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厉以宁.
东亚金融风暴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改革的前景. 国际经济评论. 1998;(Z3):14-18.
Abstract东亚金融风暴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改革的前景厉以宁当前在经济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东亚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改革开放的步子不能大,否则,我们将承受不了东亚金融风暴以及与此相似的其它危机的冲击。另一种观点与此截然不...
厉以宁.
读《教育产业论》. 教育研究. 1998;(9):74-75.
Abstract我在《教育经济学》(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一书中,曾经阐明教育在一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种作用具体地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教育部门向社会提供一支能在科学上有发现、发明,在生产技术上有创新、变革的科学研究和设计队伍。如果没有这样一支队伍,...
厉以宁.
八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草案)》修改意见的汇报——1997年12月24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1998;(4):329-331.
Abstract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对国务院提请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草案)》进行了初步审议。会后,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局、国家教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几次共同研究修改草案。法律委员会于9月29日、12月19日召开会议,根据常委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和地方、部门
厉以宁.
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指出 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投资银行. 领导决策信息. 1998;(9):10.
Abstract投资银行是资产重组和直接融资的中介机构,在当前中国发展投资银行,我认为有两方面的理由,一是从资产重组的角度,一是从直接融资的角度。
厉以宁.
按劳分配和第一类按资分配相结合. 中国改革. 1998;(1):20.
Abstract按劳分配和第一类按资分配相结合厉以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过去谈分配谈得比较简单,只把分配分成两种,一种叫按劳分配,另一种叫按资分配。实际上分配不仅限于这两种。按资分配至少可以再分成两类:第一类按资分配和第二类按资分配。所谓第一类按资分配,...
1997
厉以宁.
转型发展理论. 经济学动态. 1997;(4):3-11.
Abstract转型发展是我近些年来研究的主要课题。撰写这本《转型发展理论》,正是为了把我的一些研究成果系统化,更好地向读者表明我的观点。《转型发展理论》这本书,是90年代内继《非均衡的中国经济》、《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经济学的伦理问题》之后,又一部能集中代表我的学术思想的著作,而且书中有许多论述是以前这几部书里所没有涉及的。转型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既要实现体制的转变,又要实现经济的发展。转型发展国家面临双重任务:体制转换任务和经济发展
厉以宁.
现阶段货币政策效力递减的原因. 云南金融. 1997;(8):71.
Abstract第一,在市场不完善和商业银行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中央银行习惯于把信贷规模控制、再贴现限额、再贷款限额等作为货币政策手段。由于这些货币政策手段是依靠行政方式等推行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往往会采取公开的或不公开的抵制,从而使得政策的效力减弱。第二,在市场不完善和商业银行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对整个经济中的货币数量的控制肯定是有限的。市场越不完善,商业银行制
厉以宁.
弦歌不绝;道德文章——深切悼念陈岱孙老师. 经济研究. 1997;(9):13-18.
Abstract弦歌不绝,道德文章———深切悼念陈岱孙老师厉以宁(北京大学教授)一当我听到岱孙老师噩耗时,几乎不能相信这是真实的消息。的确,这太出人意料了。记得两年前,当我们为他老人家祝贺九十五岁生日时,他的身体竟是那样健朗,说话时思路清晰,大家都预祝他活到一百岁以...
厉以宁.
市场经济与环境保护. 调研世界. 1997;(3):7-8.
Abstract市场经济与环境保护文/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对环境保护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认为,市场经济对环境保护,既有负面影响,又有正面影响,从短期来看,负面影响会表现比较突出,但从长期来看...
厉以宁.
市场经济与环境保护. 经济研究参考. 1997;(75):19.
Abstract市场经济对环境保护,既有负面影响,又有正面影响,从短期来看,负面影响会表现比较突出,但从长期来看,正面影响是主要的。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是企业和消费者自行决定其生产与消费,他们的决策是分散进行的,他们决策的根据则是反映市场供求
厉以宁.
实现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加快国有小企业的改革.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 1997;(10):6-7.
Abstract实现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加快国有小企业的改革厉以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江泽民同志还指出:“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
厉以宁.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1997年6月27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1997;(4):528-531.
Abstract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国务院提请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草案)》进行了初步审议。会后,法律委员会和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有关部门征求意见。法律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和法制工作委员会还联合邀请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部门、单位及专家座谈,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调
厉以宁.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1997年2月19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1997;(1):17-20.
Abstract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草案)》进行了初步审议。会后,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中等城市和经济特区以及中央有关部门、一些单位、有关法学研究机构征求意见,还召开座谈会进一步听取中央有关部门及部分法律专家的意见,并与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就有关问题共同作了研究、修改。法律委员会于1997年1月29日、30日和2月14日召
厉以宁.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五个问题. 特区经济. 1997;(4):9-12.
Abstract一、地区的潜在优势与实际优势 贫困地区并不是没有任何经济优势,只不过那里的经济优势仍然是潜在优势,而不是实际的优势。因此,要加速贫困地区的发展,一是要正确认识本地的优势何在,二是要设法及早把潜在优势转化为实际优势。 地区的潜在优势通常是指本地区客观存在的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后,才会形成实际优势。潜在优势向实际优势的转化,依赖于人们能否合理地利用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和组合各种产生要素。一个地区,如果能充分利用和合理组合本地区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以尽可能少的生产要素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那么经济增长率就会提高,人均收入就会上升,而地区的经济结构也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得到调整,趋于协调。
厉以宁.
明确产权关系不等于私有化. 经济研究参考. 1997;(55):26-27.
Abstract有人说,只有在私有制条件下,产权才可能明确,只有实现私有制,才能使产权清晰,在公有经济中,不管怎样都不可能像私有制下那样使产权明确或清晰,所以提出要明晰公有制的产权,这岂不是硬把公有企业往私有化的道路上推,其目的不是私有化又
厉以宁.
加快国有大型企业改革的步伐. 群言. 1997;(10):6-9.
Abstract江泽民同志今年5月29日在中共中央党校的讲话在《人民日报》公布以来,受到了海内外有关人士的高度关注。国内知识界更出现了学习"讲话"的热潮,普遍认认识到这是一篇指导我国今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有重大史意义的"讲话"。为了深刻领会江总书记"讲话"的精神,本刊决定今年第10期、第11期均以"讲话"所涉及的部分内容为议题,在《专题笔谈》栏目中开展讨论,抒己见,交流学习心得。现将已收到的几篇稿件刊出,供读者参考。
厉以宁.
加深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 冶金政工研究. 1997;(6):13-16.
厉以宁.
国有企业改革与明晰产权. 经济研究参考. 1997;(B5):34.
Abstract迄今为止,仍然有人认为,公有产权本来就很明确,没有必要再提产权明晰问题。也有人认为,只有私有经济中产权才是清清楚楚的,公有经济中的产权从来不可能像私有制下那么明晰,现在提出要明晰公有产
厉以宁.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是经济学的一贯原则. 经济研究参考. 1997;(A5):6-7.
Abstract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和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是最近若干年来在西方经济学界盛行的两个名词。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把社会价值判断考虑在内。实证经济学是不考虑社会价值判断的,它企图答复“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则考虑社会价值判断,它企图答复“应当是什么”或“不应当是什
厉以宁.
关于经济伦理的几个问题. 哲学研究. 1997;(6):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