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08
田余庆
.
关于拓跋猗卢残碑及题记二则-兼释残碑出土地点之疑
. 中华文史论丛. 2008;(1):1-12,385.
Abstract
拓跋猗卢残碑为代北拓跋早期仅存碑石,罗振玉着录于《石交录》,图像不传.2003年,柯昌泗拓本碑文图像及题记面世.经研究推断,碑为刘琨于雁门山中某处所立的猗卢葬处标示物,为316年拓跋历史转折的一件重要物证.2006年,又有柯氏题于该碑另一拓本的跋语面世,谓碑乃绥远城南所出.如果绥远所出之说属实,势将否定原来推断的各个论点以及若干历史现象的解释.该文依据史实,论证原来的推断理据较胜,柯氏跋语中碑出绥远之说或系贾贩顺口之词,不足取信.
郭建宁
.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18-20.
刘伟
.
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 辽宁人大. 2008;(6):7.
Abstract
人类历史已经表职,迄今为止的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制度是最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的,也是最要求并且最能够提升竞争性效率的.所以,发展方式的转变与深化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便成为中国现阶段实现发展的同一命题的两个方面.
厉以宁
.
农村改革关键在于改革城乡二元体制
. 中华建设. 2008;(10):12-13.
Abstract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改革30周年了,改革初期农村的承包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它并没有触动城乡二元体制。
林毅夫
.
农民增收要有新思路
. 江苏农村经济. 2008;(6):26-27.
Abstract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应该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医疗卫生如果跟城市缩小差距的话,农民的生活水平就可以大大地得到改善,而且这方面的改善可以给农民收入增长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姚洋
.
制度是人类有意的创造
. 财经. 2008;(21).
Abstract
丹尼尔·布罗姆利可能是国内经济学界不太熟悉的经济学家,他的著作只有《经济利益和经济制度》被译成中文.在美国经济学界,他也是非主流.如果要分派,他可以归入以威斯康星学派为代表的老制度学派.此学派鼎盛时期是在上世纪40年代末以前;随后,新古典经济学开始在美国繁荣.如今,它的地位基本上被以科斯和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取代,尽管后者也不大为美国主流经济学界所接受.
赵潇, 阎凤桥, 文东茅
.
北京市不同学科类型高校教师的工作特征和态度的比较分析
. 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8;(9):30-35.
Abstract
本研究主要对不同学科类型教师的工作特征和态度进行比较分析.基于分层抽样调查获得的数据,使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从学科类型和性别两个分类角度入手,对不同类型教师的教学、科研、服务、工作条件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对这些差异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分析.
陈苑, 阎凤桥, 文东茅
.
北京市高校教师学缘关系与职业发展轨迹的调查与分析
. 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8;(3):83-96.
Abstract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北京市22所高校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实际回收3220份问卷.统计发现:1.在高校教师任职前的学习经历方面:第一,不同类型高校教师的学历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二,出现年轻教师比年长教师的学历水平高的高校教师学历变化趋势.第三,高校教师学缘关系比较单一.第四,社会学科背景教师跨学科学习的比例要高于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背景教师的比例.第五,留校任教的毕业生占教师群体的比例较大,重点大学和自然学科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得更为严重.2.在高校教师任职后的工作经历方面:第一,重点大学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高.第二,教师的流动性弱,教师职称级别越高,晋升次数越多,跨院校晋升教师所占的比例也越大.第三,跨系统流动的教师中约有26.2%的教师具有高校系统外的工作经验.
汤一介
.
北大有三个“宝”
. 博览群书. 2008;(4):13-16.
Abstract
北京大学已经有110年的历史,它有许多精神的和物质的宝贵财富。本文只选其中三个北大应重视的"宝贵财富",谈谈我的一点感想。
厉以宁
.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1-2.
Abstract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进步,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摆在了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环境学家以及政府决策者面前。如何在满足当代人发展要求的同时,也给后代留下继续发展的环境和资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践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所必需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鉴于此,本刊拟开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栏目,为此特将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为《北大光华区域可持续发展丛书》所作的序,作为新栏目的开篇导论。我们殷切地希望有志于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学界同仁踊跃为本刊赐稿,共同来打造"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这一新栏目。
张维迎
.
