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胡敏,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环境保护部“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分别于1987年,1990年和1993年获得北京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留校工作。长期从事大气颗粒物来源、二次转化及其环境影响和控制对策研究,建立颗粒物理化特性分析与烟雾箱和模式模拟方法、开展城市大气环境定位观测站长期观测和综合观测实验,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和大气攻关等科研项目。
重点研究:1. 大气细颗粒物PM2.5综合源解析技术;2.机动车排放、生物质燃烧和餐饮源排放及其二次转化; 3. 新粒子生成和增长致霾机制; 4. 黑碳气溶胶老化和光学效应;5. 二次气溶胶化学生成机制及环境影响,6. 陆源大气污染传输对海洋环境影响等。发表发表包括Chemical Review、PNAS、Environ. Sci. Technol.和Atmos. Chem. Phys. 等SCI文章500余篇,H因子93。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 项和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环境保护部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教育与工作经历
-
教育经历
1990.09-1993.07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博士
1987.09-1990.07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硕士
1983.09-1987.07 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学士
-
工作经历
2001.08-至今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0.08-2001.07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副教授,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6.06-2000.07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副教授,环境科学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5.08-1996.05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副教授
1993.07-1995.07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讲师
-
国外研究经历
2000.12-2001.01, 2004.08-09, 2005.06-07, 2015.08 德国莱布尼茨联合会对流层研究所(Tropos)合作研究
1998.11-12 美国环境与职业健康研究所(EOHSI)客座研究
1996.03-06, 1999.03-06 荷兰能源研究中心(ECN)客座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
国际重要学术刊物编委
2024 npj Clean Air 主编
2019 J. Aero. Sci. 主编
2017 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 (AAQR) 编委
2012 Tellus B 编委
2010 Asian J. Atmos. Environ. 编委
2002-2012 Atmos. Environ.
-
国内核心刊物编委
2014 《科学通报》
2011 《化学学报》
2010 《环境科学学报》
-
学术学会委员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能源与环境分会委员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委员
- 国际科学计划中国工作组成员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IGBP)-上层海洋与低层大气研究( the Surface Ocean – Lower Atmosphere Study, IGBP-SOLAS)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陆地生态系统-大气过程综合研究(Integrated Land Ecosystem- Atmosphere Processes Study, IGBP-iLEAPS)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国际大气化学( International Global Atmospheric Chemistry, IGBP-IGAC )
国际大气棕色云( Atmospheric Brown Cloud, ABC )
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大气观测网(Global Atmospheric Watch, GAW)气溶胶科学咨询组成员(Scientific Advisory Group for Aerosols)
教学与研究
-
教学
本科生必修课《环境监测》 和《环境监测实验》。
研究生专业必修课《气溶胶原理与技术》。
-
研究领域
细和超细颗粒物来源解析、化学行为及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