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1998
袁行霈.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高校理论战线. 1998;(12):32-38.PKU 
1997
袁行霈. 陶诗主题的创新. 中国文化研究. 1997;(1):74-79+148.AbstractPKU 
陶诗主题的创新袁行霈在东晋和(南朝)宋之间,诗歌艺术有一个重大的转折,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人的诗歌分别属于前后两个时期。陶渊明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可以说是魏晋诗歌的集大成者;谢灵运开出追求声色的一条新路,而成为南朝诗歌的开创者。就陶诗的语言艺术而言,...
袁行霈. 关于人文学科博士生的培养.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7;(1):7-8.AbstractPKU 
关于人文学科博士生的培养袁行霈人文学科博士生的培养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研究,一是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另一个是怎样才能符合人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我想就后一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其实后者和前者也有关系,因为我们所要建立和发展的人文学科应当是适...
袁行霈. 关于文学史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新编《中国文学史》总绪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5):57-68+158.Abstract
文学史是作为人类文化成果之一的文学的历史。要把文学当成文学来研究,重视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广阔的文化视角对文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性。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是文学史的一翼,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翼。撰写文学史应当具有史学的思维方式,将过去惯用的评价式的语言换成描述性的语言,在描述中自然包含着评价。文学史既是当代人写的,又是为当代人写的,必定具有当代性。中国文学的演进是不平衡的。就其演进的内部因素而言,有雅与俗的相互影响与转变,各种文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复古与革新之间的交替与碰撞,文与道的离合等。中国文学史可分为上古期、中古期和近古期,三古之内,又可细分七段。三古七段说虽然打破了朝代分期,是处理文学史分期问题的一种新的视角,但朝代分期仍可作为另一种视角,二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袁行霈. 读《人物志》琐记. 群言. 1997;(5):32-33.Abstract
刘邵《人物志》是一部读来颇有兴趣的书。刘邵(一作劭,又作邵),《三国志·魏书》有传,于汉末建安中起仕。魏黄初中曾参预编纂我国的第一部类书《皇览》。景初中,受诏作都官考课,就考核百官之事,提出七十二条考课的方法,但并没有得到实施。大概在这之后,他又撰《人物志》十二篇,提出知人和用人的原则。《四库全书提要》曰:"其书主于论辨人才,以外见之符,验内藏之器。分别流品,研析疑似。"对其内容做了准确
袁行霈. 保护和发展地方民间文化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群言. 1997;(6):36-37.Abstract
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民间文化,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秦陇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等等。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地方民间文化又带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在同一个大的区域之内,不同的省区、县乡,乃至不同的村落,又往往形成小范围的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地方民间文化主要包括礼仪习俗、地方戏曲、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居建筑、民族服饰,以及饮食烹调等方面。丰富多采的地方民间文
袁行霈. 《感受·联想·修养》. 名作欣赏. 1997;(5):46.Abstract
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能力的表现。马克思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对于它,音乐并不是一个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某一种本质力量的肯定”。所谓“某一
1996
袁行霈. 学问的气象. 群言. 1996;(8):36-37.Abstract
作诗讲究气象,诗之有气象如山峦之有云烟,江海之有波涛,夺魂摄魄或在于此。气象以雄浑飘逸为上,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皆以其超凡的气象而传诵千古。作学问也讲究气象。学问的气象,如释迦
袁行霈. 雅俗之间. 群言. 1996;(10):35.Abstract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一部品评诗歌风格、意境的重要著作,每一品各用四言十二句话写成。说是十二句话还不确切,应当说是十二句诗。"典雅"就是其中的一品。我爱读这部书,平时有暇辄取来细细品味,既由此联想自己记得的一些相应的诗,也将它本身作为诗来欣赏。这二十四品,有的写得生动精彩,有的稍嫌抽象枯燥,我觉得最有趣的是"典雅"这一品。其原文如下: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袁行霈. 陶渊明享年考辨. 文学遗产. 1996;(1):22-35.PKU 
袁行霈, 佐竹保子. 评中岛敏夫整理本《唐诗类苑》及其研究.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6;(3):122-125.AbstractPKU 
从1990年到1995年,日本东京汲 古书院陆续刊行了中岛敏夫教授整理的 《唐诗类苑》共七巨册。前六册是明万历 刊《唐诗类苑》二百卷的影印本,第七册 是中岛敏夫所编《〈唐诗类苑〉索引》以及 中岛敏夫的论文《〈唐诗类苑〉研究—— 从〈唐诗类苑〉看唐诗主题的展开》。此书 的整理研究花费了中岛教授多年的精 力,出版以后引起了日本学术界的关 注。
袁行霈. 古典诗词与情趣的陶冶. 教学与教材研究. 1996;(2):10-12.Abstract
古典诗词与情趣的陶冶古典文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我出生在一个文化气氛比较浓厚的家庭,小时候父亲教我读讨一些诗词,偶尔也跟着大人一起作诗唱和.不过并没有受过严格的训练。系统地学习诗词是进入北大中文系以后的事了。1957年我毕业留校讲授中国文学史,主要是...
