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Courses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题

学期: 

春季学期

开课学年: 

2019

本课程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础专业课程,在环境问题的课程基础之上,以激发学生对于环境科学与工程各学科方向及前沿的兴趣为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大气圈、水土圈和生物圈为主线,使学生掌握和理解相关的学科前沿、学科重点及存在的科学问题、解决途径,培养和引导学生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主要学科方向的兴趣及对科学问题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环境自由基化学 Environmental Radical Chemistry

学期: 

春季学期

开课学年: 

2019

本课程瞄准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理论基础类核心课程,通过自由基化学反应过程这一普适化学反应类型,沟通大气、水、土壤和细胞等环境污染问题所关注的介质和对象,使得大学三年级的本科生能够更好的将其所学习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知识融汇贯通到具体环境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面来。

本课程将由来自学院环境科学系和环境工程系的五位年轻老师(陆克定、刘文、刘娟、刘思彤和许伟光)组成的教研组开设,课程内容上考虑到了大气自由基化学,水、土自由基化学,细胞体内自由基过程和自由基前沿测量技术等四大领域,将与本科生课程《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形成完美对接,让学生逐渐通过自由基化学这一重要视角,思考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所关注的二次污染问题的成因和控制方案。

大气自由基化学 Atmospheric Radical Chemistry

学期: 

秋季学期

开课学年: 

2016

1970年代初,Levy综合了之前大约二十年大气化学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以OH化学为核心的对流层大气光化学机制,并估算出背景地区OH的浓度水平约为106cm-3。如此高浓度OH的存在将显著地降低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化学寿命,抑制其积聚到毒性水平。然而,化学氧化(OH主导,NO3和O3也有一定的贡献)并不是一种彻底的去除方式,而且氧化产物往往毒性更强(如O3、PAN、CO2、HNO3、H2SO4和OVOCs等),将引发诸如区域二次污染、酸沉降和气候变化等对流层大气环境问题。在我国,伴随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在高强度排放和强氧化性的共同作用下,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超大城市群地区形成了高浓度一次污染物和高浓度二次污染物共存的复合污染大气反应系统。目前大气复合污染的表征工作已经较为细致,而其理论内涵尚待深入研究;这其中一个核心任务即是厘清大气复合污染状态下的自由基化学机制。

大气化学数据分析 Data Analysis in Atmospheric Chemistry

学期: 

春季学期

开课学年: 

2014

大气化学研究有三种主要的研究手段,即外场观测、实验室动力学研究和模式模拟。在外场观测和实验室研究方面,伴随测量仪器的进步,主要是各种光谱和质谱仪器的使用,获取数据维度出现显著提升,时间分辨率有显著提高,研究生在各种科研任务中均需要针对海量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在模式模拟方面,除三维模型外,零维盒子模型是进行大气化学机理分析的基本工具,对活性反应物种的化学收支进行详细分析,涉及的反应成千上万,因而研究生在各种科研任务中也面临海量模拟数据分析的要求。

目前我们学院大部分研究生的日常数据分析工具还停留在Excel和Origin,数据分析效率十分低下;从历次观测实验来看,研究生尚缺乏实验数据规范和科学作图方面的培训;此外,我们学院经过多年外场观测已经累积了大量的观测数据,数据分析需求已经从定性分析层次上升到定量分析,但研究生尚缺乏一个规范的功能强大的零维盒子模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