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by Year: 2011
2011
张守文
.
重视分配问题的经济法规制
. 法制资讯. 2011;(8):63-65.
Abstract
分配关乎国计与民生,直接影响政治安定、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纵观中外历史上的治乱循环、制度变迁,往往皆因分配问题而起,因此,对分配问题必须高度关注并予以有效解决.我国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始
胡泳
.
阅读的未来
. 读书. 2011;(12):63-73.
Abstract
<正> 从"敬惜字纸"谈起"读写能力"(literacy)是传播史中经常会被讨论的一个话题。一个有读写能力的人,就是必须能读会写,或者像人们在语言教学中常说的,要做到听、说、读、写"四会"。读书写字这种行为也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识字,在现代的语境下,意味着一个人有沟通能力,或是能够在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中理解和交流
王一川
.
阳刚本从阴柔来-看《岁岁清明》
. 电影艺术. 2011;(5):48-49.
Abstract
提起杭州城,人们总会想到柔媚的西子湖和芳香扑鼻的西湖龙井茶,也会想到苏东坡的名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从而总是把杭州城同阴柔之美联系起来.这样想象的杭州城市文化品格,自然多偏于阴柔,但有多少人还能想到它自有其阳刚一面呢?《岁岁清明》就让我经历了这样一次出人意料的突转:你品尝到一杯来自明丽的西子湖畔、紫云山麓的沁人心脾的明前茶,但茶味中却又浸透着深一层的别种刚猛滋味.
张剑波, 杨宇翔, 郑九丽, 袁宏明, 曹磊, 陈诚
.
阳离子和两性混合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合成三维六方介孔二氧化硅
. 无机化学学报 [Internet]. 2011;27(9):1817-1829.
访问链接
Abstract
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nTAB(n=12,14,16,18)和两性生物表面活性剂SDG以8:2的摩尔比混合作为模板剂,在酸性条件下晶化,碱性条件下老化合成了三维有序介孔二氧化硅.合成的产物用XRD 、SEM、TEM和N2吸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同链长的表面活性剂CnTAB(n=12,14,16,18)中,C14TAB与SDG混合所得样品C14DG的有序度最好.而C16TAB和C18TAB与SDG混合所得样品的孔径约为9nm.两性表面活性剂SDG对产物的形貌和三维六方结构都有影响.
王锁劳
.
阿拉伯之春:回顾与展望
. In: 中国国际战略评论. Vol. 2011年.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1.
曹洋, 武轶群, 范雯怡, 秦雪英, 唐迅, 陈大方, 詹思延, 胡永华
.
降压0号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电解质和血尿酸的影响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1;19:126-128.
Abstract
目的评价降压0号长期治疗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钾、血钠和血尿酸的影响。方法于2002年3月7日—12月31日选取上海市某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观察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降压0号后血钾、血钠和血尿酸代谢的改变情况。结果随访满一年的研究对象共计1 162例。长期服用降压0号后血压达标率为79.3%。与基线相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0号后血钾、血钠水平发生轻度改变,血钾降低0.05 mmol/L、血钠升高1.0 mmol/L;服药后血尿酸水平下降27μmol/L。对血钾、血钠和血尿酸代谢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服用该药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高钾血症、低钾血症分别下降0.52%和0.60%,高钠血症、低钠血症分别下降0.95%和1.63%,高尿酸血症的比例降低2.18%,以上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长期应用降压0号治疗,不会对机体血钾、血钠和血尿酸代谢产生不良影响。
曹洋, 武轶群, 范雯怡, 秦雪英, 唐迅, 陈大方, 詹思延, 胡永华
.
降压0号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脂质代谢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1;15:275-278.
Abstract
目的评价长期服用降压0号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某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观察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降压0号后脂质代谢的改变。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 162例,长期服用降压0号后血压达标率为79.3%。与基线相比,各血脂水平的改变不显著,不具有临床意义。服药后总体血脂异常比例从39.8%升高到42.5%(χ2=3.52,P=0.069),各类血脂异常中,高胆固醇型、低高密度脂蛋白型、混合型血脂异常比例均有所减少,高甘油三酯型血脂异常比例升高,以上改变均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降压0号,对其脂质代谢无明显影响。
胡泳
.
限娱令、“微博公厕”论与道德恐慌症
. 青年记者. 2011;(34):30-32.
Abstract
<正>特约专稿SpecialFeature对于电视节目的过度娱乐化,人们担忧;对于微博上的假信息泛滥,人们焦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这些问题的新视角,请看《限娱令、"微博公厕"论与道德恐慌症》。
罗仁福, 张林秀, 赵启然, 易红梅, 史耀疆, Rozelle S
.
