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

陆克定,男,北京大学新体制研究员、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环境保护大气臭氧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自由基化学,基于自由基直接观测和动力学模拟等研究手段,关注典型城市环境中大气自由基的来源和转化以及相应大气化学机理的研发,致力于从化学的角度解读区域二次污染的形成机理,为区域二次污染防控提供科技支撑。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23)、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9)、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7)、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7)、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5)、北京市科技新星(2015)等。在Science、Nature Geoscience、NSR、EST、ACP、科学通报等期刊发表文章160余篇,引用 > 7000次,H因子50。

教育经历

2004.09-2010.07,北京大学,理学博士(环境科学)

2000.09-2004.07,南京大学,工学学士(环境工程)

工作经历

2021.05至今,国家环境保护大气臭氧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2.09至今,北京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0.08-2012.08,Forschungszentrum Juelich,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主要研究领域:

  • 环境光学测量技术:在复杂大气化学条件和实验室模拟环境中,基于光谱学技术开展OH、OH总反应活性、HO2、RO2、O3、NO、NO2、NO3自由基和N2O5、HONO等反应性中间体的精密准确测量。
  • 大气自由基化学:典型城市环境中大气自由基的来源和转化机制、非均相反应对自由基化学的影响、区域臭氧污染形成机制、气相氧化驱动的颗粒物污染形成机制。

奖励与人才计划: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3
  •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两刊优秀作者(全国10人/年),2022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金奖(全国10人/年),2019
  • 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2019
  •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教育部,2017
  •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5
  • 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环境保护部,2016
  • 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科委,2015
  •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3/5),教育部,2016

学术服务

期刊服务:Atmosphe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副主编,National Science Review学科编辑,中国环境监测编委,Atmosphere编委,大气环境与光学学报编委

兼职:

  • 全球臭氧评估TOAR计划指导委员(全球12人、中国1人),2022
  • 全球大气自由基测量技术工作组核心成员(中国3人),2015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副秘书长,2023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2019
  • 城市大气综合管理与低碳行动伙伴关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20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委员,2017

会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化学会,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美国化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欧洲地球物理学会(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

审稿人:Nature Geo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Atmosphe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Journal of Geopyhsical Research,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tmospheric Research,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Scientific Reports, 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 Optical Expres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Urban Climate, 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科学通报、环境科学学报、中国环境监测、中国环境科学等

评审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Research Grants Council (RGC) of Hong Kong,长江奖励计划,万人计划等

论文评审人:北京大学博士论文,南京大学博士论文,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论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论文,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博士论文,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博士论文

会议召集人:

欧洲地球物理学会年会(EGU),亚洲空气污染(Air Pollution in Aisa)专场,2015,2016,2017,2018,2019;

欧洲地球物理学会年会(EGU),对流层臭氧污染成因(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of high ozone pollution in the troposphere)专场,2020;

欧洲地球物理学会年会(EGU),有机物氧化、有机自由基化学与臭氧和颗粒物的产生(Connecting the oxid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and organic peroxy radical chemistry with ozone and aerosol formation)专场,2021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AGU),冬季城市地区空气污染(Air Pollution in Urban Airsheds during Winter)专场,2017;

全国环境化学大会,环境自由基化学(Environmental Radical Chemistry)专场,2019,2021;

全国环境化学大会,自由基与环境/健康专场,2023;

环境科学学会年会,区域空气质量调控原理与控制途径专场,2021

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年会,大气氧化性与二次污染(Atmospheric Oxidation and Secondary Pollutions)专场,2018,2019

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年会,对流层臭氧与光化学污染专场,2020,2021,2022,2023

“面向2030年的大气污染防治研究:关键技术、前沿问题和环境效应”战略研讨会,2018

国际环境地球化学研讨会,专场New Chemistry of the Fast-urbanized Atmospher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