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by Year: 2011
2011
姚洋
.
汽车牌照里的租金
. 经济学家茶座. 2011;(2):70-71.
Abstract
北京终于开始限制汽车牌照发放了.记得中国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报纸上的文章还在讨论汽车何时能进入普通百姓的家;不到十年的时间,现在的话题是如何能限制汽车数量的暴增.
姜奇平, 胡泳
.
没有两片云是一样的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张维迎
.
没有企业家的创新就没有中国的经济
. IT时代周刊. 2011;(3):19.
Abstract
中国经济转轨,特别是最近非常强调的增长模式的转变,引起很多人关心和讨论。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经济学家应该关注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从何而来?生产率的提高。生产率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依赖于劳动分工。因为分工,才有专业化,才有熟练程度的提高和专心致志的研发,才有发明创造。分
郭建宁
.
没有精神,就没有"定准"
. 人民论坛. 2011;(21):46-47.
Abstract
"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段论述,突出强调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很快,人们在肯定经济奇迹、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对文化建设、道德重塑、价值追求、人文修养方面的不适应格外担心,甚至忧心忡忡.如果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一方面却是道德失范、价值失迷、文化失衡、社会失信、人文精神失落,那么,人们的幸福指数就会降低,
胡泳
.
流行语词的假面舞会
. 商务周刊. 2011;(01):55+54.
Abstract
<正>海德格尔说:"‘在不真中’造就了‘在世界之中’的一个本质规定。"换言之,"在不真中"是"在世界之中"的一个本质特征。关于这一特征,可能没有哪个地方比
姚洋
.
浅谈对外汉语的课堂游戏教学
. 改革与开放. 2011;(2):149+151.
Abstract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交往日益密切频繁。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来华留学和在国外各类学校,教学机构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了。
余灿清, 唐迅, 朱燕萍, 贺婧
.
浅谈研究生纵向班级建设与管理
.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1:456-458.
Abstract
本文作者首先介绍了研究生纵向班级管理模式的内涵,继而结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研究生班在实施研究生纵向班级管理模式改革5年期间所作的多方面的尝试,探讨了研究生纵向班级建设与管理中的关键点。
张英
.
海外汉语文化辅助教材开发策略研究
. 2011;(1):68-71,116-117.
Abstract
海外文化辅助教材开发策略涉及的层面很多,既有行动方针性的宏观策略,也有教材编写方法、技巧等微观的技术性策略.本文从方针性的宏观策略与具体的技术性策略相结合的角度,就开发海外汉语文化辅助教材的策略基础、教材编写的视角、文化观念及推介策略、文化内容选项标准等问题进行分析.
吴为中, 吴官清 朱擎
.; 2011.
淀粉和聚己内酯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hina patent CN ZL201110113587.3.
胡泳
.
深入社会的“控制媒体”思维
. 商周刊. 2011;(02):106.
Abstract
<正>"控制媒体"的思维已经深深进入整个社会的肌理,其所销蚀的,正是媒体赖以安身立命的良心和正义感。2010年12月12日,由复旦大学10名在校生、4名校友与4名校外人员自发组成的登山团在黄山探险时迷路,被困悬崖边。黄山市警方深夜入山营救,被困人员脱险,而24岁的民警张宁海却在途中不幸遇难。一场始料未及的舆论风暴随后突袭
秦佩恒, 倪洪刚, 刘阳生, 曾辉
.
深圳市表层土壤中PBDEs 空间分布特征及蓄积量估算
.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27(1):127 – 132.
索伦·克尔凯郭尔, 程朝翔
.
热爱生活的朦胧
. 小学教学研究. 2011;(23):2.
Abstract
生活是光明与黑暗之间的一片混沌:在生活中,任何事物的价值都无法完全实现,任何事物的终结都是了犹未了;新的声音总是与先前听到过的旧的声音混在一起组成大合唱。万物皆流,各种事物都正在转化为另一种事物,而其混合物并不融洽、纯粹,甚至将分崩离析,烟消云散;世界上绝对没有什么事物是始终繁荣不衰的。生存意味着走向毁灭,意味着不能终其天年便要趋于毁灭。
厉以宁
.
