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2007
文东茅. 高校招生制度的多元化探析. 湖北招生考试. 2007;(16):34-37.Abstract
多元化是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多元化的实质是价值多元,是对统一笔试招生和唯分数标准的超越,应该在认同和协调多元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高校招生主体、形式、内容、标准的多元化,以适应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高校办学特色化的需要.
钟秋明, 文东茅. 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失衡及其对策. 求索. 2007;(9):117-119.Abstract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过度集中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和东部地区,就业地域失衡问题日益凸现.该文在对就业地域均衡的条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失衡的原因:不同地域间的职业待遇不平衡;就业流动难度大且成本高;落后地域隐性需求难以转化为显性需求.为此,应加强政府作为,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到就业不足地区就业和创业的扶持力度,加强高等教育地区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高校在培养本地所需人才方面的作用.
2006
刘彦伟, 文东茅. 义务教育年限的国际比较. 教育科学. 2006;(5):16-20.Abstract
通过采用计量回归方法,对中国和各地区的义务教育年限进行国际比较,发现与经济发展和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同等水平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实施9年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不足,也尚不具备实行12年义务教育的条件.当下的任务应当是加大财政投入以推进9年义务教育的良好实施,并逐步推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
文东茅. 我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及其对弱势群体的影响.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2):12-23.Abstract
对于择校有不同的政策安排,而对于什么样的择校政策能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却是众说纷纭.该文基于大规模实证调查,对我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与非公办学校之间的择校、公办学校之间的择校以及参加课后辅导等择校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弱势群体在择校竞争中处境明显不利,而现行的就近入学政策和择校收费行为则进一步维持和强化了弱势群体的不利处境.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系列扩大弱势群体择校自由的政策建议.
文东茅. 首都高等教育需要整体规划.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6;(7):22.Abstract
高校定位也许可以通过制定首都高等教育整体规划来进行.这一思想受20世纪60年代制定的美国加州高等教育整体规划(A Master Plan of California Higher Education)的启发.该规划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加州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和加州初级学院三个部门的功能定位,使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得到有效改善,满足了平等与追求卓越的关系.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尼尔·斯梅尔策(Neil Smelser)认为该规划是"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两三个高等教育改革之一";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西(John L.Hennessy)认为,由于该规划而使加州"建立了让全世界都羡慕的教育制度".当时美国高校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与我国目前的情况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校功能定位不清、院校之间无序竞争、高等教育财政紧张等.目前,北京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可能更特别、更困难,如存在部委院校和市属市管院校这种二元管理结构,高层次、学术型院校密集而职业技术院校和短期高等教育相对薄弱,高校地域分布不平衡,等等.但在一个有着多元利益格局和大学自治传统的西方社会尚且能制定出地区性的高等教育整体规划,我们就更没有理由对制定类似的规划失去信心.
李锋亮, 侯龙龙, 文东茅. 父母教育背景对子女在高校中学习与社会活动的影响. 社会. 2006;(1):112-129.Abstract
该文利用2003年北大课题组进行的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考察父母的教育背景对子女在高校中学习与社会活动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父母的教育背景对于其子女在高校中的英语过级以及担任学生干部都有正向促进作用;本研究将这种现象归因于高教育程度的家长从小就注重对其子女性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在高等教育阶段家庭与学校联合生产的结果.
闵维方, 丁小浩, 文东茅, 岳昌君. 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 2006;(1):31-38.Abstract
对我国东、中、西部16个省份34所高校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2003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效率有所提高;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都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开始凸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值得关注.
线联平, 耿学超, 吴岩, 张彦通, 刘振天, 何劲松, 王孙禺, 文东茅, 王绽蕊. 北京高等学校的定位与发展.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6;(0Z1):17-23.
2005
文东茅. 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 2005;(4):25-30.Abstract
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的关系,存在着工资竞争理论、工作分层理论和工作竞争理论等不同理论观点的分歧.依据1998和2003年的调查数据对我国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关系所做的实证分析表明,不同理论在我国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各种理论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这表明了高等教育规模与毕业生就业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同时也为我们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思路.