华企且慢进军世界500强
. 经营管理者. 2008;(1):49.
Abstract
如果我们把全中国的企业合并成一家,那肯定是世界500强的第一名,但那么做没意义。我建议以后在合并企业的时候,要像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一样,由一个独立的反垄断机构来审查,如果会给全社会带来不利,这种合并就不能进行。
吴志攀
.
华尔街金融危机中的法律问题
. 法学. 2008;(12):29-35.
Abstract
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给美国以及全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以法律的视角来看,在危机酝酿形成的过程中,金融监管无效的根本原因在于,实物经济形态下的法律.不适用于虚拟经济形态,其突出表现为以下四点:其一,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而导致杠杆比例过大的投资银行,不应当适用有限责任的原则;其二,投行高管与公司之间不应当适用传统的代理法律关系;其三,投行利润极高,纳税的税率也应该相应提高;其四,信用评级公司出具错误的评级报告.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的金融法律发展之路,不可能完全复制美国.我国的国情不同,传统不同,未来的模式也应该有所差异.
厉以宁
.
华西经验的启示
. 中国新时代. 2008;(5):104.
袁行霈
.
博采 精鉴 深味 妙悟——研究中国诗歌艺术的点滴体会
. 中华诗词. 2008;(10):49-51.
Abstract
诗是中国文学的主流。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全部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也可以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遣憾的是,长期以来这方面被忽略了。我们习惯于从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的角度去研究诗,这当然是必要的,但不善于把诗作为诗,从它所具有的艺术特点、艺术魅力这个方面入手去进行研究。
王博
.
卦爻辞的弹性-以《易传》的解释为中心
. 中国哲学史. 2008;(3):84-93.
张守文
.
卷首语
. 经济法研究. 2008:1-2.
Abstract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法研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008年爆发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及其后续延展,以及各国为应对危机而采行的各类经济法措施,更加凸显了现代国家加强经济法制度建设和理论研究的必要,并使社会各界对经济法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经济法研究》第7卷出版了。《经济法研究》作为北京大学经济法研究所的出版物,凝聚了北大经济法学人的心血,也得到了全国和海外经济法同仁的鼎力支持。《经济法研
厉以宁, 李微
.
厉以宁:让中产阶级成为国家的中坚力量
. 新财经. 2008;(12):26-27.
Abstract
中产阶级一旦成为国家的中坚力量,国家的经济将更加繁荣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精神生活,这就是欲望的更替。人的欲望在不断的更替中,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国家要重视这个中坚力量,
林毅夫
.
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和自生能力
. 财经界. 2008;(1):116-118.
Abstract
中国、越南的转型比较成功,得益于它们推行了一种渐进式、双轨制、"摸着石头过河"的转型方式.总结起来,这种转型方式有如下特征:(1)并没有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没有所谓的"资本主义胜利论".(2)在转型开始的时候,微观主体效率低,缺乏积极性,为提高积极性,在城市实行利润留成,让干得好的企业和个人获得更高收入;在农村打破平均主义,
林毅夫
.
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和自生能力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1-3.
Abstract
发展中国家在转型与发展过程中利用了比较优势,就会有后发优势,技术变迁速度快,就能赶上发达国家。思想、认识、社会思潮,是决定一国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如果转型国家对落后背后的真正原因(要素禀赋结构)有足够认识,并据此制定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企业就会有自生能力,就能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因此,发展中国家若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发展战略,选择转型路径,即使在非常弱的制度框架下,也有可能取得经济的快速增长。
贾庆国
.
发掘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 群言. 2008;(7):19.
Abstract
提到奥运会,人们脑海里首先想到的是场馆建设、赛事安全和比赛结果,然后想到的是奥运有可能给北京乃至国家带来各种物质上的好处,最后才想到需要借奥运之机重温历史、发掘文化、推动中外文明的交流,其实,后者的重要性并不比前者小,甚至更大。这是因为
Pages
« 首页
‹ 上页
…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