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12
王晓全, 孙祁祥
.
投保人的承诺能力对保险市场的影响
. 经济科学. 2012;(5):69-80.
Abstract
本文研究了在信息对称但不完全竞争的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对长期保险合同缺乏承诺能力对保险市场的影响.本文证明了在投保风险随时间发生改变时,保险人和投保人对长期保险合同承诺能力的不对称,将会导致保险市场在信息完全对称时出现逆向选择,从而使得投保人的再分类风险不可保,由此降低了保险市场的效率和社会净福利水平.本文同时还证明了,即使没有由信息不对称或承诺缺失所要求的激励约束,均衡保费也会出现前端附加.
刘伟
.
提速中国资本市场化
. 资本市场. 2012;NULL(8):10-12.
Abstract
我国能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短期均衡的增长、长期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关键的问题是推动要素市场化,要素市场化的改革是最为滞后的,我国亟待推进资本和金融的市场化.有了这个,宏观调控的效率和政策的有效性才有微观制度保障.经济增长面临威胁我国经济现在遇到很多问题,有短期的经济增长失衡问题,一方面有通货膨胀的威胁,另一方面有经济下行的威胁,这是我国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我国还面临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经济增长方式能不能转变,能
厉以宁
.
提高农民收入的新路子
. 农村工作通讯. 2012;(3):49.
Abstract
当下,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第一,必须给农民以产权,农民没有产权,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在农村调查发现,农民盖的房子不能抵押,不能转让,连出租都困难,我们就问:出租为什么难?答日:没产权.第二,教育资源配置一定要均衡.城乡学校差别这么大,农民受不到好的教育,学校差,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
张维迎
.
改变亚当·斯密模式
. 资本市场. 2012;(9):13-14.
Abstract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社会经济怎么发展,财富怎么增长?就是靠创新和技术进步,我们看人类的历史就是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历史。创新和技术进步靠什么?是要分工,分工越细,技术进步越快,这个分工包括产业链条的分工,也包括地域的分工,不同的地区要做不同的事。分工取决于什么?取决于市场和市场规模。假如市场规模越大,分工越细;分工越细,技术进步越快;技术进步越快,经济增长越快,经济增长越快收入越高,这样就推动经济增长。从
郭建宁
.
改革可从"宏大叙事"转向"嘘寒问暖"
. 人民论坛. 2012;(6):42-43.
Abstract
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利益获得的多寡、反腐形势严峻等,社会整体的改革心态出现了分化,批评、抱怨和不满改革的声音不绝于耳.改革开放使古老的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令人瞩目,其中重要原因之-就是公众有-个好的改革心态,能够支持改革、包容试错.下一步改革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如何树立更好的改革心态?理性看待改革当中出现的问题,少些抱怨,多些建设,中国前景一定更加美好.总的讲,改革的大方向不可动摇,改革的思路和理念则会有所调整.这种调整从宏观和总体层面看,是要坚持"普惠"原则,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微观和操作层面看,是要坚持"务实"原则,从"宏大叙事"转向"嘘寒问暖",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郭建宁
.
改革可从"宏大叙事"转向"嘘寒问暖"
. 乡音. 2012;(6):32-33.
Abstract
改革开放使古老的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令人瞩目,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公众有一个好的改革心态,能够支持改革、包容试错.理性看待改革当中出现的问题,少些抱怨,多些建设,中国前景一定更加美好.
张维迎
.
改革已至市场经济路上的十字口
. IT时代周刊. 2012;(21):22.
Abstract
中国在迈向市场经济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向市场化转型的工作远远没有完成.在通往市场经济的路上,中国的改革已行至十字路口,下一步该怎么走,不仅关系到过去改革的成果能否保持,更关系到中国能不能在将来真正成为世界强国.此时,我们需要理性地思考中国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是源于市场化改革和民营企业的崛起,还是政府的干预和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所谓的中国模式)?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如贪污腐败、收入分配不公、医疗发展滞后、食品安全及道德堕落等)是过度市场化的结果,还是过度的政府管制所导致?全球金融危机是市场的失败还是
张维迎
.
改革进程开始逆转
.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12;(10):22-24.
张维迎
.
政府干预抑制了企业家精神
. 商周刊. 2012;(11):25.
