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06
郭建宁
.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当代意义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15-19.
Abstract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探索的难忘经历和重要遗产.毛泽东关于以苏为鉴,关于统筹兼顾,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等思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轻视这些资源是不足取的,当然仅靠这些资源也是远远不够的.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都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我们应当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应对,新的举措.
郭建宁
.
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当代思考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5):16-21.
Abstract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探索的难忘经历和重要遗产.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成果,比如关于以苏为鉴,关于统筹兼顾,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等思想,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源.轻视这些资源是不足取的,当然仅靠这些资源也是远远不够的.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都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我们应当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应对,新的举措.科学发展观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
厉以宁
.
民营经济的四个维度
. 同舟共进. 2006;(8):6-8.
Abstract
民营经济,我国市场经济中突起的"异军"和极其活跃的力量,面临着新一轮迸发前的破茧期:行业上受困于垄断势力构筑的壁垒,组织能力不强成为制约自主创新的瓶颈,领头人亟待实现从小业主意识到现代企业家意识的飞跃.20多年经济大潮涌动的过程,是民营企业从崛起到壮大的过程.民企的新一轮发展,需要关怀技持,需要突破束缚,更需要公平的竞争环境,而这一切,都需要政府的远见和勇气.??题记
段宝林
.
民间文化与先进文化
. 文化学刊. 2006;(1):54-56.
Abstract
传统的人类学派民俗学认为民俗是历史残留物",是原始文化、落后文化.但是人类学本身早已突破了原始文化的范围,也研究当代社会了.民间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活美对人民来说,是先进的.即使是文人、作家也都重视向民间文化学习,对他们的创造也产生过重要影响.
段宝林
.
民间节日的属性
. 文史知识. 2006;(7):113-116.
Abstract
节日是生活的高潮。节是竹节的节,竹子的节是一个一个的高耸之处,用"节"来表示生活的高潮是非常形象而恰切的,从"节日"的命名,亦可以体认到汉字的文化魅力。如果说民俗是一种生活美,那么,节日民俗就是生活美的集中展现。通过节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民俗文化中许多最有特色的东西。节日活动,往往关系到民俗的各个方面,既有生活或生产等物质民俗,也有信仰、游艺等精神民俗,当然,更有组织制度民俗的种种表现。节日的文化结构是多面
高毅
.
法国革命文化与现代中国革命
. 浙江学刊. 2006;(4):76-81.
Abstract
该文认为辛亥革命以及作为其继续的国民革命打的是法国大革命的旗帜,即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更为激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样也和法国的革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也许任务、目标有别,但抽象言义上的基本原则并无任何差异.
庞春燕, 吴海民, 任天阳, 皮藤江, 张忠, 梁泉, 胡海威, 陈宗周, 阎思甜, 匡文波, et al.
泛媒体联盟:“馅饼”还是“陷阱”?
. 传媒. 2006;(7):10-13.
Abstract
今年3月,百度公司酝酿已久的“泛媒体联盟”隆重问世,在业界犹如一石激起千重浪。一时间,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问题再次成为业界焦点—— [背景资料]:所谓“泛媒体联盟”是指传统媒体的网站与百度签署“互联网新闻开放协议”,加入到百度新闻搜索制定的搜索引擎新闻源收录标准中,从而使传统媒体网站上的新闻通过百度被读者搜索到。
林毅夫, 易秋霖
.
海峡两岸经济发展与经贸合作趋势
. 国际贸易问题. 2006;(2):5-18.
Abstract
祖国大陆具有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其经济发展会促进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转变,提高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整个东亚地区的贸易增长潜力.祖国大陆将成为台湾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台湾地区经济可能保持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条件之一是推进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利用祖国大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
闵维方
.
深入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
. 中国监察. 2006;(24):24-25.
严文明
.
炎黄传说与炎黄文化
. 协商论坛. 2006;(3):13-19.
李锋亮, 侯龙龙, 文东茅
.
父母教育背景对子女在高校中学习与社会活动的影响
. 社会. 2006;(1):112-129.
