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12
段宝林. 《白毛女》与民间文艺. 民间文化论坛. 2012;(5):63-76.Abstract
本文以大量事实,证明歌剧《白毛女》与民间文学的密切关系:它的题材来自河北的《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它的曲调取自民歌《小白菜》和民间戏曲的一些唱腔旋律;它的创作过程是专家和群众、领导相结合的集体创作,有集体性;创作人员重视学习民间文学同时又根据创作需要大大发挥了自己独立的创造性.它是开发民间文化资源成功的典范,其极其丰富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好好总结.
段宝林. 盘古新考. 寻根. 2012;(3):4-11.Abstract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个历史常识是家喻户晓的.盘古是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英雄祖先,是最古老的祖先神.但是,关于盘古的记载却比较晚,这是为什么呢?盘古神话的内涵很丰富,它具备了世界上众多的创世神话的诸方面内容,其社会内涵与哲学内涵都值得研究.
姚洋. 看好中国经济增长. 股市动态分析. 2012;(27):19.
吴志攀. 知识领土中的法律问题-以瓶装水为研究视角. 法学. 2012;(1):33-38.Abstract
我国"大而不富"的经济状况可归因于其低端产业链中缺乏广阔知识领土以及有效的法律制度性保障.瓶装水盈利模式的变革昭示了知识领土固定化带来的巨大品牌利益,这直接关系到国家产业是否能转变"大而不富"的经济怪圈.应当完善法律对于知识领土的框架性保护,在寻求知识领土固定化的努力中达成经济转型.
王博. "石头记"的意义 《红楼梦》诸书名之研究. 中国文化. 2012;(1):194-206.Abstract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该知道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石头记》,但是对其它的几个名字就有些陌生.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有凡例说道:红楼梦旨义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皆书中曾已点睛矣.如宝玉作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來,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又如
刘伟. 破解宏观经济困局. 北京观察. 2012;NULL(3):28.Abstract
当前,中国既有经济衰退的威胁,又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也要求宏观经济政策做出一定的调整.首先,宏观经济政策要从单一目标向多目标的均衡转化.
胡壮麟. 积极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的互补性. 当代外语研究. 2012;(7):3-8,76.Abstract
本文在扼要回顾积极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后,认为Martin发展积极话语分析的基本思想不是以积极话语分析取代批评话语分析,而是强调两者的互补性.这表现在他对批评话语分析与积极话语分析、现实的CDA与虚拟的CDA、解构与建构、概念意义与人际意义、坏消息与好消息等关系的论述上.最后本文提出在取材和分析时要奉行实事求是和提防虚假信息出现的原则.
梁柱, 李德顺, 王炳林, 秦宣, 李春良, 金晖, 彭丽霞. 第二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论坛观点综述. 北京支部生活. 2012;(2):43-45.Abstract
在第二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论坛上,来自首都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各区县、委办局、市属社科理论单位的领导干部,围绕"十二五"时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新方向和新目标进行研讨,科学分析了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方法途径等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现将论坛专家观点和部分区县、单位创新经验发言综述如下,以飨读者.
厉以宁. 紧缩政策不一定能"紧"住物价. 中国西部. 2012;(1):24-25.Abstract
除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价格管制,目前国内有关部门治理通胀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宏观货币、财政政策上的紧缩,以控制货币流通量,尤其是投资增长.而相对于有些单调的医治手段,通胀的"病因"却要丰富得多.
茅锐, 徐建炜, 姚洋. 经常账户失衡的根源-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 金融研究. 2012;(12):23-37.Abstract
仅从金融发展差异的角度,不能揭示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本质原因。全球失衡不只是金融部门的问题,其实质是商品和服务贸易的不平衡。基于制造业一金融业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制造业较强的国家产生经常账户盈余,而金融业较强的国家产生经常账户赤字。缺乏充分协调的国际分工,是造成全球失衡的根源。因此,通过国际合作,调整各国间不合理的结构性差异,是在不损害任何国家福利的前提下解决全球失衡的关键途径。赤字国提升本国制造业生产力、盈余国提升本国金融业生产力,将缓解目前全球失衡造成的赤字国债务不可持续、盈余国财务负担过重等问题。
刘伟. 经济下行压力大在哪儿?. 小康(财智). 2012;NULL(4):19.Abstract
中国消费需求一直上不去,关键是我们国民收入分配发生了扭曲,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给居民钱少了.去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从8%目标实践下来做到9.2%,通货膨胀率从预定3%提高到了5.4%,这并不是违反了正常经济逻辑,而是因为我们通货膨胀形成背后的原因有它过去没有的特点.不同经济体,形成通胀压力时间滞后期不同,欧美通常6-18个月,我们国家一般7-24个月.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形成通胀压力一定程度是为前两年反危机扩张性政策买单.而且,这次通胀40%多的因素是来自成本的推动.而对于成本推动的通
张守文. 经济发展权的经济法思考. 现代法学. 2012;34(2):3-9.Abstract
经济发展权不仅是国际法上的重要概念,也是经济法主体权利谱系中的重要范畴.对于各类经济法主体都享有的经济发展权,必须加强经济法保护.为此,应着重解决阻碍公平竞争和公平分配等影响经济发展权实现的突出现实问题,这既有助于推进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完善,也有助于促进"发展法学"和国际法学的发展.
