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12
张维迎. 谈革命、说改革、要补偿. 领导文萃. 2012;(9):30-32.Abstract
任何体制下,都会形成既定的利益格局,都存在既得利益阶层。无论是改革还是革命,都会涉及到对既定利益格局的调整,但二者在调整利益关系的方法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所谓革命,就是通过暴力和强制手段将财富或权力从一部
蔡洪滨. 责任,社会价值和工商学教育. 北大商业评论. 2012;(11):34-41.Abstract
《北大商业评论》创刊100期.蔡洪滨院长特为本刊撰稿《责任.社会价值和商学教育》.文章阐述了机械主义市场经济出现的价值观危机.特别对当下商学教育进行反思.并提出商学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为企业培养人才、为社会贡献智慧.实现价值创造和价值观提升并举.在浮躁之风蔓延的当下,文章恰如其分地戳中了中国商学教育的要害.目前,商学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如何在浮躁的潮流中不迷失、保持清醒.甚至还要做到适当地反潮流.否则.商学院只沦为关系圈、人脉圈.失却了商学教育的本质,也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随着商业社会的深度发展.商学教育对社会的影响也将更加深远.过往,思想的引领者多数都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而以后,我们有理由期待会有更多的伟大的思想家.来自于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这是商学教育的一个重任.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价值观的积淀.
胡壮麟. 超学科研究与学科发展. 中国外语(中英文版). 2012;(6):1-1,16-22.Abstract
1多学科性、学科间性和跨学科性 现代科学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得益于学科概念的确立和新学科的日益增多。不仅如此,学科与学科之间互动,出现各种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就国内学术界对不同学科间关系的讨论一般是围绕“交叉学科”进行的(金哲,1994)。作者本人(2007)也曾从“跨学科性”进行讨论,现在看来比较肤浅。所幸蒋逸民(2009)曾发表的题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形式的超学科研究”一文系统全面,醒人耳目。现将我目前的认识作一汇报。
王一川. 身体美学与心灵美学的分离-《英雄》与中式大片十年回顾. 当代电影. 2012;(11):11-14.Abstract
《英雄》于2002年岁末上映至今已有十年,十年就是一个时代或年代啊!站在这时代总体视点上回望,张艺谋执导的这部大片的开创性影响不禁令人感慨,比之当年的即时匆匆感触已变得更加清晰可辨了,尽管发现当时的想法仍可成立.(1)我在这里不想考察大片概念内涵及大片票房演变等复杂状况(尽管也需要),而只想集中思考一个问题:《英雄》给这十年中式大片到底带来些什么,有哪些东西可
王一川. 通向公民社会的艺术批评. 艺术评论. 2012;(3):13-16.
梁柱. 邓小平晚年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 中华魂. 2012;(1):8-12.Abstract
邓小平晚年,主要指他1989年11月经中央同意退休后的这段时间。退休之后,正如他自己所表示的,将继续忠于党和国家的事业。他在晚年仍然心系党和国家的前途,思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不但系统地表现在1992年他视察南方时那个关系到全局性问题的重要讲话中,而且也表现在这前后对许多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上。现仅就后者,作一些探析。要理直气壮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梁柱. 邓小平晚年对重大现实问题的思考.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12):29-33.Abstract
邓小平晚年仍然心系党和国家的前途,思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他强调要理直气壮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指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就在四个坚持",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他直面现实而不讳言两极分化的出现,尖锐指出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并富有预见地提出公平分配、共同致富将会成为一个很大很重要的问题.他紧密地从我国农业的实际出发,既旗帜鲜明地拒绝那种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资本主义农业发展方向,同时又要求随着条件的逐步成熟并根据农民的意愿逐步推进农业的集体化集约化,防止急躁冒进,并提出农业的"两个飞跃"的思想.
梁柱. 重温李大钊对帝国主义的认识. 红旗文稿. 2012;(18):13-14.
厉以宁. 金融危机之鉴. 金融世界. 2012;(1):68.Abstract
2008年的国际金融风暴以及欧债危机,给予了很多启示.首先,财政收支必须保持基本平衡.此次欧债危机,是在有关国家连年巨额财政赤字的情况下发生的.传统的凯恩斯理论认为财政赤字是无害的,这一观点以前经过多次检验证明并不准确,也引起不少经济学家的怀疑.这次危机彻底证明它是失败的.
刘伟. 金融市场化改革滞后代价巨大. 小康(财智). 2012;NULL(6):19.