Abstract
企业家投资,脑袋挂在裤腰带上,冒着风险.我们不相信,少男少女坐在办公室,反倒有权力说这个不能投资、那个能投资.政府干预抑制了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我们从中国增长方式的转变来谈这个问题.首先,中国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2000年,广东省GDP是香港的70%;2009年,香港是广东的36%.中国很多省份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一些国家了,
李广建, 杨林
.
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
. 图书情报研究. 2012;(3):9-14,37.
Abstract
数字信息环境的变化,冲击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在梳理各国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分别为保持和扩展数字资源的建设、服务对象的多样化、挖掘数字资源及深化服务水平、强调服务的遍在性和注重对科研活动的支持,以期为国内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思路提供参考.
郭建宁
.
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与实现路径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3):12-14.
Abstract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系列工作,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积极作用.全会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结合会议精神,本文探讨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总体思路和具体路径.
谢新洲, 安静, 杜智涛, 张悦
.
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机遇和挑战
. 新华月报. 2012;(8):48-51.
Abstract
技术的不断变革使媒体传播发生深刻的革命,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正经历着从传播方式到内容的双重变化.新的传播方式使新媒体展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对于民众生活、社会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从"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充分联动,到"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中微博发挥的重要作用,新媒体所具有的强大传播功能和舆论影响力,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梁柱
.
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若干特点
. 人民论坛. 2012;(31):30-31.
Abstract
持历史虚无主义态度的一些人,是有很强的现实目的性的,是按照他们对现实的要求,来改造历史的历史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宝库,但在如何对待历史这样重大问题上,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却出现了刺耳的噪音,这就是以否定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历史为重点的历史虚无主义
林毅夫
.
新结构经济学与中国发展之路
. 中国市场. 2012;(50):3-8.
Abstract
针对中国经济放缓而产生的中国是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指出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必然的命运,按照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是经济发展成功的秘方.比较优势的制度前提是市场经济体制与因势利导型政府,比较优势的结果是开放经济和后发优势、宏观稳定、高储蓄和高投资.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失败与中国双轨制成功的原因分析,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对中国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建议:一是深化改革完成向市场体制的转型;二是政府应在产业、技术结构升级中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
张维迎
.
无知和无耻带来灾难
. 新一代. 2012;(2):59.
Abstract
我这几年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会犯错误?我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由于我们的无知,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我们无耻。好心干坏事就是由于无知,不知道我们采取某种行动后果是什么而犯的错误。也有大量的是坏心干坏事,就是由无耻导致的行为,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而且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人类历史上多数人的无
张维迎
.
无知和无耻带来灾难
. 杂文月刊(文摘版). 2012;(5):51.
Abstract
我这几年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会犯错误?我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由于我们的无知,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我们无耻。好心干坏事就是由于无知,不知道我们采取某种行动后果是什么而犯的错误。
张维迎
.
有些政府权力像癌细胞不加抑制即扩散
. IT时代周刊. 2012;(17):15.
Abstract
阻碍现在改革的,是政府主导经济情况下形成的机制.政府主导经济情况下形成的机制,现在正成为阻碍改革的力量,而政府权力就像癌细胞,若不加以抑制即自动扩散.政府大量投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进民退的现状.一旦领导人没有理念,这些政府权力就像癌细胞一样,你会没有办法抑制它,也没有与之对抗的力量,健康的细胞不断被它吃掉,它就不断扩散.
林毅夫, 王研
.
期待制造业"领头龙"效应
. 财经. 2012;(23):38-39.
梁柱
.
李大钊是怎样认识帝国主义的
. 新视野. 2012;(5):8-10.
Abstract
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只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之后,中国人民获得了新的科学的理论,才使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进入到理性的阶段.李大钊为实现这个转变,在思想理论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十月革命后,他从经济的和阶级的根源上,开始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有了明确的认识,并科学总结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历史经验,提出对帝国主义要不怕威吓、不抱幻想,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就能够战而胜之.这些理性认识富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梁柱
.
李大钊是怎样认识帝国主义的
. 中华魂. 2012;(13):39-41.
Abstract
在近代,世界上大大小小资本——帝国主义国家都直接或间接地侵略、欺凌过中国,它们通过船坚炮利、无情地屠杀和肆无忌惮地掠夺,降服了已经日益式微的中国封建统治者,并把他们驯养成为自己的代理人。这是近代中国日益陷入贫穷、落后的总根源。毫无疑义,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是近代中国最主要的敌人,如果不反对和打倒帝国主义,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就无从谈起。在近代中国发生的历次反侵略战争和社会进步运动,在客
Pages
« 首页
‹ 上页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