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Type: 图书

2004
Gifted Women from Potential to Achievement. Munich Germany: Herbert Ulz Verlag; 2004.Abstract
有才华的女性怎样发挥潜能取得成就(简介) Gifted Women from Potential to Achievement(原名) 薛永玲     “有才华的女性怎样发挥潜能取得成就” 是作者于2004年在德国慕尼黑出版的一本书,原名为“Gifted Women from Potential to Achievement”。书中探讨的是那些从童年到青年被证明有才华女性,即有潜能的女性,是否能够在她们后来的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中发挥潜能并且取得成就,她们的通路是什么,障碍是什么。作者在回顾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教育心理学并融合了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了有才华的女性(同时与男性比较),在发挥潜能并且取得成就的过程中,个体的心理历程,以及个体与环境的互动。   ⒈该书的基本观点     该书内容重要的数据来源是作者通过在德国慕尼黑亲自收集的问卷调查资料和深度访谈资料。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资料,使得人们能够真实地了解到不同性别(男性和女性)、不同类型(如不同职业)、不同国别(中国和德国)的人们,在他们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经历。它告诉读者: ① 要想发挥自己的潜能,就要有一个合适的目标。取得成就的大与小,取决于制定目标的高与低。过低的目标没有竞争力;过高的目标根本不现实。另外,目标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例如,在上山下乡的年代,上大学的目标是难以产生和实现的。 ② 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要有一个明智的选择。明智的选择就是要抓住机会,利用资源。机会是什么?机会是灵活的调节;机会是大胆的尝试。资源是什么?资源是自身的特长和能力;资源是从自己所拥有的家庭网和社会网中得到的帮助。 ③ 如果个体的需要与工作的需要吻合,那么个体就会感到满足,就容易取得成绩;如果个体的个性与工作的环境吻合,那么个体就会感到舒畅,就容易取得成绩。长期以来,大家都在讨论“如何发挥人的积极性”?答案就在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中,缺一不可。 ④ 合适的目标、明智的选择、个体的特点与工作的环境的吻合,这些都是人们实现梦想的的理想状态,就是我们说的通路。现实并不完全是那样的理想,存在某些障碍,体现了个体生存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一些人的潜能被埋没了。 ⑤ 不论男女,多数人都觉得有幸福的家庭,喜欢的工作,自我感觉良好,别人也都认可,就算是成功了,就满足了。然而,女性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由于生理(如生育),心理(如不自信),社会(如期望)等因素,如愿似乎更难。 ⑥ 成功与满足在个体的生活道路上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所以走过的争取成功的道路就不同。俗话说“知足常乐”,俗话又说“自寻烦恼”,表面上看,满足不满足,都是个人的事儿。但是人们对生活的体验是注重社会标准的,常与他人比较。创造什么样的环境让更多的人人尽其才,幸福快乐,是社会向我们提出的任务。      ⒉该书的主要特点 ① 书中比较系统和全面地论述了“天才是什么”,本书的突出特点是它的“心理”和“社会”融合的视角,即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和实际的社会环境中对天才的界定方法和对天才的评估方法。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估个体的才能,不论对个体的发展,还是对国家的教育,都能起到拓宽眼界,正确引导,因材施教的作用。使“达人”和“伯乐”真正能够相遇和相助,伯乐“识”达人。 ② 书中还比较详细地分析了“从潜能到成绩”的通路。以往的研究成果向我们展示了“通路”的某一方面,本书则通过作者经验研究的实例证明,单一的方面不能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成功与满足”的目的。比如说,金钱的激励作用也是有限的,只有与此同时使个体的特质与周围的环境匹配时,才能给个体带来更大的幸福。这点不论是在个体职业生涯的选择,还是在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③ 书中大量地例举了作者通过社会调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这些材料是独特的。通过这些材料生动而详细地展示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女性(同时与男性比较),她们的成长经历,有力地支持了书中的基本观点。同时也为其它相关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还为现实中的人们提供了参考的“榜样”。例如,一位国际知名的大学教授是怎样成才的;一位本来在社会上被认为成功的从业人员怎样为了家庭而改变了原有的志向等等。 ④ 书中在分析了从潜能到成绩的“通路”的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障碍”,揭示了从理想到现实的困境。例如,评估标准的偏差,使得个体内在的动力转移为外在的动力:放弃原有的志向,按照指挥棒追求外在的表现,目的是获得奖赏,人的创造性大大降低了。再如,人际关系失衡: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往往要左顾右盼,试图左右逢源,不知如何恰如其分地在别人面前呈现自己,个体陷入了人际关系游戏的怪圈,人的创造性同样大大降低了。它提示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中个体保持平和的心态(个体的准则),组织创造一个宽松公平的环境(组织的准则),对双方双赢都非常重要。 ⑤ 书中谈到了成功与满足的关系。这与我们当前强调的“提高人民生活的福祉”是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和事业上的成功与满足恰恰体现了“福祉”的含义。