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06
文东茅. 首都高等教育需要整体规划.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6;(7):22.Abstract
高校定位也许可以通过制定首都高等教育整体规划来进行.这一思想受20世纪60年代制定的美国加州高等教育整体规划(A Master Plan of California Higher Education)的启发.该规划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加州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和加州初级学院三个部门的功能定位,使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得到有效改善,满足了平等与追求卓越的关系.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尼尔·斯梅尔策(Neil Smelser)认为该规划是"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两三个高等教育改革之一";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西(John L.Hennessy)认为,由于该规划而使加州"建立了让全世界都羡慕的教育制度".当时美国高校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与我国目前的情况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校功能定位不清、院校之间无序竞争、高等教育财政紧张等.目前,北京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可能更特别、更困难,如存在部委院校和市属市管院校这种二元管理结构,高层次、学术型院校密集而职业技术院校和短期高等教育相对薄弱,高校地域分布不平衡,等等.但在一个有着多元利益格局和大学自治传统的西方社会尚且能制定出地区性的高等教育整体规划,我们就更没有理由对制定类似的规划失去信心.
邢志杰, 闵维方. 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革与教师工作业绩的关系研究——以岗位津贴制度的实验为案例. 高等教育研究. 2006;(3):91.
于希贤, 王晓秋, 刘力, 李文利, 沈正华, 陈晓明, 茹炳根, 贾庆国, 徐光宪, 鲁安怀. 高等教育:新形势下的机遇、改革与创新. 群言. 2006;(6):4-20.Abstract
4月26日,民盟北京大学委员会以"高等教育:新形势下的机遇、改革与创新"为题举办了一次论坛.论坛由民盟北京大学委员会主委鲁安怀主持.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和副主席王维城参加了这次论坛.
刘伟, 蔡志洲. 高速增长下的发展失衡. 中国流通经济. 2006;(12):7-10.Abstract
该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体制创新.体制创新首先通过改变分配关系,打破原有的平衡关系,激励竞争和提高效率,使经济活跃起来.但也应该看到,随着以GDP总量和人均GDP水平反映的经济增长阶段的不断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失衡(如地区、城乡、行业和收入分配失衡等)开始显现并逐渐扩大,解决这些失衡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提出,中国应该从以经济增长为主要发展目标逐渐过渡到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使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从宏观管理上看,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和社会综合管理的结合则是这种科学发展的基本保证.
2005
刘伟, 蔡志洲. 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回顾及展望. 经济导刊. 2005;(1):12-15.Abstract
2004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保持了上升态势,经过宏观调控,一些行业、一些地方的失衡得到了控制。经济增长处在上升的通道中。2005年增长速度可能放缓,适度的宏观调控力度可能是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一种好的选择。
吴志攀, 纪宝成, 徐显明, 顾海良, 吴汉东. 2005:学术规范,我们一直在路上. 科学中国人. 2005;(1):14-25.
林毅夫. 2005年中国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分析.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5;(10):3-5.
厉以宁. 2005经济展望. 科学决策. 2005;(5):2-7.
胡壮麟. China's English Education Reform:Trends and Issues. 中国外语. 2005;(6):4-10.Abstract
English education suffered a setback during the period of 1949-1976.The two decades between1977 and 1996 saw a period of restoration,growth and development.To welcome the arrival of thenew century,English education has moved on to the third stage:the period of reform.The paper argues for the need for English education reform,summarizes the work we have been doingsince 1997,lists the problems we have encountered,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in the concluding remarks.
刘伟, 蔡志洲. GDP增长与幸福指数. 经济导刊. 2005;(8):84-87.Abstract
中国的GDP平均增长率达到9%以上,但随着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人们也在工作与生活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反映人们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满意程度,幸福指数被提出并得以应用。
姚洋. 上当与同情心. 经济学家茶座. 2005;(4):104-105.Abstract
年初去印度开一个会,途径曼谷机场转机.离飞机起飞时间尚早,我便在侯机厅里转悠.突然身后有人用中文打招呼:"先生?"我回头,见一高一矮两个中国人站在面前.打招呼的是矮个.他问:"先生是从中国内地来的吗?"我说是.他说:"是这样,您看能不能帮个忙?我们俩从上海来,要到清迈去,可是我们的包弄丢了,身上又没带多少现金,您看能不能借我们100美元,买曼谷到清迈的机票?"看我有点犹豫,他从口袋里掏出名片,说:"我是神龙公司的."
