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主讲名师大讲堂第二讲:不可移易的圣洁情感与责任担当

九月 9, 2015

10月22日下午,北京大学名师大讲堂第二讲在理教302室举行。北京大学原副校长,现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梁柱教授以“不可移易的圣洁情感与责任担当”为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一词进行了解读,为医学部大一新生及其他院校的百余名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想道德修养课。报告会由宇文利主持。

梁柱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现已80岁高龄,依旧神采奕奕,全程站着为学子们作报告。报告会上,他阐述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用大量的实例讲述了古代爱国思想和爱国传统的形成和具体表现,梳理了近代爱国主义的历史规律,辨明了爱国主义与人生价值的关系。报告会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主旨明晰,在场的青年学生受益匪浅。

梁柱说,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力量,是在历史的沉积中生长出的对祖国最崇高的感情,是对祖国土地山川及人民的眷恋,是对祖国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认同。同时,爱国主义还渗透着理性的光芒,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奉献国家。这两种情感相互依存、不可移易。

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不曾中断的文明体系,究竟中国是如何做到在历史发展中始终保持大一统趋势?梁柱认为,这源于中国人自古以来深厚的忧患意识,而这种忧患意识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表现得十分明显。从西周时期《易经》中所记载关于“忧位”的思想——担心自己的统治地位能否保持,到春秋末期孔子的“忧道”思想——担心天子的礼仪道统能否维持,再到战国中期孟子的“忧民”思想——为天下黎民百姓的生活而担忧。尽管忧患意识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但其共同点却是“情牵黎民百姓,心系国家安危”。这种深厚的忧患意识促使中国民族迸发出强烈的整体认同感,促使我们形成了“荣辱与共”、“先国后家”的美好情怀,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

历史上的先贤们,也在用各自的行动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梁柱列举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爱国名句,证明爱国精神的代代相传。

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面临列强的入侵与亡国的危机。帝国主义的入侵中断了中国原有的资本主义萌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形社会形态阻碍了中国的发展。这种局面下,无数中国人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敌入侵,谱写了一篇可歌可泣的雄壮篇章。

梁柱将近代爱国主义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与忠君思想相联系的爱国主义”,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第二个阶段是“与民族主义相联系的爱国主义”,代表人物有梁启超、孙中山等;第三个阶段则是“和社会主义相联系的爱国主义”,代表人物有李大钊、毛泽东等。前两个阶段的爱国主义都有其阶级局限性,辛亥革命失败后,一批仁人志士开始重新思考救国之路。李大钊等人借鉴苏俄道路,率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国家与民族的最终独立,使爱国主义成为团结、抵御列强侵略的伟大旗帜。“共产党人是最热忱的爱国主义者”,梁柱字字铿锵有力地说道。

报告会最后,梁柱结合当前社会现状勉励在场的青年学子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爱国主义相统一,与社会前进方向相统一,从而掌握历史发展的主动权。历时两个小时的报告会在满堂学子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北京大学名师大讲堂系列活动是北京大学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关键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结合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部分研究成果,邀请12位名师分别以一个关键词为主题进行解读,以新颖的形式在全校开展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