深刻理解了书中的含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追求幸福和体验幸福。   ⒊该书的社会效益 该书的内容既突出了理论性又突出了实践性。为了分享书中的基本观点,为了使书中许多有借鉴的内容对人们有所帮助,作者曾多次利用合适的机会向不同年龄和职业的人们介绍其中的理论、实例、和分析,每次都能引发热烈的讨论。实践证明,这本书对于对于个体的发展(例如:自我的认识,目标的建立,职业的选择等)、家庭的教育(例如:发现孩子的特长,培养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选择等)、人才的管理(例如:人才的选拔,评估的机制,创造性组织环境的建立等),均有积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该书的出版,不仅是在书本上与相关领域的学者之间展开对话,而且也在实践中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作者与读者的面对面沟通,使得书中的内容真正起到了对人“心理”的“教育”作用。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us Beliefs on Social Interaction. Frankfurt Germany: Peter Lang GmbH; 2004.Abstract
宗教信仰对社会交往的影响(简介)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us Beliefs on Social Interaction(原名) 薛永玲     1. 篇章结构和基本观点      我们用双眼观察世界,用心灵体验生活。周围的一切,既独立于我们的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又可以被我们的主观意识所感受,同样的事物可能被不同的人赋予不同的意义,这就是我们所称的社会现实。社会现实区别于自然科学中的自然现象。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externalization),是独立于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的(objectiviation),是可以被人类的主观意识所感受的(internalization),是人类共同分享的(share)。它存在于现实的生活中,人们通过与家人,同事,邻里的交往感知它的存在;它也存在于神秘的世界里,人们通过与超越时空的神秘力量的沟通相信它的存在(对于宗教信仰者而言)。以上就是本书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即社会现实的概念。德国社会学家Peter Berger和 Thomas Luckmann在他们的著作中对此有过详细的论述。社会现实是许多社会学家研究的对象,对社会现实的理解也是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基础。 本书的书名为“宗教信仰对社会交往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Religious Beliefs on Social Interaction)。宗教信仰在本书中是指相信来世存在不朽的东西,不朽的生命,不朽的神灵(the immortals in the beyond)。社会交往在本书中是指亲密的人之间的交往及陌生的人之间的交往(interaction among intimates and strangers)。书中研究的假设是具有宗教信仰的人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会有所不同。研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宗教的含义,深入探讨宗教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全书共分六个部分。除了已经介绍过的第一部分之外,本书的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与主题相关的社会学的理论,例如:宗教社会学的理论和社会交往的理论。遵循社会学家George Mead 和Eving Goffman的思想,作者提出:一些社会交往的理论是否也可以应用于人神交往的分析? 本书的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书中这项研究的研究方法。根据此项研究内容的特点,作者采用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作者从2002年12月起,在德国慕尼黑收集相关资料,先后有二百多位年龄在25岁至55岁之间的德国人和中国人作为被访者填写了问卷,其中32位接受了作者的访谈。由于作者采用了多种非随机抽样的方法,所以使得样本中的有宗教信仰的人数与无宗教信仰的人数,德国人的人数与中国人的人数大致相等,以便进行比较分析。资料的分析以问卷资料为“面”,以访谈资料为“点”,力争做到广泛而深入。 本书的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想向读者展示了研究的结果。由于此项调查研究本身具有独特性,使得这两部分成为本书最独特的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以图表和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99个从访谈中选出的有代表性的例子跃然纸上。作者围绕研究的主题,分专题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每一个专题的分析结果给予小结。通过这两部分的内容能够使读者了解到人们对宗教概念的解释(the concept of religion),对自己是否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的界定(self ascribed identity),以及有宗教信仰的人与无宗教信仰的人对待生与死的认识(beliefs in death and life after death),对待活人与故人之间关系的认识(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ving and the dead),进而了解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亲密的人交往方面,与陌生的人交往方面,与超越时空的神秘力量的交往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那些认同自己是宗教信仰者的人们的确认为来世存在不朽的东西,因此他们在社会交往中,或是在行为上,或是在行为背后的动机上,区别于无宗教信仰的人。