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1997
梁守德. 论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中国特色”. 外交学院学报. 1997;(2):41-47.Abstract
论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中国特色”梁守德国际政治学,是一门从政治角度研究国际社会演变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学科。广义讲,称大学科,泛指国际政治的理论、历史与现状,包括全球学和地区学。狭义讲,称小科学,分支学科,单指国际政治学的理论学科,即综合性、系统性、现实性...
梁守德. 1996年国际格局的演变及其特点.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 1997;(3):12-13.Abstract
1996年国际格局的演变及其特点梁守德国际格局,指的是国际社会主要角色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结构。构成格局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主要角色、主角关系的定位和活动式样。当今国际格局的多极化日渐鲜明,正处于“一超多强”的多主角关系之中,联合国安理会正在...
梁守德. 国际政治学在中国——再谈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中国特色”. 国际政治研究. 1997;(1):1-9.AbstractPKU 
国际政治学,是一门从政治角度研究国际社会演变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学科。广义讲,称大学科,泛指国际政治的理论、历史与现状,包括全球学和地区学。狭义讲,称小科学,分支学科,单指国际政治学的理论学科,即综合性、系统性、现实性的理论学科,本文主要从分支学科的角度论述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建设的重大问题。
1996
梁守德. 论香港问题与中国的“一国两制”. 国际政治研究. 1996;(4):8-15.AbstractPKU 
1997年7月1日,香港将正式回归中国的怀抱。香港的回归,是中国“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伟大胜利。 香港是中国的领土,长期被英国占领和统治,收复香港属于中国的主权问题。冷战结
1995
梁守德.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与中国的外交战略. 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2):1-7.Abstract
20世纪的世界,人类经历了殖民掠夺和两次世界战争的摧残,饱受国家沦亡、民族分裂之苦难,其中虽经长期的艰苦斗争出现过独立与民主的潮流,但世界很快又陷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冷战的夹缝之中,争霸升级、意识形态对峙加剧、动乱遍及全球,大战核战的阴魂始终未散。90年代开始,苏联解体,美国走下坡路,自食冷战的苦果,但冷战的结束终究促成了格局转换,形势演变,迈向21世纪的世界迎来了和平与发展的曙光。迈向21世纪的世界究竟往何处去,中国的外交又如何运转,占有世界人口1/4的炎黄子
梁守德, 梁柱, 邢魁山, 力文, 李义虎, 林代昭, 王丕章, 楼开炤, 余忠仁, 刘根时, et al. 建立“台港澳与世界事务专业方向”研讨会发言摘要. 国际政治研究. 1995;(3):60-64.AbstractPKU 
1995年4月26日,由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台港澳与世界事务研究所主办的“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八项主张暨台港澳与世界事务专业方向”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国务院台办、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全国台湾研究会、台联会研究室、北京市民革、北京大学分校、北京旅游学院、《台声》杂志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记者共三十多人。赞助这此研讨会的山西运城烟草公司代表也出席了会议。国际政治系台港澳与世界事务方向的研究生旁听了会议。会议由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副主任潘国华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副校长梁柱教授、国际政治系系主任梁守德教授代表校、系致了欢迎词,并就在国政系设立台港澳与世界事务专业方向作了说明。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赞同在国际政治系设立台港澳与世界事务专业,并就设立这一专业的办学方针、课程设置等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议还认真学习、讨论了江泽民主席关于台湾问题八项主张及其重大意义,发表了非常有价值的看法。现将研讨会上有关台港澳与世界事务专业建设方面的发言,按发言顺序摘要刊载如下(根据会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1994
梁守德.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与中国的外交战略. 国际政治研究. 1994;(2):71-78.AbstractPKU 
20世纪的世界,人类经历了殖民掠夺和两次世界战争的摧残,饱受国家沦亡、民族分裂之苦难,其中虽经长期的艰苦战争出现过独立与民主的潮流,但世界很快又陷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冷战的夹缝之中,争霸升级、意识形态对峙加剧、动乱遍及全球,战争的阴魂始终未散。
梁守德. 论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 国际政治研究. 1994;(1):15-21.AbstractPKU 
中国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大课题。准确地、全面地弄清和界定“中国特色”的内容,是建设中国国际政治学的前提和关键。 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指的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从中国的角度研究国际政治演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面向世界,研究国际政治演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属于国际政治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范畴,它要求以世界为舞台,从宏观入手,综合研究国际全局性问题;立足中国,并不是以中国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尽管中国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国际政治
1993
梁守德. 关于中国外交学的中国特色的探讨. 外交学院学报. 1993;(4):51-55.Abstract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外交学院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外交学的设想,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具有战略眼光。由于外交学的中国特色和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具有许多共同之处,我们准备结合起来进行探讨,谈一些初步意见。外交学和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指的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从中国的角度进行独立自主的研究。科学总是为实践服务的,外交学和国际政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也不例外。东西方国家的国际政治学,学派林立,观点五花八门。但从其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实质来看,它
1991
