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Michels, Christoph.Kulturtransfer und monarchischer Philhellenismus: Bithynien, Pontus und Kappadokien in hellenistischer Zeit.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2008. ISBN 9783899715361.

摘要:

克里斯脱夫·密赫尔(Christoph Michels)《文化转移与君王的希腊疯:希腊化时期的比提尼亚、旁图、加帕多西亚》是德国万登出版社(Vandenhoeck & Ruprecht)政治传播学系列的第四册。此书作者以文化人类学下的文化转移概念出发,研究希腊化时期三个小亚细亚地区的非希腊裔王朝统治各自领地的手段。多年来,学界检讨卓业森(Johanna Gustav Droysen)所提出的「希腊化」概念,多发现马其顿君王不只是于领地内众建希腊城市,而是多有接纳所辖领地之内地方统治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现象,以致于小亚细亚、列凡特、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等地,文化种类繁杂。延续如此研究潮流,此书作者以三个非希腊裔的小亚细亚王国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三国的碑刻、钱币、众建城市等往往被认为是代表「希腊化」或「希腊文化政策」的表征,研究非希腊裔君王与希腊文化之间的关系。以方法论,此书以文化人类学理论为基础,检视卓氏「希腊化」定义之下的「希腊疯」君主以及「希腊化」定义下的「文化政策」两个面相。非希腊裔君主究竟是不是扮演「推动希腊文化者」这个角色?这些君主究竟有无所谓的「文化政策」? 研究发现,三国虽铸钱币,且钱币文字与图示在设计上虽与希腊钱币雷同(如正面有君王人头像、背面有神祇图示、并使用希腊文标注君王或国度名称等等),但是神祇模样与种类呈现在地化的特征,并不能说是以希腊人为目标群而设计的。城市亦然:虽然有作家如有三国非希腊裔君王众建城市、并如马其顿诸王将城市以自己或皇室成员命名的记载,但究竟三国建的是生产或防御型的镇,还是如希腊地区一般有体育场、剧院等公共设施的城市,就难以考证。考古资料显示,希腊化时期在此三国领地之内的希腊城市似乎多原本就是希腊殖民地,随后被各王国或征服、或威吓,而收入势力范围之内。由希腊化时期三国诸王建起的希腊型城市少之又少,其余多是以生产或是管理方便而扩大范围的城镇。各君王的目的似是要建立统治体系,而不是要希腊化。之所以会有非希腊裔国王建城以将其领土希腊化的误解,多与古希腊作家的偏见有关。此书作者所提的核心例子就是西西里的狄奥多罗(Diod.类Sic. 31.19.8)叙述加帕多西亚君王阿立阿拉提五世(Ariarathes V)的希腊疯(Philhellenimus)。狄奥多罗记载,阿立阿拉提五世母亲是希腊人,早年受希腊教育,在王位竞争中胜出后,在加帕多西亚内推行希腊制度,终于成为有文化水准的人都能畅游的国度。然而,此书作者强调,除了加帕多西亚并没有明显的希腊化特征之外,没有任何迹象显示阿立阿拉提五世有如其他非希腊裔君王一样,在希腊半岛与爱琴海诸岛上大肆捐献雕像建筑,以宣传自己的希腊性。狄奥多罗应是以希腊本位思想渲染了阿立阿拉提五世的若干举措,而这些举措(如领雅典城公民资格、由波斯式钱币改为铸希腊式币、大兴土木在提亚那(Tyana)建希腊式公共建筑等),或与王位竞争时依靠马其顿与希腊势力较有关系。作者结论以为,三国君主是有文化政策,但所谓文化政策的意义与今日不同。三国文化政策并不是主动地推行和散布希腊文化,而是将文化当成统治者自我表述的工具,以稳定国内外局势。建立权力与正当性才是三国文化政策的目的。若有其他效果,也不是主要的目的。

访问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