文东茅. 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学业及就业的性别比较.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5;(5):16-21.Abstract
该文通过对1998年和2003年两次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分析,对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入学机会、学业成绩和就业结果的性别差异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男女在学业成绩和就业收入等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入学机会和就业率方面女性则明显低于男性,而较低的高考成绩和较少的工作机会则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东茅. 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3):58-63.Abstract
该文以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调查为基础,以父亲的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指标,分析了家庭背景对子女高考成绩、就读院校、毕业去向、就业收入等的影响,发现我国不同家庭背景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受教育结果均有明显差异.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影响发生的机制.
汪韬, 文东茅. 高等学校土地置换研究-一个产权视角的案例分析.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1):62-67.Abstract
以沈阳市某高校土地置换为例,根据产权理论,结合我国现有的土地政策法规,对土地置换的详细过程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新校园土地的获得,旧有校园土地的拍卖,以及新校园建设等三个主要环节.对于政府和高等学校在土地置换中的作用、关系,以及土地产权中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权利在其间的划分,均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论述.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还结合公共资源配置理论、学校发展与资源约束关系的理论,探讨了土地流转前后不同利益主体有关土地产权所发生的变化和影响,以及这种产权变迁获得合法性的机制所在.从高校视野出发,还着重提出了高校对土地实际处置权的控制问题.
2004
文东茅. 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2):13-16.Abstract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关于发展观的一次飞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在于以人为本,即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一切工作要以此为中心。科学发展观是总结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产物,也是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任务而做出的及时、明智的战略调整。这一新的发展观必将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产生全面、深远的影响。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工作,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给教育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因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国民的就业能力、生活能力、道德水平、文化素养,不仅是社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
文东茅. 提高声誉形成特色是树品牌的基础. 中国民办教育. 2004;(2).Abstract
在当葡形势下.民办高校要树立自己的品牌.会遇到许多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所以除了民办院校自己要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外.国家一定要在政策及经济上给予大力度的支持.
E.CORRIGAN MELANIE, 文东茅. 谁在当美国大学校长-2002年全美大学校长调查报告. 中国高教研究. 2004;(4):35-37.
文东茅. 调整财政政策 促进民办教育发展. 民办教育研究. 2004;(5):5-8,107.Abstract
我国民办教育正进入一个关键期,能否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政府的政策,也迫切需要直接或间接的财政支持.该文在分析介绍我国教育发展目标与财政需求、民办教育发展困境、国际上公共经费支持私立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民办教育财政政策的若干建议.
岳昌君, 文东茅, 丁小浩. 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管理世界. 2004;(11):53-61.Abstract
基于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该文从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两个角度对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竞争特点进行了实证研究,找出影响高校毕业生求职成功与否和起薪水平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个人付出的求职成本对求职结果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有利于提高起薪水平;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都有显著的影响.
文东茅, 阎凤桥. 美国"教育博士"(ED.D.)的培养及其启示.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3):97-100.Abstract
"教育博士"(ED.D.)学位是一种专业博士学位,主要是面向教育实践,培养有研究能力的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以实地考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五所著名大学"教育博士"培养所获得的材料为基础,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美国这类博士培养的目标、规模、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并就在我国开展类似博士培养的意义、途径、困难等进行了探讨.
文东茅. 论民办教育公益性与可营利性的非矛盾性.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1):43-48.Abstract
"由于民办教育是一种公益性事业,所以不能营利",这种逻辑成立吗?该文在具体分析阐述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可盈利性和可营利性的基础上,认为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与可营利性并不矛盾,允许部分教育机构合法地营利,不仅无损其公益性,甚至还会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增加社会公益.
2003
文东茅. 制度、信用与毕业生“违约”.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3;(4):28-30.Abstract
又到了大学毕业生签约的季节,对大学生"违约"的担心也随之而来。如何看待"违约"?如何有效减少"违约"现象?本文认为,"违约"是毕业生的一种权利,但它将导致毕业生就业成本增加,同时导致个人信用的降低。为此,应该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以避免大规模"违约"现象的发生。毕业生"签约"是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和毕业学校三方签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毕业生"违约"通常是特指毕业生在签订该协议之后、到用人单位报道之前改变就业决定并解除协议的行为。毕业生签订的就业协议实际上是一种有关就业意向的承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