梁守德. 关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探讨. 社会科学. 1991;(5):11-15.AbstractPKU 
1988年9月,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倡议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随后,中国政府多次发表谈话,表示要同世界各国一道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而努力。 国际政治旧秩序,是由帝国主义建立的。其具体特征是:强国控制世界,战争威胁人类,强权政治猖獗,大多数国家和民族处于
1989
梁守德. 关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几个理论问题. 国际政治研究. 1989;(1):1-9.AbstractPKU 
从80年代开始,世界进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新时期,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根本性的变化,一个国际政治新秩序即将出现。我们认为,同国际政治旧秩序相比,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以和平与发展为主要内容,坚持民主政治,实行竞争共处。这就是说,在国际政治新秩序下,必须变战争与革命的世界为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变强权政治的世界为民主政治的世界,变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世界为竞争共处的世界。应该承认,这一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它要求人们改变旧观念,从理论上作更深层次的探讨。
1988
梁守德. 论东西南北关系是当今国际政治的基本格局. 教学与研究. 1988;(1):63-67.AbstractPKU 
在当今世界,国际政治基本格局是人们普遍重视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能否正确地分析、判断国际政治格局,是我们能否正确观察国际形势发展和正确认识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础和前提。在“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的课程建设中,也同样离不开国际政治格局问题,因为它不仅是这门课程的重要内容,甚至可以说是该课程建设的纲。如果离开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分析研究,这门课程势必会失去建立科学体系的基础和客观依据。但是,对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认识,国内外学者的看法不同,判断各异。本文试就此问题谈点意见,以求教于同行。
1986
梁守德. 列宁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民族纲领的提出和演变. 政治研究. 1986;(1):12-23.Abstract
沙皇俄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民族成份和民族关系极为复杂。它主要奉行以邻为壑、就近吞噬、蚕食兼并的侵略扩张政策,侵吞了一千七百四十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和邻国领土,奴役着一百三十多个被压迫民族。俄国的被压迫民族人数比压迫民族多,至少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七,大都是一个一个地各自聚居在边疆地区。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集中"。俄国的被压迫民族同俄国的殖民地是一回事,没有多大差别。①沙皇政府对边疆地区
梁守德. 关于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几点思考. 政治研究. 1986;(4):67-70.Abstract
国际政治格局,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极为重要的现实问题。正确判断国际政治格局,是正确认识和研究国际问题的前提与基础。当前,国内外学者均十分重视国际政治格局的研究,并普遍作为一种基本方法,探索国际政治的演变规律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并为各自国家的对外战略出谋划策。提供建议。但是,当前的国际政治格局是一种什
1985
李景荫, 梁守德, 马维良.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和伟大意义.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5;(1):58-64.AbstractPKU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纲领原则,是整个科学社会主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析民族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伟大成果之一,并且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它同种种唯心主义臆造和阶级偏见相对立,为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提供了争取独立解放的强大政治思想武器.
1984
梁守德. 列宁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的论战.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2):28-38.Abstract
纵观整个国际社会民主运动和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历史,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主要有两种错误思潮,即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一个从右的方面背叛马克思主义,一个则从“左”的方面加以否定。但是,长时期来,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我们只看到右的背叛,看不到“左”的危害,只重视列宁同第二国际内部修正主义的斗争,却无视列宁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的论战。这是极其片面的。可以肯定地说,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回避列宁对帝国主义经济主义的批判,是不可能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基本理论的。
1982
梁守德. 列宁在民族殖民地问题上同第二国际内修正主义的斗争. 史学月刊. 1982;(6):64-69.AbstractPKU 
列宁为反击第二国际内修正主义者的背叛:在民族殖民地问题上进行了四次大论战,两次发生在俄国党内,两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修正主义是国际现象。由于俄国经济落后,民族问题既严重而又复杂,因而提供了西欧机会主义细菌在俄国荒野上产生许多流行病的例证,俄国的机会主义分子常常是“十倍地加深欧洲的错误,以至把这些错误‘发展’到荒唐的地步”。因此,俄国党内的斗争就成了第二国际内两条路线斗争的一个重要战场。国际国内的斗争也是遥相吁应
1980
梁守德. 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族自决权原则. 民族研究. 1980;(6):2-14.AbstractPKU 
列宁的民族自决权原则是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革命学说的重要内容。列宁认为,在帝国主义时代,民族自决权既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原则,对无产阶级来说,“也是社会主义原则”。列宁还特别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必须承认各民族的自决权,“要是拒绝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民族自决,那就是背叛社会主义。”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