陈斌开, 林毅夫. 金融抑制、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 世界经济. 2012;(1):3-23.Abstract
本文分析了金融抑制产生的机制,发现政府发展战略是造成金融抑制背后的根本原因:为支持违背本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政府通过金融抑制的方式来降低其生产成本。本文的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金融抑制导致穷人面对更高的贷款利率和更低的存款利率,造成金融市场的"机会不平等",使得穷人财富增长更慢,甚至陷入贫困陷阱。(2)在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下,"先富带动后富"的"滴落"机制将发生作用,收入分配格局会不断改善;若政府推行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个体财富收敛速度将减慢,收入分配趋于恶化,甚至造成长期"两极分化"的态势。
林毅夫, 徐立新, 寇宏, 周叶菁, 裴思纬. 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金融监管研究. 2012;(3):4-20.Abstract
传统的经验共识是,经济表现决定于金融深度而不是金融结构。近期部分研究指出,一国的相对禀赋结构决定其工业结构,金融结构在其本质上应服从基于工业结构之上的对金融服务的实际需求,最优的金融结构是能根据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而有所调整的。一些论文也指出,随着经济体富裕程度增加,经济发展对银行业发展变化的敏感度降低,对股票市场发展变化的敏感度增大。此外,偏离最优金融结构的国家往往收入水平相对低下。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相对贫穷的国家,银行业的发展对一国的金融结构具有较强影响,尤其是在那些高度依赖外部融资的市场,而股票市场的发展对相对富裕国家的金融结构影响显著。各国行业层面的证据表明,银行业集中有利于中等收入国家依赖间接融资(银行)的产业发展,但不利于富裕国家依赖直接融资(资本市场)的产业发展。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体制薄弱的发展中国家,银行(相对股票市场而言)的减贫作用更加显著。也有证据表明,受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的政治和理念影响,一国的实际金融结构可能偏离其最优结构。
王一川, 尹鸿, 许柏林, 陈晓云, 陈犀禾, 陈旭光, 李道新, 李亦中, 张会军, 张同道, et al. 《金陵十三钗》的赞与非. 电影艺术. 2012;(2):21-37.Abstract
精妙平衡术怎奈高风险题材?提起《金陵十三钗》,我心里难免有着纠结.它在故事讲述及其与影像构形的匹配上确实有了可喜进步,可谓到目前为止张艺谋影片中流畅叙事与华丽形式最般配的一部了(尤与《英雄》相比).它最引我惊奇和感慨的地方,与其说是其精心刻画
姚洋. 问题导向的经济学. 经济学家茶座. 2012;(1):45-48.Abstract
在过去的七八年里,中国经济学界涌现出一批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青年经济学家,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关注中国经济运行的制度环境,既没有停留在对现象的简单描述上,也没有生搬硬套成熟的经济学理论.他们是中国经济学的希望所在.作为这批青年经济学家的代表,陆铭和陈钊两位发起主编《制度结构与中国发展》丛书,并邀我作序,我欣然应允.
段宝林. 雅俗结合律的实证. 韶关学院学报. 2012;33(11):46-48.Abstract
邓迪斯《伪民俗的制造》一文,认为美国著名的"民间英雄"班扬的传说和格林童话、芬兰史诗《卡列瓦拉》等都是"伪民俗",却被人民当成真民俗接受了.这些名著和《荷马史诗》都是文人与民间文学结合的产物,证实了"雅俗结合律"作为一种文艺普遍规律的正确性.对"伪民俗"的宣传和商业作用,应采取科学而宽容的态度,从而以一种民间文学的新观念,来解释"伪民俗"为什么成为真民俗的问题.
张维迎. 需要警惕;但不应该悲观.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12;(Z3):106.Abstract
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根本的改善,而这与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正向推动的作用。同时,国有企业的地位也与国家安全没有关系。世界上国家安全最脆弱的国家.都是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所以中国要认清楚这样两点。
袁行霈. 青岛东海栈桥(外一首). 岷峨诗稿. 2012;(1):4.Abstract
~~
王一川. 面向民间电视团叙仪式的回归-纪录片《春晚》对央视春晚的美学辩护与拯救.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4):77-78.
郭建宁.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理论建设. 2012;(1):20-25.Abstract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本文围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科学发展实践、软实力与文化建设三个主题,探讨如何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并运用其成果来推动改革和发展.
张忠培, 赵辉, 杨晶, 丁金龙, 黄建秋, 刘斌, 刘宝山, 宋建, 裴安平, 张敏, et al. 骆驼墩文化遗存与太湖西部史前文化(下). 东南文化. 2012;(1):6-18.Abstract
2011年10月28~30日,骆驼墩文化论坛-骆驼墩文化遗存与太湖西部史前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宜兴召开.会议围绕骆驼墩文化命名问题展开讨论,对骆驼墩遗址的发现,骆驼墩文化遗存的性质及内涵、学术意义、价值定位、文化交流、保护利用进行了界定,提出建议;并就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划分及其标准,考古学文化的谱系研究,考古学文化研究的方法和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