袁行霈. 腐败现象需要综合治理. 民主. 1996;(4):13-14.Abstract
腐败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也不是现在才出现的,而是世界各国共同的长期的现象。目前许多国家都注意开展反腐败的斗争。有的国家已经造成相当大的声势,199S年还召开了世界反腐败大会,足见腐败现象的普遍性和反腐败的重要性。中国近几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已经开展了深入的反腐败斗争,办了一些大案要
1995
袁行霈. 继承传统美德建立新的道德规范. 群言. 1995;(7):10-20.Abstract
道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普遍的关注。尽管对当前道德状况的认识不尽相同,有人悲观,有人乐观,但都认为有必要建立一套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规范。取得这一点共识很重要。我们现在讨论道德问题,不能脱离市场经济这个大的背景,不能脱离人们日
1994
袁行霈. 唐朝诗坛上的一段嘉话. 群言. 1994;(10):30-31.Abstract
张说是初盛唐之间的著名宰相,他在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均有特出的才能,"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为文俊丽,用思精密,朝廷大手笔,皆特承中旨撰述,天下词人,咸讽诵之。"(《旧唐书·本传》)张说的诗今存三百四十多首,往往有对人生的思考,那种慷慨之气、凄婉之情,颇能动人。所作《邺都引》尤为深沉,邺都是曹操的都城,他以其雄才大略在这里建立了不可一世
袁行霈. 开放的国学与开放的《国学研究》.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6):14-15.Abstract
开放的国学与开放的《国学研究》袁行霈我在《国学研究》年刊的《发刊辞》中说过:“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不是一潭止水”,“国学也是这样,汉有汉学,宋有宋学,今后则必有以今之时代命名的学派。历史悠久的国学只有不断以新的形态代替旧的形态,才能永葆青春。”这段话得...
费孝通, 任继愈, 周有光, 陈来, 苏双碧, 袁行霈, 李申, 陶大镛. 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世界新格局. 群言. 1994;(2):4-15.Abstract
根据费孝通教授倡议,《群言》编辑部于1993年12月4日邀请部分专家学者以《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世界新格局》为题进行专题座谈。座谈会由《群言》杂志社编委会主任委员陶大镛教授主持,出席座谈会的有下列同志(按发言先后为序):
袁行霈. 百年徘徊──初唐诗歌的创作趋势.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6):74-83+128.Abstract
本文对初唐诗歌的下限重新作了界定,论述了初唐百年间,随着三代诗人身份的变化,诗歌从御用的路线转向个人抒情的路线这一重要变化。作者认为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是初唐诗人为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所作的主要准备。初唐诗歌创作的突破主要是由七言歌行承担的,它对盛唐诗歌新局面的打开起了重要作用。论文最后还探讨了初唐诗歌发展缓慢的原因。
1992
袁行霈, 诸天寅. 展现中国文学业绩的丰碑——介绍中国文学大辞典. 中国出版. 1992;(10):58-59.AbstractPKU 
《中国文学大辞典》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前所长马良春和天津人民出版社编审李福田作为总主编,历时三年多编纂而成的。编纂一部大型工具书首要的一点是确定编辑意图和主旨。此书的编写目的十分明确,具体地说有三个方面:1、
袁行霈. 辛词与陶诗. 文学遗产. 1992;(1):73-79+127.AbstractPKU 
袁行霈先生《辛词与陶诗》一文指出了这两位大诗人诗作的契合点以及辛词豪放的艺术特色,读后能给人得到新的启示。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