锡圭. ■与■桯. 文物. 1987;(9):28-32.Abstract
汉墓所出铜器中有一种三足提梁筒形器。器身作直上直下的圆筒形,上有盖,下有三矮足。器身上部两侧有一对衔环的耳或兽面(即铺首),提梁的把手跟环用链条或两端有圈的铜条相联系(图一)。个别器出土时提梁或盖已残佚。这种铜器的大小比较一致。口径通常为汉尺五六寸左右,高度通常为汉尺八九寸至一尺左右(汉代一尺相当于23厘米左右),只有个别器稍高一些。在武威磨咀子6号汉墓里曾发现跟这种铜器类似的陶器一件。器身两侧之耳为贯耳,应该是穿绳为提索的。满城1号汉墓(中山王刘胜墓)也出了十件这一类的陶器,但器身较高,两侧之耳作纽状,无盖。这些陶器,尤其是满城汉墓所出的一批,可能是仿铜器的明器。 1967年在固原头营公社坪乐大队附近的
1985
裘锡圭. 《辞源》《辞海》注音商榷.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5):9-19+59.Abstract
本文所说的《辞源》指由1979年至1983年陆续出版的四册修订本,《辞海》指1979年版。这两部词典都是作者随时需要请教的“老师”。由于经常使用,发现其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现在先把平日翻阅时碰到的一些有问题的注音提出来讨论,希望对这两部重要词典的修订工作多少能起一些作用。无论是《辞源》还是《辞海》,作者翻阅所及的都只是全书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本文指出的问题,完全是举例性质的。作者水平有限,恐怕会有以不误为误之处,请识者指正。下面把单字注音跟词条注音分开来讨论。有些需要讨论的例子,旣可以看作单字注音的问题,也可以看作词条注音的问题。我们主要根据讨论的方便来归类。文中引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文大词典》、《汉语词典》、《国音字典》、《康熙字典》时,简称“新华”、“现代”、“中文”、“汉语”、“国音”、“康熙”。
1983
裘锡圭. 《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商榷(续五). 人文杂志. 1983;(2):125-128.Abstract
(248)68·6 初元五年 从图版看,此简“元”上一字已全部残去,释文“初”字不知是以意补上的,还是另有所据。这类地方编者原应加上说明。(249)68·34,68·44 此二残片可缀合。缀合后的简文如下: 项子君馀钱三百六十 馀□(此字《甲乙编》释 “粟”,非。疑是“钱”字简
裘锡圭. 《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商榷(续四). 人文杂志. 1983;(1):99-102.Abstract
(205)54·1 伤洞中一处 当释“伤渊中一所”。关于弓渊,请参看第21条。(206)54·23A □□五月初壘亭尽甲辰廿 “□□五月”劳氏释“五月庚辰”,“廿”下一残字劳氏释“五”,皆是。从庚辰至甲辰正为二十五天。(207)54·25(甲386) 章曰张掖都尉印 “印”字似当释“章”。
裘锡圭. 《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商榷(续七). 人文杂志. 1983;(4):100-104.Abstract
(326)102·2(甲591) 六石斗 劳氏释“石六斗”,是。此释文“石六”二字误倒,当是抄写或排印之误。(327)102·6(甲589) 壬子 当释“戊子”,参看第86条。(328)103·4 皁履一两 “皁”字劳氏释“枲”,是。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