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名湖到日月潭•声音】王博:在学术交流中建立“立体式的联系”

五月 11, 2011

编者按:一湾浅浅的海峡,隔不断两岸学人绵延的情谊。一纸热情的邀请,拉近了两岸大学间的距离。

2011年5月8-15日,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率领百人代表团访问台湾。在台期间,北京大学在台湾大学隆重举办“北京大学日”系列活动,并参访中研院、成功大学、政治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中央大学、中山大学(高雄)、东海大学等台湾高校和研究机构,签署多项交流合作协议,拜会台湾友好人士与机构。此外,北大学生艺术团的40名同学还将在台举行4场文艺演出。此次访台,无论是在人员规模、活动层次还是交流深度方面,在北大校际交流史上都是空前的,也为两岸的高等教育交流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相信在友好与互利的氛围下,两岸高等教育合作将结出新的硕果。

在这个清新的初夏时节,愿北大之行带去燕园学子的问候,满载着交流合作的成果,将宝岛的情谊带回燕园,带到北大师生身边。

近日,北大新闻网记者对话参加此次台湾之行的部分学者,与他们就两岸学术交流的回顾与期待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王博:在学术交流中建立“立体式的联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台湾大学哲学系已有近20年的学术交流历程,交流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个人交流方面,各个学科相应的老师通过邮件、学术会议等建立起密切、频繁的交流关系。整个院系层面上,北大哲学系和台大哲学系是两岸高校哲学系中最早建立起关系的学术单位。90年代初,两校就在北大联合举办过学术研讨会。目前,这种两岸大学哲学系的学者和学生之间良好的学术交流一直在持续。

王博教授指出,北大与台大在学术研究方面有一些差异:大陆学者比较注重文献整理与文本研究,而台湾的学术研究则凸显“问题意识”,更关注哲学的问题。这样就使两岸形成了明显的互补性,大陆历史文献保存较好,尤其是善本书较多,考古学发展也较好,新出土的文物文献多。因而通过交流,台湾学者能获取到大陆丰富的历史资料,而大陆的学者能受到启发,提升“问题意识”,使研究更有“思想的味道”。

就这一点,王博感触颇深。他介绍道,北大哲学系与复旦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设立了两岸三地“四校论坛”,主要涉及哲学和宗教学领域的交流。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具有典范性的作用,从这个论坛上可以看出每个学校不同的“气质”。他特别回忆了前年由四校合办的一次宗教论坛,香港和台湾的大学很注重“量化”的指标,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问题。而内地则更注重文本研究,更多地从哲学层面来思考问题。北大和台大各自哲学系的气质是怎么样的呢?在王博眼中,北大“严谨、厚重、踏实”,北大哲学系注重理论分析,在哲学等历史方面研究较深、贡献成就更为突出;而台大则具有思辨的精神,善于关注问题,使研究更有“现实感”。

王博特别提到北大哲学系的陈鼓应教授,他同时也是台大哲学系教授,常年往返于两者之间,关注两所大学的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的改革,成为两所大学沟通的桥梁。

明年是哲学系的百年系庆,作为系主任,王博教授认为,哲学系可以借此机会在世界范围内学术交流中实现一个有力的跨越,要和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海外国家以及两岸三地建立更有效、更机制化的学术交流。“要建立立体式的联系”,王博谈到,他认为这种学术交流纵向要覆盖老师、研究生,本科生等,横向要覆盖各个学科,实现学科间的综合与交融,使哲学系的师生都能获益其中,也使哲学系的学术研究获得积极的促进。

就王博教授个人而言,他曾经八次赴台,访问过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师大、东吴大学、台湾清华大学、东海大学、文哲所等单位,交流时倍感轻松。他觉得两岸在生活方式、语言上具有共同性,很多长期保留下来的民族礼节相近、感觉“很亲切”。

王博教授称,北大与台大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有一种“家族血缘”的联系,如兄弟般互相合作,又在竞争中相互推动发展。这次赴台,他认为是北大在台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形象,在交流与对话中深化改进。就哲学方面,王博表达了自己的愿望:通过交流,实现更多跨越。他指出,这次访问的主要任务是对两校近几年的交流情况进行回顾、思考与推进,进一步拓宽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总结近几年来的交流经验,根据变化调整定期交流的机制,实现两校共同承担有影响力的重大项目。(新闻网记者 陈琳琳)

 

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