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1978
严家炎. 《狂人日记》的思想和艺术. 昆明师范学院学报. 1978;(3):36-43.Abstract
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已经六十周年了。对这样一篇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人们作过许多评论和分析,但见解却远不能说是一致的。就连它的主人公究竟狂还是不狂,恐怕直到如今,在一些同志心目中依然是个问题。这除了反映出评论者思想方法的不同之外,也说明作品本身篇幅虽然不长,却的确包含着相当丰富而复杂的内容,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本文想就理解这篇小说的三个主要问题,说些不成熟的看法。
1964
严家炎. 梁生宝形象和新英雄人物创造问题. 文学评论. 1964;(4):16-36.Abstract
有关梁生宝形象艺术塑造问题的讨论,现在正在进行。达个讨论是有意义的。新英雄人物的创造,是社会主义文学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根本任务,它直接关系到文学能否更好地完成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人民、促进人们思想革命化的使命。在文艺批评上,就这些年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的比较成功的新英雄形象进行研究,从艺术塑造的得失中总结经验,无疑会对今后创造更多更成功的新英雄人物形象有促进作用。梁生宝是近几年长篇小说中出现的有显著成就的社会主义新农民形象,具体探讨有关它的一些经验,更能直接有助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新人形象的创造。关于梁生宝形象的争议,应当说并不是去年才开始的。早在《创业史》第一部出
1963
严家炎. 关于梁生宝形象. 文学评论. 1963;(3):13-22.Abstract
自有社会主义文学的时候起,新英雄人物的创造,便成为一个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课题。社会主义文学要以社会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人民,这就要求作家必须用无产阶级观点去观察、反映社会生活,并且特别努力去创造真实动人的体现无产阶级美学理想的正面形象。从这点出发,我们根本反对那种向作家去提倡写“中间人物”、低估英雄人物思想教育意义的主张,反对创作上庸俗低级的“无思想性”的倾向。也是从这点出发,我们又主张对于作品中所写的新英雄形象,在热情欢迎的同时,也应该实事求是给以评价,总结其成功的经验,研究其存在的弱点和问题,借以不断推进新英雄人物形象的创造工作。在这里,热情鼓励和严格要求,——评论工作上对待新英雄人物形象创造的这两个不同方面,看来似乎矛盾,实际上却是必须统一而且完全可以得到统一的。片面地只取其中的一端,那就有可能使评论工作只是成为所谓“喷香水”或者“泼冷水”,都会不利于新英雄人物形象的
1962
严家炎. 改造文学队伍、改造文学艺术的历史性纲领——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兼论中国无产阶级文学队伍的形成问题. 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1962;(3):3-14.Abstract
二十年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把革命根据地的文艺运动和全中国的文艺运动推进到一个光辉的新阶段”的号召。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的号召。从那时起,广大文艺工作者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历史的发展并没有辜负人们的期待: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我国文学艺术的确进入了“一个光辉的新阶段”。而开辟这个“光辉
1961
严家炎. 谈《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形象. 文学评论. 1961;(3):63-69.Abstract
五亿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资本主义后备军变成社会主义的可靠同盟军,这在历史上是了不起的大事。艺术地生动地反映这个伟大事件,乃是我国文学的光荣任务。《创业史》之引人注目,就因为它在反映这个伟大事件的深度和完整性上,
严家炎. 《创业史》第一部的突出成就. 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1961;(3):39-44.Abstract
读过《创业史》第一部,我跟许多同志一样,在很大程度上感到满足。虽然它还只是整部小说的开头部分,故事的展开远不完整,斗争在这里还只是序幕,但一种宏大的非凡的气势,已经开始在作品中显示出来,使读者为之震盪。应当说,反映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作品,我们已经有了不少,其中有些是相当出色的。但是,以一部仅仅写了互助
1960
严家炎. 三十年代的革命农民形象——读《潘虎》. 语文学习. 1960;(1):2-3.Abstract
我国新文学,过去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在反映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內革命战爭时期农村群众斗爭方面曾經留下一段空白。但是这种状况最近几年已經有改变。《紅旗谱》、《党费》等长篇、短篇,特別是《星火燎原》等革命回忆录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广大讀者的渴望。它們是新文学中十分可喜的收获。邓洪同志的
1959
严家炎. 《女神》和五四时代精神. 语文学习. 1959;(4):10-12.Abstract
《女神》是诗人郭沫若的第—部诗集,出版于1921年。它深刻地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是五四时代诗歌的最强音,也是我国新诗的第一块界碑和基石。诗集中大部分作品写于1919至1920年。这正是五四爱国运动高涨的年代,我国工人阶级正开始作为一支新兴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加之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
1958
严家炎. 阿拉伯人民战斗的声音——介绍几首阿拉伯诗歌. 语文学习. 1958;(8):17-19+16.Abstract
读过人民文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两本阿拉伯诗集《阿拉伯人民的呼声》和《明天的世界》,更深切地了解阿拉伯人民的斗争。通过这些诗歌,看到阿拉伯人民控诉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的残暴迫害和疯狂掠夺的行为,听到强烈的追求民族独立、渴望自由民主的心声。我们的心就跟阿拉伯兄弟更紧地靠在一起。阿拉伯受过帝国主义长期的蹂躏、掠夺。许多地方至今还在受帝国主义野蛮的压迫。阿拉伯的土地多少年来都是一块苦难的土地,八千万人民长期过着奴隶生活。特别在《巴格达条约》中心所在地的伊拉克,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