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2000
裘锡圭. 说“口凡有疾”.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0;(1):1-7.AbstractPKU 
殷墟卜辞中屡见“■(即《甲骨文编》151页第6行以下所录之字)凡有疾”之语。“■”当从徐宝贵说释为“肩”,“凡”当从唐兰说释为“同”。“肩”字古可训为“克”。“肩同有疾”,意即能分担王疾,反映了古人认为尊贵者的祸咎能移给臣下的想法。卜辞中还有“克兴有疾”之语,应与“肩同有疾”同义。
裘锡圭. 《关于殷墟卜辞中的所谓"廿祀"和"廿司"》追记. 文物. 2000;(2):96.AbstractPKU 
《合》37677(即《殷契遗珠》118)著录的黄组田猎卜辞说: [□□卜]贞:王[田□]往来亡[灾.王]占曰:吉[□□□](疑是"在□月"三字).王(?)(?)."王(?)(?)"的(?)显然不能释为"廿",而应该读为"曰".此句在辞末,与文中所举的"王(?)
1999
裘锡圭. 沂南阳都故城铜斧应为西汉遗物. 文物. 1999;(5):54.AbstractPKU 
《文物》1998年第12期发表的《山东沂南阳都故城出土秦代铜斧》一文(见25页)中,所谓“秦代铜斧”,其铭文字体与格式都不似秦器而似西汉前期器,所记“廿四年”应非秦始皇的纪年。铭文所记最高官职为“莒伤(陽)丞”。“莒伤(陽)”疑即阳都的异名(陽都本名陽,在莒县西南),也有可能是阳都附近离莒县不远的一个后来被裁撤的县。始皇二十四年时,秦的势力也许还到不了这一
裘锡圭. 关于殷墟卜辞中的所谓“廿祀”和“廿司”. 文物. 1999;(12):40-43+1.AbstractPKU 
本期刊发的裘锡圭《关于殷墟卜辞中的所谓“廿祀”和“廿司”》一文,将以往学者们释为“廿祀”或“廿司”的卜辞,重新考释,得出了“廿”应为“曰”的结论。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夏商周断代研究和甲骨学有重要意义。
裘锡圭. 汉简中所见韩朋故事的新资料.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3):109-113+142.Abstract
本文对 1 979年在甘肃敦煌西北马圈湾出土的一枚汉简作了考释 ,证明汉代已存在关于韩朋夫妇的故事。这不但究明了《搜神记》中关于韩夫妇的记载和清末在敦煌石室发现的《韩朋赋》的渊源所自 ,而且对研究汉代通俗文艺的发达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1998
裘锡圭. 诅楚文“亚驼”考. 文物. 1998;(4):15-18+27.AbstractPKU 
诅楚文是北宋时发现的战国时代秦国的石刻文字,是秦王诅楚王的告神之文。学者多据其内容定秦王为惠文,楚王为怀王,当可信。北宋时先后在三个地点发现过诅楚文,每地各出一石。三石刻辞基本相同,但所告之神各异。出于凤翔“开元寺土下”者为告
裘锡圭. 《吴越文字汇编》序. 文教资料. 1998;(3):126-127.Abstract
施谢捷君远道寄示大作《吴越文字汇编》书稿的复印本,我读了一遍,获益甚多,深感这是对研究古文字和吴越历史文化的人极为有用的—部好书。
裘锡圭. “佐子”应读为“嗟子”. 文物. 1998;(3):42.AbstractPKU 
发表在《文物》1977年第1期的拙文《〈神乌赋〉初探》,对赋中“佐子”二字未能作出解释。顷接锦州市刻苦自学训诂学的青年蔡伟同志来信,告知“佐子”应读为“嗟子”,亦即“嗟嗞”,其言甚为有理。今将来信有关部分抄录于下: “佐子”疑读为“嗟子”。《书·大
1997
王世民, 李学勤, 陈久金, 张闻玉, 张培瑜, 高至喜, 裘锡圭. 晋侯苏钟笔谈. 文物. 1997;(3):54-66+100.AbstractPKU 
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在1996年5月正式启动,迄今已有半年多的时间,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这一项目是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以期在夏商周年代学方面作出新的开拓。项目已经设立了三十几个专题,其间一个很重要的专题是晋侯稣(苏)编钟的研究。晋侯苏编钟是近年发现的最有价值的青铜器之一,出自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的8号墓。1992年,该墓遭受盗掘,编钟的前14件流散到香港。同年12月,由上海博物馆抢救收藏。编钟的最后2件留于墓内,经清理出土,1994年在发掘简报中发表。最近,上海博物馆马承源馆长撰有专文,公布了前14件有关材料,并有详细的论述。这组编钟刻有长篇铭文,十分珍异,所以在邹衡先生最早提及之后,即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钟铭标有周王纪年和一系列历日,在已著录的青铜器铭文中得未曾有,为探讨西周年代学的若干疑难问题提供了新的依据。不过,编钟及其铭文需要讨论的地方很多,学者见仁见智,看法容有不同。“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办公室为了配合编钟的专题研究,邀请部分专家笔谈,以收集思广益之效。这个想法获得《文物》编辑部的支持,又承上海博物馆提供编钟首件彩版(见《文物》本期封底),都是我们非常感谢的。
裘锡圭. 《神乌赋》初探. 文物. 1997;(1):52-58.AbstractPKU 
尹湾6号西汉晚期墓所出竹简中,有一篇基本完整的《神乌赋》。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史资料的重大新发现。本刊1996年第8期已经发表了《神乌赋》大部分竹简的图版。同期所载《尹湾汉墓简牍释文选》,选入了此赋的释文。同期所载滕昭宗《尹湾汉墓简牍概述》和第10期所载《尹湾汉墓简牍初探》,都对此赋作了简单介绍(后者对赋文内容的介绍较为符合原意)。为了使大家能更好地研究、利用《神乌赋》,我们专为它写了这篇《初探》以
1996
裘锡圭. 积极慎重地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建设. 语文建设. 1996;(2):10-11.AbstractPKU 
积极慎重地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建设全国政协委员裘锡圭北京大学教授我想从一个语言文字工作者的角度,就加强汉语规范化工作的必要性谈一些体会。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长期存在语文水平滑坡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汉语规范化工作的进展。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和...
