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培养

  • 在读生

1)博士后:曾凌寒(2022级)、徐锋(2023级)

2)博士生:胡淑雅(2017级)、汤丽姿(2019级)、范瀚允(2021级)、冯泽玉(2022级)、杨玉洁(2022级)、谢宇(2023级)、毛鉴炯(2023级)

  • 毕业生

1)博士生

姓名 时间 毕业论文
何凌燕 1998-2003 城市大气颗粒有机物化学组成及变化特征
马奇菊 1999-2004 中国近海二甲基硫排放及其对硫酸盐气溶胶的贡献
吴志军 2001-2007 北京城市大气细和超细颗粒物数谱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郭松 2005-2011 分子示踪法解析生物源和人为源二次有机气溶胶
岳玎利 2005-2010 北京新粒子生成机制与增长特性研究
姚婷婷 2005-2010 室内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的模拟与实测研究
王志彬 2007-2012 城市大气新粒子生成和增长特性研究
胡伟伟 2007-2013 我国典型大气环境下亚微米有机气溶胶来源与二次转化研究
彭剑飞 2008-2014 准实际大气烟雾箱研究烟炱(soot)颗粒物老化过程及性质演变
郭庆丰 2008-2015 中国东部沿海大气污染特征及其源与受体关系
兰紫娟 2008-2014 黑碳气溶胶混合态与吸光性特征的实测研究
杜卓菲 2012-2018 北京黑碳气溶胶老化过程中覆层厚度和吸光性的定量研究
郑竞 2012-2017 有机气溶胶来源解析与机动车排放二次生成贡献研究 
尚冬杰 2013-2020 人为源气态前体物在新粒子生成及增长中的作用
王玉珏 2013-2018 类腐殖质的生物质燃烧排放与大气中的二次生成
李梦仁 2014-2018 基于碳同位素技术解析大气碳质气溶胶来源
谭天怡 2015-2021 环境大气中黑碳颗粒物的老化特征及其对吸光性的影响
李晓 2016-2021 源排放及环境大气中棕色碳的分子组成与吸光特征
房鑫 2016-2021 污染环境大气中二元羧酸和HOMs参与新粒子生成机制的研究

肖瑶

XIAO Yao

2016.09-2021.12

液相生成有机气溶胶的识别和影响因素研究

Identification of aqueous-phase formation of organic aerosol and research on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徐楠

XU Nan

2017.09-2024.07

基于分子组成的棕色碳吸光性质及来源研究

Study on the Absorbing Properties and Sources of Brown Carbon Based on its Molecular Composition

张子睿 2018.09-2023.07 城市机动车与餐饮源排放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量化识别与化学特征

2)硕士生

姓名 时间 毕业论文
蒋林 1994-1997 海洋二甲基硫的生物生产研究
王珉 1996-1999 青岛沿海大气气溶胶的化学特性研究
许士玉 1997-2000 BF-3/丁醇脂化衍生——GC/MS测定气溶胶中的水溶性有机物
刘玲莉 1998-2002 河口湾区及近海海域二甲基硫的时空分布
黄晓锋 2000-2003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有机酸的季节变化和来源特征
田旭东 2000-2004 中国近海大气和海水中挥发性硫化物的测定
赵云良 2002-2005 餐饮源排放颗粒有机物和典型城市大气颗粒物化学组成及特征    
张静 2002-2005 北京降水化学组成特征及其对颗粒物的去除作用
刘尚 2003-2006 新垦大气颗粒物数浓度、质量浓度及化学成分谱分布特征
牛彧文 2003-2006 深圳大气细粒子和降水的化学组成特征
温梦婷 2004-2007 珠江三角洲地区夏季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
林鹏 2004-2007 北京PM2.5有机碳和元素碳季节变化和二次有机碳的估算    
刘辰 2004-2007 深圳大气湿沉降中水溶性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及变化特征
邓志强 2005-2008 北京城区和郊区碳质气溶胶的季节变化及二次有机碳的估算    
程鸿 2007-2010 北京室内外细颗粒物污染及人群暴露特征 
赵倩彪 2008-2011 基于区域空气监测网络的珠江三角洲大气复合污染特征研究
唐倩 2009-2012 京津地区PM2.5中水溶性有机物特征及来源分析    
胡伟 2011-2014 北京四季亚微米颗粒物污染特征、来源及演变  
陈晨 2011-2014 典型PM2.5重污染区大气气溶胶活化特性研究-北京和资阳为例    
秦艳红 2013-2016 汽油车尾气排放特征及其对北京大气PM2.5的贡献 
顾芳婷 2014-2017 北京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硝酸酯 的估算和来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