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厉以宁.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几点分析. 决策探索. 2009;(10):6-7.
Abstract判断经济复苏的4个指标现在大家都在谈经济已经走出了低谷。这个判断可能是根据第一季度和4月份的情况来定的,因为从第一季度的情况讲,经济增长的滑坡已经停止,以后的几个月会陆续好一点。但是这样的看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因为我们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
厉以宁.
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的困难与机遇. 新华文摘. 2009;(18).
Abstract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变量很多,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复杂.民营企业发展遇到了诸多困难.最近,我带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民营经济调研组到广东、辽宁两省进行了考察.考察期间,我们与当地民营企业家开展多次座谈,了解了很多情况,回来后向中央写了报告.
厉以宁.
当前就业压力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学习月刊. 2009;(7):6-7.
Abstract2008年11月,时值世界金融风暴发生后不久,我正在西欧讲学.一次,一位欧洲的经济学家问我:在西欧国家,一般只要年经济增长率保持在2%?3%,就业市场基本上是稳定的,不会出现多大的失业
厉以宁.
60年来的三次大转折-新中国成立60周年感言. 人民论坛. 2009;(19):14-15.
Abstract我们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折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作为一个经济学研究者,我感到我们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折.
厉以宁.
全球金融危机和西方国家的制度调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2009;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2009.
Abstract(2009年7月3日)严重的金融危机一定会使人们对自由市场经济的看法有所转变。回顾70年前,1929到1933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曾经引起人们对完全自由市场经济的怀疑,而把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看作是对自由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种重要补充。正因为当时在西方社会有越来越多
2008
厉以宁.
中国下一步改革开放急需化解的四方面问题. 河北学刊. 2008;(3):1-5.
Abstract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已经搞了三十年了,全国各界都在回顾与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这既需要分析现状,更应当思考未来.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有四个最受关注的问题,一是通货膨胀问题;二是就业问题;三是贫困问题;四是城乡二元体制问题.如何缓解和化解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下一步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果,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厉以宁.
中国宏观经济依然看好. 当代经济. 2008;(15):1.
厉以宁.
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奥运后滑坡". 农村工作通讯. 2008;(17):58.
Abstract历史上,由于对基础建设和体育设施增加投资和游客消费给主办城市带来收入,部分奥运会举办国在筹备奥运会阶段出现过短暂的超常繁荣,之后则经历经济快速回落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奥运后滑坡现象".根据近期人们对于中国奥运后经济形势的分析,本刊摘要了一些观点,以供参考.
厉以宁.
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奥运后滑坡”. 农村工作通讯. 2008;(17):58.
Abstract历史上,由于对基础建设和体育设施增加投资和游客消费给主办城市带来收入,部分奥运会举办国在筹备奥运会阶段出现过短暂的超常繁荣,之后则经历经济快速回落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奥运后滑坡现象"。根据近期人们对于中国奥运后经济形势的分析,本刊摘要了一些观点,以供参考。
厉以宁.
一项迟到的仿照和超越农业承包制的改革. 农村工作通讯. 2008;(20):11-12.
Abstract为什么称作"迟到的改革"中国的改革从1978年算起,30年间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1年,农村家庭承包制的推行是这一阶段的突出成绩,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
厉以宁.
以创新精神、探索勇气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 中国城市经济. 2008;(11):12-13.
Abstract改革开放30年成就举世瞩目,但还有一个大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就是对于几十年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导致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改革城乡二元体制,这是中国下一轮改革发展的重点,也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
吴敬琏, 厉以宁.
吴敬琏、厉以宁 解读改革开放30年得失. 今日中国论坛. 2008;(Z1):52-55.
Abstract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邀请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亲历者,也是推动者,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吴敬琏先生共同为我们探究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败与得失,并且共同为我们展望中国改革未来的发展方向。
厉以宁.
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四大问题. 改革与开放. 2008;(3):4-7.
Abstract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当前,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就业、通货膨胀、自主创新、循环经济等方面问题.
厉以宁.
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基于乡村调查考察的几点认识. 理论导报. 2008;(1):4,29.
Abstract关于城乡统筹发展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里说: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家可能会有一些疑问:如果翻开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人民日报》就会发现。有一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论,六十年代初《人民日报》还有文章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隔了40年,又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究竟区别何在?当时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今天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虽然口号一样,但在实质上是不同的。
厉以宁.
谈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四大问题. 江南论坛. 2008;(1):4-8.
Abstract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当前,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可
厉以宁.
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经济改革-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5):5-9.
厉以宁.
世纪之歌——从毕节的发展看西部大开发(上篇). 前进论坛. 2008;(2):15-18.
Abstract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思考贵州这个内陆山区省份如何走出贫困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贵州毕节"开发扶贫、生态控制、人口控制"试验区。毕节试验区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的大力支持。经过近20年的建设,毕节试验区的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越来越展现出它的广阔性和深远性。值此毕节试验区成立即将20周年之际,本刊刊登著名经济学家、民盟中央名誉副主席、第四届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厉以宁教授在对毕节试验区实地考察后作的报告(摘要),这篇报告不仅对毕节试验区的建设而且对其它贫困地区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
厉以宁.
让资本市场在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第七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的讲话. 深交所. 2008;(12):35-36.
Abstract最近几年,我国的资本市场得到很大的发展,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都加强了,从而抗风险能力和应付金融风暴的能力也加强了。如果不
厉以宁.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1-2.
Abstract随着中国经济快速进步,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摆在了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环境学家以及政府决策者面前。如何在满足当代人发展要求的同时,也给后代留下继续发展的环境和资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践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所必需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鉴于此,本刊拟开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栏目,为此特将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为《北大光华区域可持续发展丛书》所作的序,作为新栏目的开篇导论。我们殷切地希望有志于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学界同仁踊跃为本刊赐稿,共同来打造"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这一新栏目。
厉以宁.
农村改革关键在于改革城乡二元体制. 中华建设. 2008;(10):12-13.
Abstract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改革30周年了,改革初期农村的承包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它并没有触动城乡二元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