厉以宁. 不能简简地利用税收杀富济贫. 商界名家. 2005;(2):16.Abstract
中国的发展,需要中产者队伍的壮大;而中产者队伍的壮大,主要应该依靠较低收入者逐步提高他们的收入,而不是靠实行高税收,把富人降为中产者.
张维迎.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经济研究. 2005;(5).Abstract
《经济研究》的50年,不仅是中国经济学发展和经济学队伍成长的50年,也是记录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50年.我们这一代经济学者可以说是读着《经济研究》成长起来的.我自己是从1986年开始在《经济研究》上发表文章的.大致上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许多中青年经济理论工作者凭借《经济研究》这个阵地,崭露头角,形成一支"创新"的主力军,对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发挥了重要影响.在我的脑子里,《经济研究》一直是与时俱进的.这里讲两个与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的研究相关的事例.
李广建. 专题:整合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李广建编委组织]. 图书情报工作. 2005;(10):5.Abstract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以及数字资源管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资源、服务和系统的集成化, 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期望能将大量现有的异构系统及庞杂资源重组和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能统一提供和便于使用的整合环境。整合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个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如何利用相关技术和标准对分散的、异构的系统、服务和资源乃至信息和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效率更高的数字服务体系,以便实现广泛的资源共享,推进个性化、一站式信息服务。
王荣华, 季塔连科, 杜维明, 汤一介, 叶舒宪, 葛剑雄, 石之瑜, 林毅夫, 王赓武, 乐黛云, et al. 世界走向中国:从汉学到中国学-2004·上海"世界中国学论坛"发言选登.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1):11-18.Abstract
2004年,"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各国学者从"多元视野"观照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再次构筑文化交流与对话的平台.这里选登的主要是对传统汉学(SINOLOGY)与"中国学"(CHINA STUDIES)及其关系的不同见解,以及对中国文化学术传统的较新看法.中国学脱胎于、基础于汉学并且扩及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研究,实际上是跨学科和多层面的,这渐成共识;但是,如何继承汉学传统,如何对待资料及其考据和整合,则要进一步讨论.该文据速记整理,可以窥见一些正式论文集看不到的内容.
王荣华, 汤一介, 萧兵, 季塔连科, 杜维明, 叶舒宪, 葛剑雄, 石之瑜, 林毅夫, 王赓武, et al. 世界走向中国:从汉学到中国学——2004·上海“世界中国学论坛”发言选登.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1):11-18+139.Abstract
2004年,“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各国学者从“多元视野”观照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再次构筑文化交流与对话的平台。这里选登的主要是对传统汉学(Sinology)与“中国学”(China Studies)及其关系的不同见解,以及对中国文化学术传统的较新看法。中国学脱胎于、基础于汉学并且扩及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研究,实际上是跨学科和多层面的,这渐成共识;但是,如何继承汉学传统,如何对待资料及其考据和整合,则要进一步讨论。本文据速记整理,可以窥见一些正式论文集看不到的内容。
张维迎. 中国企业成长中制度环境的局限及改善(上). 上海企业. 2005;(2):5-7.Abstract
一、从制度环境看中国企业 成长的极限 (一)中国企业面临成长的困惑及其原因 中国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持续地高增长之后,现在相当一部分都面临着成长的困惑.这个困惑就是大家感到赚钱越来越难了,增长越来越慢了.过去,民营企业家有句话叫做稍不留神就赚钱.一个企业即使运气不是特别不好,一年保持20%增
张维迎. 中国企业成长中制度环境的局限及改善(下). 上海企业. 2005;(3):8-10.Abstract
二、大力改善中国企业成长的制度环境 政府部门应该在制度环境建设上有更大的作为,其中最主要的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大改革的力度。 (一)关于对私有产权的保护 今年的宪法修正案加紧了对私有财产产权的保护,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就目前来看,我们国家对私有产权的保护还是非常弱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是相对较差
张维迎. 中国企业成长要解决六大难题. 当代经济. 2005;(4):1.Abstract
中国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持续地高增长之后,现在相当一部分都面临着成长的困惑。这个困惑就是大家感到赚钱越来越难了,增长越来越慢了。过去,民营企业家有句话叫做稍不留神就赚钱。一个企业即使运气不是特别不好,一年保持20%增长也是家常便饭。而现在,民营企业大都感觉到,一不小心就亏损。对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讲,要赶上中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都有相当大的难度。特别
张维迎. 中国企业走向基业常青的八个问题. 发展. 2005;(11):17.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