与此同时,德国人与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的一些区别也可看到。 本书的第六部分是对全书的回顾和总结。书中揭示了有宗教信仰的人与无宗教信仰的人对自己的今生今世与来生来世的关系的认识,揭示了他们对祖先和后代与自己关系的认识,对比了东西方宗教中神灵概念的异同,以及人们在社会交往方面的异同。因为书中研究的对象不是神父或法师,而是尘世的普通人,所以他们的信仰和行为无不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非典型性”也成为了一种典型。本书针对所有这些情况进行了描述分析和总结,在适当地地方还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目的是突出重点,活跃读者的思维。  2. 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 本书是融宗教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为一体的著作。具有内容新颖而独特, 跨越多种学科,语言国际通用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第一,内容新颖而独特。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在国际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中比较普遍,但是在中国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中仍然为数不多。国外学者撰写的社会学的书籍中不乏宗教社会学一类,但是国内学者撰写的社会学的书籍中宗教社会学的内容比较少见。由中国学者撰写的,以国际通用语言表述的,反映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宗教社会学的书籍所占的比例更小。本书以它独特的研究视角(宗教信仰对社会交往的影响),独特的资料来源(作者亲身在德国慕尼黑收集的调查数据),以及详细的描述和深入的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赋予了宗教社会学这一传统的研究课题以崭新的内容。该书的出版对中国的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具有宗教信仰的与没有宗教信仰的两类人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沟通起到促进作用,对中国的学科繁荣和社会和谐具有积极贡献。      第二,跨越多种学科。书中的研究以社会学对宗教的研究为主,以心理学和宗教神学的研究为辅。科学研究的发展,一方面从纵向看,单一学科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细致,另一方面从横向看,多种学科的研究越来越相互渗透。宗教社会学也是如此。它一方面区别于其它学科对宗教的研究而独具特色,另一方面它也涉足到其它学科对宗教的研究而丰富多彩。例如:当谈到宗教信仰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时,作者例举过一个“气功治病”的例子(参见Xue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us Beliefs on Social Interaction” 2004,pp50-51),在那个通俗的例子中,交往这一显性的行为过程的背后包含了隐性的心理过程。“跨学科”的含义不是刻意地将各种学科机械地组合,而是自然地将各种学科融会贯通。     第三,语言通俗而规范。本书的写作语言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用英语写作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与学术界的同行交流研究成果,获得更大的学术效益。作者曾经受到过系统的英语语言的教育,本书的文稿也曾经受到过Berlitz国际语言学校的英语教师的指点。当一个小孩在读书无用论的时代在农村的茅草棚里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她也许很难说出将来做什么,如今有了答案。一个人来到世上,不仅属于某家,某国,而且属于这个世界,能够与世界交流,是人生的幸福! 3.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    谈到一部著作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一方面与该部著作的学术价值包括现实的价值和潜在的价值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该部著作问世的时代背景及时代背景下的学术气氛密切相关。该书的新颖和独特性,对中国的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具有宗教信仰的与没有宗教信仰的两类人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沟通起到了桥梁和促进作用,对中国的学科繁荣和社会和谐具有积极贡献。该书的跨学科性,即以社会学对宗教的研究为主,以心理学和宗教神学的研究为辅,为跨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实例。“跨学科”的含义不是刻意地将各种学科机械地组合,而是自然地将各种学科融会贯通。该书用英语写作,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与学术界的同行交流研究成果,获得更大的学术效益。一部努力做到严谨,求实,创新的著作,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定会产生它应有的影响和取得它应有的效益。美国社会学家Charles Glock 和Robert Bellah 在他们的著作中写到: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研究者所做的每一项研究,只是那个漫长过程中短短的一段。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关键的时期和重要的变革,不过,一项研究也许机不逢时,但是,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那个时机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