1995
裘锡圭. 关于石鼓文的时代问题.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995;(1):40-48.Abstract
石鼓文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石刻,但是关于石鼓文的时代却长期以来聚讼纷纭,至今尚无定论。我们在这里不想对关于石鼓文时代的各种说法作全面的介绍。有不少说法,如前人提出的周成王时代说、汉代说、晋代说、北魏说和西魏说,以今天的学术水平来衡量,都是毫无价值的,完全可以略而
1994
裘锡圭. 杀首子解. 中国文化. 1994;(1):47-51.CSSCI
裘锡圭. 甲骨文. 神州学人. 1994;(7):41.Abstract
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洹河沿岸一带。这里曾经是殷商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 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商代后期遗留下来的主要文字资料。它们基本上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记录,大部分是为商王朝或商王个人占卜的记录,小部分是为一些跟商王有密切关系的贵族占卜的记录。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对很多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
裘锡圭. 关于晋侯铜器铭文的几个问题.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994;(2):35-41.Abstract
近年来,从位于山西曲沃和翼城之间的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盗掘出土的晋侯铜器,在香港等地的古玩市场上屡有出现。1992年以来,由北京大学考古系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合组的曲村考古队,在对墓地进行的抢救性发掘中,也发现了一些晋侯铜器。今就所知晋侯铜器铭文,提出几个问题加以讨论。
裘锡圭. 《汉语俗字研究》序. 古汉语研究. 1994;(2):1.AbstractPKU CSSCI
《汉语俗字研究》序裘锡圭张涌泉君是亡友郭在贻先生的学生。他从郭先生和蒋礼鸿等先生治俗文字学有年。不久前远道寄来所著《汉语俗字研究》稿本,要我在书前写几句话。我是俗文字学的外行,但是对俗文字极感兴趣,最近抽出几天时间把全稿读了一遍,觉得这是一部写得很好...
1993
王恩田, 田昌五, 刘敦愿, 严文明, 李学勤, 张学海, 张忠培, 陈公柔, 邵望平, 郑笑梅, et al. 专家笔谈丁公遗址出土陶文. 考古. 1993;(4):344-354+375.AbstractPKU 
历史总是好对人们开玩笑。六十多年前章丘龙山镇城子崖有两大考古发现。一是"黑陶期"即龙山文化的城址。二是九个字的刻字陶片。六十多年来,这两项重要的考古发现,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怀疑。随着各地龙山文化
裘锡圭. 一句至少被误解了一千七百多年的常用的话——“予取予求”. 古汉语研究. 1993;(2):64-65.AbstractPKU CSSCI
《左传·僖公七年》: 初,申侯申出也,有宠于楚文王。文王将死,与之璧,使行,曰:“唯我知女(汝),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后之人将求多于女,女必不免。”杜预解释“予取予求,不女疵瑕”句说: 从我取,从我求,我不以女为罪衅。杜说一千七百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信从,“予取予求”成为表示任意索取、贪得无厌一类意思的常用成语。《现代汉语词典》“予取予求”条说:
1992
裘锡圭. 关于《小屯南地甲骨》的讨论——答萧楠同志. 汉字文化. 1992;(1):32-41.Abstract
《书品》1989年第2期发表了萧楠同志《关于〈小屯南地甲骨〉之体例及其相关问题——答裘锡圭同志》一文,对我在《书品》1987年第3期上发表的《读〈小屯南地甲骨〉》作了反批评。读后觉得他们的有些批评是我应该接受的,但是大部分意见却是有问题的,下面分项加以说明。为节省篇幅把萧楠同志的文章简称为“萧文”,我的文章简称为“拙文”。 我应该接受的批评有三点。
裘锡圭. 读古书要注意字的古义.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2;(1):49-54.AbstractPKU 
读古书必须按照古人的语言习惯和用字习惯去理解字义,这是十分明白的道理。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不但初学者往往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和用字习惯去读古书,以致发生误解;就是研究者,甚至是颇有经验的研究者,有时也不免犯这种错误。在这篇小文里,我们从平常读书时注意到的这类错误里,选出一些例子,加以说明,希望能促使初学者注意,在读古书时少犯这种错误,在读跟古书有关的今人著作时少受这种错误的影响。我们所从取例的著作,有一些从总体上看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