厉以宁. 经济发展的优势. 中国流通经济. 2012;(12):65-68.Abstract
本文指出,那种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改革红利消失,比较优势丧失,不可能再继续高速发展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中国有新的人口红利,有新的资源红利,有新的改革红利或制度红利.新的人口红利是中国正在转向技工时代,熟练技术工人增加,我们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新的资源红利不在自然资源,而在智力资源、人才资源、科技资源,经济发展到现阶段,这些才是最主要的.新的改革红利则在于制度创新,新的制度红利才刚刚开始.中国最大的改革红利将在于城乡一体化,适合中国的城镇化应该是"老城区+新城区+农村新社区".
《经济学家》编辑部, 刘诗白, 卫兴华, 刘伟, 逄锦聚, 赵德武, 张宗益, 曾康霖, 赵国良, 刘灿, et al. 经济学界看经济社会与科学发展. 经济学家. 2012;NULL(12):5-20.Abstract
党的十八大报告,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理论智慧,阐明了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问题,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前景.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为了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创新经济理论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我们特邀国内部分专家、学者,畅谈自己的观点,以飨读者.
厉以宁. 维持8%的经济增长很费劲. 资本市场. 2012;(6):10.Abstract
中国产品应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创建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在国内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张守文. 缓释"双重压力"的经济法路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5):107-114.Abstract
我国存在来自国计与民生的双重压力,其缓解或释放是应予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揭示双重压力与经济法调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推进经济法的价值论和发生论的研究;从经济法权义分配的角度,有助于分析双重压力的成因,以及缓释压力的经济法路径;经济法系统中各类具体制度的综合调整,对于缓释双重压力具有重要价值.
厉以宁.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新路子. 资本市场. 2012;(1):8-9.Abstract
最近一年在云南、贵州、重庆、山东、山西、内蒙古、湖北七个省、市、自治区考察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本文结合调查结果,谈谈几点看法.
谢新洲, 夏晨曦. 网络事件案例库建设与案例数据分析. 情报学报. 2012;31(1):72-81.Abstract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网络舆论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但当前对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和预警、控制机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络事件往往是网络舆情形成的关键诱因,其传播和讨论对推动网络舆情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半自动方法自动采集大量网络事件案例相关信息,包括网络事件的发展、传播过程和相关网络文献,建立网络事件案例库,开发了对案例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统计、聚类和信息计量等分析工具,并实现了分析结果的可视化.以网路事件案例库为支撑,本文分析网络舆论的传播要素和传播规律,探讨了网络事件的监控预警和引导控制机制.
谢新洲, 金学慧, 张婧, 靳晓宏. 网络信息资源分类研究述评. 情报杂志. 2012;(2):141-147.Abstract
围绕网络信息资源分类研究的总体概况、一般原理、传统分类法在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中的适用性、网络信息资源分类语言、技术支持、分类体系构建等方面,对网络信息资源分类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已有网络信息资源分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点评归纳.
谢新洲, 王洪波, 吕晓轩. 网络环境下 青年群体科学文化传播机制初探.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2;(4):30-32.Abstract
2011年10月17日,《南方周末》记者在新浪微博中分享了由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作词的歌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以下简称《化学》)的演出视频.该视频随即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短短几天,原微博即被网友转发3万余次,引来评论近万条.网络讨论焦点主要集中于《化学》的歌词.部分网友认为,周校长的词作用语过于直白,缺乏一般意义上的歌词所应当具有的韵味;也有一些网友认为周校长"和蔼""亲切""淳朴",这种普及科学知识的做法值得肯定.事后,据周校长本人称,该歌曲是为庆祝"国际化学年",应学生之邀呼应"化学就在你身边"的主题而作.由此可见,如何在网络与新媒体大背景下有效开展科学文化传播活动,已成为一项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