爱我中华(江西景区)
. 国外测井技术. 2011;(3):81.
Abstract
~~
昝涛
.
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
. 三联书店; 2011.
王一川
.
现代文论需要新传统
. 文学教育(上). 2011;(5):4-7.
Abstract
新传统现代文论要在百余年来中外古今文论对话基础上,立足于汉语文学发展的当前境遇,尽力寻求一种中国现代的和传统的文论思考及评论框架.也就是说,这种新传统现代文论既非西化,也非回归古典;既非食古不化,也非食洋不化;既不信一些论者的现代文论虚无观,也不膨胀到现在就可以奢谈文论输出,而是要立足于当前中国文学与文论现实,走一条中国现代民族文论的独特道路.
王一川
.
"理论之后"的中国文艺理论
. 学术月刊. 2011;(11):121-128.
Abstract
尽管所谓"后理论时代"只是一种随意发挥,但确实应该正视"理论之后"中国文艺理论何为的问题.与其要么继续"大理论"的自我陶醉、要么盲信所谓"后理论时代"而丧失理论自信,不如扎实建构虽不起眼但务实的"小理论".文艺理论本身来自文艺阅读,一些强有力的文艺理论反思,往往来自文艺作品本身;但另一方面,文艺作品本身固然可以内含文艺理论反思,但要真正弄明文艺的作用及其奥秘,还需延伸到关于文艺的普遍问题的专门的理性思考即文艺理论上去.当前文艺理论应同时突出研究普遍性问题和文艺理论的自我反思,实施解构与建构并举策略,并从传承中国民族文艺理论传统角度把文艺视为感兴修辞行为."理论之后"的文艺理论应该不再是理论家的孤芳自赏或读者实际生活中的自我博学炫耀,而是国民的兴辞化臻关心灵的自觉养成.
姚洋
.
生产型政府
. 理论学刊. 2011;(8):52-54.
Abstract
近些年来,国内的法经济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众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相比较国外而言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于2011年6月在北京召开,众多专家学者探讨了法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及其在中国改革中的应用.本刊就其中部分专家的主题发言加以整理并摘要发表,以期利用此交流平台,推动我国法经济学研究理论的进一步开展.
严家炎, 卢晓蓉
.
用学养和心血融铸的艺术-评长篇小说《卢作孚》
. 小说评论. 2011;(4):27-32.
Abstract
读完张鲁、张湛昀两位作者共同创作的长篇小说《卢作孚》,我们像是攀爬了一座奇伟雄峻的大山.如果说,这座大山是由小说主人公卢作孚和他的同道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赤胆忠魂创造的无数奇迹堆积起来的宝藏,那么这条通往山顶无限风光的崎岖之路,便是两位作者不辞艰辛,用生命之笔一步一个台阶地开凿出来的.
王一川, 罗成
.
由文到艺:跨学科的持守与开拓-王一川教授访谈
. 学术月刊. 2011;(11):155-160.
Abstract
王老师,您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本科生,又是国内最早一批的文艺学博士,还是文艺学学科领域的第一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作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请您谈谈您当年是怎样选择进入这一学科研究领域的?
王一川
.
电视艺术应当坚持以心导物-从毛泽东的"接受者"意识看当前电视艺术创作
. 中国电视. 2011;(7):13-14.
Abstract
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9周年的时候,有必要重温他的独具特色和力量的艺术接受者意识.正是在《讲话》中,毛泽东多次强调作家应当重视接受和接受者,也就是要注重解决文艺作品给谁看的问题.与此相联系的是,毛泽东要求艺术家学习社会,也就是研究社会上的各种
Pages
« 首页
‹ 上页
…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