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08
王博
.
卦爻辞的弹性-以《易传》的解释为中心
. 中国哲学史. 2008;(3):84-93.
张守文
.
卷首语
. 经济法研究. 2008:1-2.
Abstract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法研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008年爆发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及其后续延展,以及各国为应对危机而采行的各类经济法措施,更加凸显了现代国家加强经济法制度建设和理论研究的必要,并使社会各界对经济法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经济法研究》第7卷出版了。《经济法研究》作为北京大学经济法研究所的出版物,凝聚了北大经济法学人的心血,也得到了全国和海外经济法同仁的鼎力支持。《经济法研
厉以宁, 李微
.
厉以宁:让中产阶级成为国家的中坚力量
. 新财经. 2008;(12):26-27.
Abstract
中产阶级一旦成为国家的中坚力量,国家的经济将更加繁荣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精神生活,这就是欲望的更替。人的欲望在不断的更替中,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国家要重视这个中坚力量,
林毅夫
.
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和自生能力
. 财经界. 2008;(1):116-118.
Abstract
中国、越南的转型比较成功,得益于它们推行了一种渐进式、双轨制、"摸着石头过河"的转型方式.总结起来,这种转型方式有如下特征:(1)并没有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没有所谓的"资本主义胜利论".(2)在转型开始的时候,微观主体效率低,缺乏积极性,为提高积极性,在城市实行利润留成,让干得好的企业和个人获得更高收入;在农村打破平均主义,
林毅夫
.
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和自生能力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1-3.
Abstract
发展中国家在转型与发展过程中利用了比较优势,就会有后发优势,技术变迁速度快,就能赶上发达国家。思想、认识、社会思潮,是决定一国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如果转型国家对落后背后的真正原因(要素禀赋结构)有足够认识,并据此制定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企业就会有自生能力,就能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因此,发展中国家若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发展战略,选择转型路径,即使在非常弱的制度框架下,也有可能取得经济的快速增长。
贾庆国
.
发掘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 群言. 2008;(7):19.
Abstract
提到奥运会,人们脑海里首先想到的是场馆建设、赛事安全和比赛结果,然后想到的是奥运有可能给北京乃至国家带来各种物质上的好处,最后才想到需要借奥运之机重温历史、发掘文化、推动中外文明的交流,其实,后者的重要性并不比前者小,甚至更大。这是因为
袁行霈
.
古韵新风——关于“全国文史研究馆迎奥运书画展”
. 荣宝斋. 2008;(4):114-125.
Abstract
中央文史研究馆于二○○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一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古韵新风——全国文史研究馆迎奥运书画展",这次展览的开幕式与抗震救灾书画捐赠仪式结合在一起举行。
袁行霈
.
吟坛百家
. 中华诗词. 2008;(9):21-22.
Abstract
~~
吴敬琏, 厉以宁
.
吴敬琏、厉以宁 解读改革开放30年得失
. 今日中国论坛. 2008;(Z1):52-55.
Abstract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邀请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亲历者,也是推动者,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吴敬琏先生共同为我们探究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败与得失,并且共同为我们展望中国改革未来的发展方向。
谢立中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乡村冲突-评谢建社《冲突与和谐》一书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96.
梁柱
.
善于把握全局 坚持科学发展
. 新视野. 2008;(4):4-8.
Abstract
科学发展观是关系到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它要求一个领导者要有战略眼光和战略胸怀,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发展的全局,才能够全面而正确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所体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也贯穿在整个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的过程,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全局的指导方针,重在贯彻落实。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善于把握全局,正确驾驭客观规律,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段宝林
.
喜看剪纸艺术登上大雅之堂-兼谈剪纸之抢救、保护与发展
. 贺州学院学报. 2008;(1):1-4.
Abstract
观杭州、桐庐剪纸展,所展出的全国剪纸精品,认知王伯敏<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史>剪纸艺术学术价值、民俗价值、美学价值,胡家芝、谢玉霞、张文子、王德霖、库淑兰、栾淑荣、都婉莉、沐正戈,以及"十大神剪"等民间剪纸艺术大师的作品(或作品集),还有反映民间剪纸艺术家的越剧<剪花情>之艺术价值,提出博物馆收藏剪纸作品,出版社出版剪纸集的"静态保护",和继承、创新、发展的"动态保护".
吴志攀
.
回忆与张芝联先生的一次谈话
. 读书. 2008;(8):92-96.
Abstract
张芝联先生去世了。虽然先生已经九十高龄,但他的离去,仍然让我感到太突然,也格外地难过。先生的大名,我是很早就知道的。我是历史学的门外汉,却一直爱
袁行霈
.
国学的当代形态与当代意义
. 学术动态(北京). 2008;(20).
Abstract
我之所以提出"国学的当代形态"这个命题,就是要强调:研究"国学"不是复古倒退,也不是抱残守缺,而是具有革新意义的、面向未来和世界的学术创造活动.
袁行霈
.
国学的当代形态与当代意义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10):70-74.
Abstract
研究"国学"应该是具有革新意义的、面向未来和世界的学术创造活动.当代的国学应当立足现实,服务于振兴中华、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当代的国学应当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袁行霈
.
国学的当代形态与当代意义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42-47.
Abstract
国学不是一潭止水,研究国学不是复古,国学应具有当代的形态.研究国学应采取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围绕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宏伟目标,实现其当代意义.
袁行霈
.
国学的当代形态与当代意义
. 文史知识. 2008;(7):61.
Abstract
我国古代所谓"国学",是指国家设立的学校。这与近代以来所谓"国学"的含义不同。近代以来所谓"国学"一词,有学者认为源自日本,江户时代中期日本思想界一部分人提倡对日本的古代典籍进行研究,以探明本土固有的文化,遂有"国学"之
吴慰慈, 蔡箐
.
国家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
.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8;(2):15-20.
Abstract
数字时代的国家图书馆发展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图书馆体系中的独特机构,其发展方向和战略的制定实施将会影响到整个国家图书馆领域.国家图书馆应明确自身角色定位,保持制度创新,积极制订并大力推行国家数字化战略,广泛开展国内外的交流合作.参考文献22.
林毅夫
.
国穷国富根源何在
. 中国国情国力. 2008;(1):4-5.
Abstract
怎样让一个国家发展和富强起来是现代经济学产生的根源。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就是这样的探讨。从学界的文献看,最早找到的原因,认为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其人均资本高,后来又讲是因为人力资本多以及技术水平高。从回归分析来看,以上三项确实会使人均收入高。
吴慰慈
.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走向
. 图书馆. 2008;(1):1,6.
Abstract
文章论述了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四个方面的走向:拓展研究范畴,探寻学科新的知识生长点,促进理论与技术融合,调整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
Pages
« 首页
‹ 上页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