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主讲才斋讲堂:考古学是什么

十月 17, 2011

现代科学意义的“考古学”一词源自古希腊文,意为研究古代事物或古代的科学,泛指古代史的研究。中国自宋代时将考订古文、古迹、古物称为“考古”,有了金石学。然而“考古学”在这样的词源义之外还有着怎样的内涵意义呢?

10月13日晚,由北大研究生院主办的“才斋讲堂”第二十三讲在二教107拉开帷幕。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赵辉教授,为同学们勾勒了一幅考古学的整体图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明利主持了讲座。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教授

“大家别被现在的一些影视作品、古物挖掘报道引入了误区,以为考古学就是去敲打敲打、挖几块石头罢啦!”赵辉教授在同学们会心的笑声里,以定义“考古”概念的多重性现状开始了讲座。在他看来,考古是在文字无法记述历史时对历史进行的另一种叙述,作为“没有办法的办法”,其目的是“以研究历史来理解现代社会,进而更好地规划现在和未来的发展”。

现代考古学以进化论为思想基础最先在西方出现,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下成立中国考古学研究室,建立起中国第一个考古学研究机构。1928年,又在中央研究院成立历史语言研究所,下设考古组,并于同年开始对殷墟遗址的考古发掘。与文献历史学相对应,考古学通过实物资料复原并研究历史,“将来的历史学必定是考古学与文献史学融合为一体的大史学”,赵辉老师很有信心地总结道。

之后,结合大量的表格、数据、图片,赵辉教授从获得资料的方式、研究内容、研究体系等角度,详细地讲述了考古学研究历史的具体方法。“考古学家主要通过田野考古工作获得研究资料,研究范围自人类起源开始,在中国,下迄宋元明;在西方,一般到中世纪,美洲则以哥伦布时代的开始为下限,”赵辉教授讲道,又补充说,“但世界各地的考古学都有将其研究下限逐渐下移的趋势。”考古学在做历史的研究时,一般围绕何时、何地、谁、何事、以及为什么这几大要素展开,内容涉及时间定位、种族、社群、技术、经济、战争、艺术等众多方面。当代考古学通过技术、方法、理论的三方面结合,“动用了几乎全部自然科学的现代技术,希望实现人文科学的研究目的。”

“随着技术手段、研究状况的进一步发展,考古学在未来必定会有更好的进展的。欢迎有志于考古的同学们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赵辉教授以这样的信心与期望结束了近两个小时的讲座。

 

编辑: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