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

王锦贵(1945年4月1日——),河南省洧川镇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5年考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今信息管理系),1969年7月毕业留校。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社会兼职:中国社科情报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社科信息学会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

【教学实践】 长期置身一线教学。 主要讲授“文献目录学”“历史文献目录学”“常用社科文献信息源”等专业课和“经典文献研究:司马迁与《史记》”等研究生课,受到学生好评,多次荣获优秀教学奖。长期承担和主讲北京大学素质教育通选课“中国文化史”,受到全校文理科各专业学生普遍欢迎。2009年12月,北京大学学生会、北京大学研究生会特别授予“我爱我师——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之‘特别贡献奖’”。

【科学研究】 辛勤耕耘文化园地。主持和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批准号17ZDA29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4BTQ007),教育部规划重点项目(批准号:DIB030346),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批准号:06BaJG106),以及海峡两岸合作项目(项目编号:MA20070832)等。出版和发表的学术成果有:独著著作(含译著)9部,主编著作10部,参编、合作著作12部,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先后获得北京大学首届优秀论文奖、北京大学光华青年科研成果奖、北京大学科学研究成果(专著)一等奖,以及教育部科学研究成果奖等。2022年问世的《中国纪传体文献通论》,是著者历经半个世纪努力,倾毕生精力的劳动成果(精装上下册,中华书局出版)。

【辅导学生】 关注学生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曾任本科生82级班主任,获得“北京市首届高等院校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后任研究生(含硕士、博士)班主任,真诚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表《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压力解析》等论文,出版专著《经典文献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2006年4月,教育部在上海举办首次“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作为高校推选代表参会并作大会报告,《中国教育报》《解放日报》等多家媒体报导和转载事迹。多次获得北京大学优秀班主任一等奖、北京大学立德树人优秀奖,以及“北京市高校优秀辅导员”奖、“北京市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奖,2006年授予“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荣誉。

【服务社会】 热心社会文化活动。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投身各种形式的文化教育,弘扬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截止2022年“新冠”疫情爆发前,为国家机关(国家安全部、国家图书馆、中央气象局)、省市自治区(北京市教工委、宁夏自治区教工委、河北新闻出版局)、北京市各城区(海淀、东城、西城、朝阳、丰台、石景山、房山、顺义、昌平、密云、大兴)党政文教等部门和单位,先后举办各种报告、讲座84场次(2012-2015年,在海淀中关村图书大厦连续4年办讲座42场次),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北京市社科联合会特聘为“北京市社会科学普及教授团”成员,获得“北京市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