Abstract
该文利用2003年北大课题组进行的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考察父母的教育背景对子女在高校中学习与社会活动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父母的教育背景对于其子女在高校中的英语过级以及担任学生干部都有正向促进作用;本研究将这种现象归因于高教育程度的家长从小就注重对其子女性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在高等教育阶段家庭与学校联合生产的结果.
刘伟, 蔡志洲
.
现代化带来的土地升值应属农民
. 新财经. 2006;(4):40-41.
Abstract
使土地增值的利益真正属于与土地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农民,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度要求改革开放28年以来,中国经济在总量上已超过2.2万亿美元,名列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列世界中下游,尤其是城乡差距加深的经济二元性特征突出,这种城乡二元性的加深越来越成为一系列制约发展的矛盾根源。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我国现代化现阶段的进程中有着极为重要和特殊的意义。
张维迎
.
理性思考中国改革
. 财经界. 2006;(6):72-79.
Abstract
一、什么是理性思考? 在目前有关中国经济改革的争论中,情绪发泄多于理性思考,直觉判断压过逻辑分析.对一个民族来说,大众情绪是一种血性,有它的价值,但仅有情绪是不够的, 我们必须学会理性地思考问题,因为一个不能理性思考问题的民族是很难在竞争中生存下去的.什么是理性思考?我理解的理性思考,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李君如, 白占群, 胡平, 余昌祥, 刘伟, 李连仲, 柳建辉, 管益忻, 白津夫
.
《理论前沿》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发言摘要
. 理论前沿. 2006;(11):5-10.
Abstract
《理论前沿》于1996年4月创刊,胡锦涛同志撰写《发刊词》。今年是《理论前沿》创刊十周年。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开创未来,我们于4月30日召开“《理论前沿》创刊十周年座谈会”。来自中央、国务院各部委的领导、在京著名专家学者、中央党校领导、首都新闻单位记者、作者读者代表近百人出席了座谈会。刘延东、姜春云、布赫、王文元等领导写来贺信、贺词。我们怀着十分诚挚的心情感谢大家与我们一起分享办刊十周年的喜悦。现将座谈会发言摘要及部分贺信、贺词集中发表,以期在下一个十年将《理论前沿》办得更有特色、更有影响、更有水平。
陈跃红
.
真问题、学科意识与思维定式破解
. 中国比较文学. 2006;(2):25-28.
林毅夫
.
着重推动中小银行发展
. 财经. 2006;(26).
Abstract
发展地区性中小银行、完善金融结构应成为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主题之一,也应该是今后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工作重点.
闵维方
.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北京大学为例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9):17-19.
Abstract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逐渐成为大学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北京大学这些年来的社会服务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和教育培训来提供社会服务;二是通过开展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来提供社会服务;三是通过参与改革政策的制定过程,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来提供社会服务;四是通过高科技的创新以及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来提供社会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大学应该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应用周期越来越短.第二,产学研究竟应当如何结合,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第三,大学在开展社会服务的时候,也要很好地思考如何平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这三者的关系.
张维迎
.
社会责任应具可考核性
. 中国企业家. 2006;(24):98.
Abstract
如果我们用社会责任这个概念去掩盖我们制度中、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社会责任带来的影响就可能是负面的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做好企业,但企业家为什么高举企业社会责任的大旗?目前中国国内面临贫困、贫富差距等问题,但不论是从社会环境、政治环境还是媒体,都似乎传递出一种声音,那就是好象这些问题都是企业造成的。我们谈社会责任最关键的是如何让每个人对自
段宝林
.
神话史诗《布洛陀》的世界意义
. 广西民族研究. 2006;(1):73-82.
Abstract
壮族摩教经诗<布洛陀>作为民间宗教摩经的经典,赞颂了主神布洛陀这一神话人物,保存了许多原始神话的成分和元素,可以视为"神话史诗";该史诗反映了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的一般情形,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而作为民间信仰摩教的代表,揭示了民间宗教信仰之类,也具有世界意义.<布洛陀>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神话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研究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它不仅是壮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
郭建宁
.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3):11-16.
Abstract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密切联系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两者是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既不能离开发展去片面追求社会和谐,也不能只顾发展而无视人们对社会和谐的愿望.要努力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以发展保证和谐,以和谐推进发展,应当成为我们的价值理想和不懈追求.
Pages
« 首页
‹ 上页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