陕西贫困农村寄宿学校小学生贫血情况调查
. 中国学校卫生. 2011:1257-1258.
李广建, 王巍巍
.
隐喻方法与数宇图书馆服务-从政府网站中生活事件徂织法谈起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10):1-7.
Abstract
对政府网站中生活事件组织法进行了研究,探讨其背后隐藏的隐喻方法思想和运行机制;对隐喻方法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提出建议,以期为数字图书馆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借鉴.
胡泳
.
集体行为
. 商务周刊. 2011;(05):61.
Abstract
<正>集体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是罗伯特·帕克(Robert E.Park)最先使用的一个术语,被赫伯特·布卢默(Herbert Blumer)加以沿用,指那些不完全对应现存的社会结
甘露,肖珑,关志英
.
面向国内文献提供服务的知识产权解决方案及其实践
.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1;(1):5-10.
王一川
.
革命年代的心化美学——简论中国现代美学Ⅰ及其传统渊源
. 江海学刊. 2011;(2):13-17.
Abstract
从长时段视野看,中国现代美学可以20世纪80年代为转折点,分化出两个不同的美学时段,即中国现代美学I和中国现代美学II。中国现代美学I是社会革命年代的美学理论,主要体现出心灵或精神因素的主导,具有心化美学特质,属于中国现代社会革命时段的审美认知与实践论美学。这种社会革命的显著特征表现为,属于一种从转变现存政治秩序的"小革命"最终走向改变现存社会与文化秩序的"大革命",其深层资源却来自中国古典哲学固有的心化传统,而这种心化传统恰恰又是中国现代文学及文化革命的对象,由此形成革命资源与革命对象相同一的"吊诡"。导源于以中国古代儒家为代表的心化传统的现代心化美学,宁愿为了艺术的审美认知价值与社会实践价值而悬置起实际的物质生活层面,从而集中供奉精神生活层面,并以"精神变物质"为深层美学信念。从希望中国出现"世界性大思想家"这一"李泽厚之盼",可集中见出这种心化传统在现代的强势存在。
贾积有
.
高性价比的便携式智能电子学伴将引发传统教室的变革
. 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 2011:102-111.
Abstract
在教育历史上,技术的进步经常会导致教育的变革,使得教育日益普及、方便和大众化。印刷术、黑板和粉笔、计算机就是这样的技术。21世纪以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主要体现在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中央处理单元的计算速度越来越快,内部和外部存储器的容量越来越大,联网能力越来越强,显示设备越来越便捷健康,应用软件越来越丰富实用,价格越来越易于接受。
唐勇, 刘秀文
.
高校图书馆多媒体服务的新策略
.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1;(06):74-78.
Abstract
回顾了高校图书馆多媒体服务的历史,调查了国外高校图书馆多媒体服务的最新发展情况,提出我国多媒体服务应当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多媒体服务的"显性化"程度,提供全方位的加工制作服务,配备专门的学科馆员,提供协同环境构建和完善的读者培训体系。
肖珑
.
高校图书馆战略发展规划制定的案例研究
. 图书馆建设. 2011;(10):21-24.
别立谦,肖珑,朱强,姚晓霞
.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与共享
.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1;(2):52-58.
朱红, 文东茅, 许锐
.
高校师生交流的生态学实证分析
. 教育学术月刊. 2011;(2):23-28.
Abstract
师生交流是影响高校学生学习和社会化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生活.当前高校师生交往互动总体水平较低,不同类型院校差异显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师的教学行为、高校学生工作、学生的学习动机等对师生的情感交流和学习交流状况具有不同的、显著影响.目前高校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师生交往的限制,只有通过大学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比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配套制度建设、资源配置倾斜、与学工系统密切合作等,才有可能建设良好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师生互动.
汤一介
.
高校教师的文化使命
. 高校理论战线. 2011;(6):35-36.
Abstract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校人文学科教师,对此体会尤甚。高校教师要有更高标准要求,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杨钋, 门垚, 马莉萍
.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4):75-80.
Abstract
通过对麦可思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的分析,总结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四种空间模式,即不动、聚集、交换和发散。研究结果表明,从发生比例来看,不动模式的比例大于聚集模式和发散模式,交换模式比例最低;从流动模式选择与个人特征的关系来看,女生、来自非"985"和"211"院校、父亲受教育程度较低等弱势群体毕业生倾向于参与预期收益较低的不动模式,而男生、来自"985"和"211"院校、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中西部地区学生更容易选择收益较高的聚集模式。此外,比较就学地与就业地的关系,发现聚集到在北京、上海、广州的毕业生多数来自周边省份,具有"邻里效应"。
Pages
« 首页
‹ 上页
…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