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2012
郭建宁. 改革可从"宏大叙事"转向"嘘寒问暖". 人民论坛. 2012;(6):42-43.Abstract
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利益获得的多寡、反腐形势严峻等,社会整体的改革心态出现了分化,批评、抱怨和不满改革的声音不绝于耳.改革开放使古老的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令人瞩目,其中重要原因之-就是公众有-个好的改革心态,能够支持改革、包容试错.下一步改革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如何树立更好的改革心态?理性看待改革当中出现的问题,少些抱怨,多些建设,中国前景一定更加美好.总的讲,改革的大方向不可动摇,改革的思路和理念则会有所调整.这种调整从宏观和总体层面看,是要坚持"普惠"原则,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微观和操作层面看,是要坚持"务实"原则,从"宏大叙事"转向"嘘寒问暖",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郭建宁. 党的十八大报告解读之十二-加强社会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 兵团建设. 2012;(22):52-53.Abstract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郭建宁. 打造与中国道路相适应的话语体系.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2;(11):6-10.Abstract
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中国道路举世瞩目,但是中国话语体系构建却没有相应跟上.因此,打造中国话语体系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流话语.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处理好中、西、马的关系并打造中国话语体系;中国话语体系要具有国际视野,立足时代前沿,强化问题意识,突出中国视角,体现学术话语;实现国际视野、中国视角、学术视阈的统一.
郭建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讲重点难点问题解析.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4):44-48.Abstrac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讲着重阐述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当代中国的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011
郭建宁. 主持人语.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6):43.Abstract
关于文化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多年来一直极富魅力,令人瞩目。早在上个世纪初期就有著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期有所谓的"文化大革命",后期有持续不断的文化热、国学热,一直影响至今。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文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深刻,比如说,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
郭建宁. 在回答时代课题中推进理论创新. 北京支部生活. 2011;(10):21.Abstract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应做到以下几方面.立足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必须与时代发展、时代特征相结合.要在解决问题、迎接挑战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
郭建宁. 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创新. 现代哲学. 2011;(1):127-128.Abstract
做为刘嵘老师的首位博士生,我今天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刘嵘、高齐云、叶汝贤三位教授的学术贡献与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座谈会".走进中大美丽的校园,心中充满了感激、感谢与感恩.
郭建宁. 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总体态势与前沿问题. 大连干部学刊. 2011;(7):22-23.Abstract
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进一步深入,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论断,达到了新的水平和境界。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论析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总体态势和前沿问题,并求教于理论界同仁。
郭建宁. 没有精神,就没有"定准". 人民论坛. 2011;(21):46-47.Abstract
"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段论述,突出强调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很快,人们在肯定经济奇迹、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对文化建设、道德重塑、价值追求、人文修养方面的不适应格外担心,甚至忧心忡忡.如果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一方面却是道德失范、价值失迷、文化失衡、社会失信、人文精神失落,那么,人们的幸福指数就会降低,
郭建宁. 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思路与路径. 大连干部学刊. 2011;27(11):12-14.Abstract
大国崛起离不开文化的崛起和思想的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文化传承创新.建设主流价值文化.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郭建宁. 近十年文化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6):46-49.Abstract
在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为了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推进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认真回顾与审视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文化建设,就是一个十分必要和很有意义的课题.本文的论述试图从战略层面、学术层面、社会层面这三个维度展开.
郭建宁. 关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1;(4):151-154.Abstract
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特征、表述、内容、实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阐明了自己的见解,强调要确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创造既富有民族优良传统又有鲜明时代特点、既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既正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的新文化.
郭建宁. 发展先进文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理论参考. 2011;(11):54.Abstract
郭建宁在《北京日报》2011年10月17日撰文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下几个问题尤为令人关注。一、在进一步凝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方面还没有完全形成共识。如何凝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当前十分重要又颇有难度的工作。当然
郭建宁. 发展先进文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精神文明导刊. 2011;(12):28-29.Abstract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必将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下几个问题尤为令人关注.
郭建宁. 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 理论视野. 2011;(2):21-23.Abstract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但是我们做得还不够.我觉得这个整体性大概涉及到三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研究.
郭建宁. 当前理论研究热点的冷思考. 前线. 2011;(3):32-33.Abstract
我国的改革与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扎实研究、深入解答.目前,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有四个: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二是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辨析,三是国学
郭建宁.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发展中国先进文化. 共产党人. 2011;(Z1):99-101.Abstract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这一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衔接、相互贯通和内在结合,从而使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充满时代气息,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高度统一。
郭建宁.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理论视野. 2011;(7):23-27.Abstract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本文具体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路径和方法,强调从整体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键,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蓬勃生机的根本.
郭建宁.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 新重庆. 2011;(10):6-9.Abstract
近十年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从学界到民间,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重视文化建设,文化的重要性从未象今天这样突出,文化软实力和精神家园的概念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广泛使用和空前普及,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从
吕其庆, 韩震, 郭建宁, 竹立家, 王树荫, 全林远, 冯仕政. 诚信:社会管理第一资源,道德建设第一要义-六位特约研究员谈增强社会诚信.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1;(4):8-14.Abstract
在近日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同志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八点意见,其中提到要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