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07
郭建宁. 关于和谐文化的思考. 新长征. 2007;(1):9-11.Abstract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这就离不开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厉以宁. 关于当前宏观调控的一些看法. 今日浙江. 2007;(22):14-15.Abstract
中共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郭建宁.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思考.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6):12-16,81.Abstract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鲜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结合、融合、磨合、整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由观念形态转为实践形态的过程.从文本依据、精神内涵、理论层面、文化意蕴、学科建设和当代视野等方面对此进行阐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林毅夫. 内外失衡条件下的政策选择. 中国发展观察. 2007;(8):18-22.Abstract
改革开放以来的28年,我国取得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7.2%的速度,到2006年底,我国的经济规模已经是全球第四、对外贸易总量全球第三、吸引的外资全球第二、外汇储备全球第一,其间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30.7%,降为2006年的2.3%,
林毅夫. 农业产业化与"山东经验". 中国城乡桥. 2007;(9):14-15.Abstract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在1978年和1984年间,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农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7.9%,种植业达到5.9%,粮食增产
高梦滔, 姚洋. 农户收入差距的微观基础:物质资本还是人力资本?. 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导刊). 2007;(5):3-12.Abstract
该文基于中国8个省份、1320个农户、跨度15年的微观面板数据,使用非参数回归方法对影响农户收入差距的原因加以分析,利用广义差分方法去除农户异质性以后,估计的结果发现:(1)教育和在职培训体现出的人力资本是拉大农户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2)物质资本,包括土地,对于农户收入的差距没有显著影响;(3)在不同的收入组别上,人力资本的回报都显著高于物质资本的回报.
吴慰慈, 蔡箐. 刘国钧先生在图书馆学理论领域中的深远影响. 图书情报工作. 2007;(3):14-17,11.Abstract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温刘国钧先生的<什么是图书馆学>及其他理论著作,体味其经典性和科学性,总结刘国钧先生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领域的贡献,探讨并以此纪念刘先生在图书馆学理论领域的奠基人地位和深远影响.
张维迎. 利润是最大的社会责任. 浙商. 2007;(16):32-32,34.Abstract
对企业家来说,他们的真正责任,是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上,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赚取利润,同时给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给国家上缴更多的税收.
张维迎. 利润是最大的社会责任. 城乡致富. 2007;(12):1.Abstract
虽然人人都在谈"企业的社会责任",但企业的社会责任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事实上,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并不能真正让企业家承担起社会责任。经常有人说:一个企业不能只追求利润,而且还要讲社会责任。这种说法隐含的意思是,利润本身是反社会责任的,或者它不是社会责任的组成部分。
郭建宁. 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 创新. 2007;(1):83-86.Abstract
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实质是利益调整引起的利益失衡,说到底是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该文首先探讨了利益、利益矛盾、利益分析法与利益协调机制,接着具体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的利益矛盾,然后论述了当前协调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厉以宁. 北京奥运会和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群言. 2007;(2):20-23.Abstract
奥运会的举办给主办国带来巨大的商机,使经济一度繁荣。但有些曾经主办奥运会的国家在奥运会结束后,经济逐渐转入萧条,这种情况被称为"奥运后滑坡现象",或者被称为"奥运泡沫的破灭"。中国会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需要研究的。在某些国家之所以出现"奥运后的滑坡",大
段宝林. 北大日记摘录(1954-1955). 北京档案史料. 2007;(4).Abstract
段宝林,1934年生,1949年参军,曾在华东军区青年干校学习,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办公厅和华东作家协会机要秘书.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8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在民俗学研究方面卓有成就.这里刊登的1954-1955年的日记是段先生从所记日记中选录的,选录标准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北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面貌.
孙祁祥. 医保问题导致国民健康提升趋缓. 党政干部文摘. 2007;(6):34.Abstract
从未来来说,第一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基本保险整合。第二是社会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救助的整合。第三个整合就是城镇医疗保障制度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整合,逐步实现城乡与农村医疗保障的均等化。这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
厉以宁. 厉以宁:中部崛起的关键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创新科技. 2007;(5):6-7.Abstract
近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郑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博会高峰论坛上发表演讲,他认为中部各省都是资源大省,中部崛起的关键在于把中部各省的资源转化为资本,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就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厉以宁. 厉以宁:解剖中国经济热点(观点). 财经界. 2007;(8):64-65.Abstract
只要政府在扩大内需方面狠下功夫,估计居民会有大量的钱投入到消费中,届时,内需将产生引发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我们现在可能还想象不到,但不妨拭目以待.
吴志攀. 发扬优良学风 完善制度保障. 中国高等教育. 2007;(21):33-34.Abstract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教师是否能够做到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都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风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教师的特殊使命决定了教师学风的好坏涉及到人才培养的大问题。我认为,树立优良学风不仅要靠广大教师加强修养、严谨自律,还需要有制度的保障。
林毅夫. 发挥比较优势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求知. 2007;(6):14-15.Abstract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已经逐渐从原来背离比较优势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经济取得奇迹式增长.但是,目前我国总体的收入水平还比较低,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达2050美元,仅及发达国家5%左右的水平,而且还存在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等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在初次分配上实现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良好机制尚未形成,在收入分配上还有恶化的趋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
裘锡圭, 曹峰. “古史辨”派、“二重证据法”及其相关问题——裘锡圭先生访谈录. 文史哲. 2007;(4):5-16.Abstract
裘锡圭先生在古文字、古文献、上古史等领域均有很高的成就,为学界所公认。2007年3月,应文史哲编辑部之约,裘先生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的采访。在访谈中,裘先生回顾了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的历程,就"古史辨"派、上古史、出土文献研究及"二重证据法"、"五帝时代"等问题畅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古史辨"派在对上古史认识的大方向上是正确的,在古书辨伪方面则有许多地方需要纠正;我们今天对于疑古思想和学说应持继承与批判相结合的态度。20世纪70年代以后虽然涌现了大批出土文献,但就出土文献研究而言,传世典籍以及历代学者对传世典籍的研究仍然是基础。目前中国古典学,包括出土文献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不在缺乏理论或方法,而在研究者往往缺乏科学的态度。必须大力提倡一切以学术为依归的、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提倡学术道德、学术良心。
林毅夫. 和谐发展釜底抽薪之策. 财经. 2007;(4).Abstract
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中国的发展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这主要表现为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拉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环境压力加剧等等.在这种状况之下,注重和谐发展是很有针对性的.
吴志攀, 肖江平. 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法创新. 中国法学. 2007;(1):162-174.Abstract
2006年,中国经济法学界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围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经济法问题展开研究,在领域的拓展、方法的创新、认识的深化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总论中的理念、权利和研究方法研究,宏观调控法中的所得税法和计划法研究,市场规制法中的反垄断立法、消费者界定、证券业市场规制研究,跨领域制度中的涉农法律问题研究等.2007年经济法学研究有必要在论题的选择、方法的更新和交流的拓展方面作更多的努力.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