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Type: Conference Paper

2018
林官明. 沙纹形成的表面波似然机制, in 首届中国空气动力学大会.Vol I. 中国绵阳 ; 2018:95-97.
2012
林官明, 赵汝敖. 大型建筑物废气再吸入污染的风洞实验研究, in 2012年全国环境风工程学术会议. 厦门; 2012:153-159.Abstract
大型建筑物的空调通风系统存在排放废气和引入新风的动态换气过程,其中废气的再吸入是工程设计中尽可能要避免的。本文以北京某大型建筑物为例在环境风洞中进行了建筑物所排废气再吸入的实验研究,在1∶300的模型上模拟了10个排气口废气的扩散,测量了59个新风口的浓度数据,发现有若干新风口在特定风向下存在比较明显的再吸入问题。
2005
林官明, 杨剑文. 污染事故浓度场时空演化的风洞模拟研究, in 第四届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学术研讨会.北京,2005/12/1. 北京: 北京大学机构知识库; 2005.Abstract
重庆开县12.23特大井喷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用环境风洞模拟井喷发生后污染物浓度场随时间的变化,即获得浓度场的时空演化趋势,从而为事后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2004
张亮亮, 潘颖, 李正良, 林官明, 林荣生. 重庆英利大厦表面风荷载研究, in 2004年全国结构风工程试验技术研讨会. 长沙; 2004.Abstract
针对高耸建筑物风荷载分布特征的复杂性,在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2号环境风洞中,对缩尺比为1:300的英利大厦荷载模型进行了实验。用本文提出的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对该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该建筑物的风振系数和体型系数,给出了建筑物表面最大和最小(吸力)风荷载值,为其结构抗风设计提供了依据,以确保该建筑物在100年重现期风速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001
林官明, 叶文虎, 刘宝章. 风洞模拟湍流边界层的子波分析, in 第九届(2001)全国大气环境与污染学术会议. 大连: 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hina Academic Conference Proceedings Database, CACP); 2001.Abstract
应用子波分析对在环境风洞中模拟的平坦及城市近地面边界层湍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湍流的间歇性结构与湍流的串级输送.实验结果表明,近地面边界层的湍流行为具有强烈的间歇性特征,因而在用数值或物理模拟近地面层湍流时这种间歇性时间尺度以及相应的几何尺度必须加以考虑.
1998
大气中传输扩散计算中的数值方法(Ⅱ):模式, in 第五届全国风工程及工业空气动力学学术会议. 张家界; 1998:368-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