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09
厉以宁
.
我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几点分析
. 今日国土. 2009;(5):14-15.
Abstract
判断经济复苏的四个指标现在大家都在谈经济已经走出了低谷.这个判断可能是根据第一季度和4月份的情况来定的,因为从第一季度的情况讲,经济增长的滑坡到此为止,以后的几个月会陆续好一点.但是这样的看法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张维迎
.
我的榜样茅于轼先生
. 金秋. 2009;(7):9-10.
Abstract
上世纪八十年代,茅于轼先生可以说是我不挂名的学术导师.我与他交往频繁.我的主要学术观点的形成,离不开他的启发.很多人说,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理论.在我看来,茅于轼先生是中国最精通价格理论的经济学家之一.他高山景
张维迎
.
我的母亲
. 散文选刊. 2009;(2):37-39.
Abstract
母亲走了,永远地走了.时间是2008年农历五月初三下午2点50分,离端午节还有两天,离她老人家73岁生日还有整整半年.母亲早走了两个多小时,没有让我见她最后一面.此为我终身遗憾.
张维迎
.
我看中国改革30年
. 江苏企业管理. 2009;(1):7-11.
Abstract
已有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表明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成就.但更重要的问题是,中国是如何取得这些成就的?中国的改革是怎么进行的?
谢新洲, 柯贤能
.
技术竞争情报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应用-首届"技术创新与技术竞争情报国际论坛"纪要
. 图书情报知识. 2009;(1):121-124.
Abstract
该文以"技术创新与技术竞争情报国际论坛"中的研讨热点为指导,介绍了技术竞争情报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技术竞争情报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并对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技术竞争情报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徐朝阳, 林毅夫
.
技术进步、内生人口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
. 中国人口科学. 2009;(1):11-21.
Abstract
文章把工业革命、内生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理论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内,指出工业革命的主要作用是影响必需品和非必需品部门的相对技术进步速度进而影响相对价格,从而决定着人口增长的转型、产业结构的转型和人类社会从"马尔萨斯陷阱"到现代经济增长的转型过程.我们的模型不仅为"马尔萨斯之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解释,而且能够较好地克服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不能解释横截面数据、只适合解释欧洲等不足之处,同时又为产业结构在工业革命之后的转型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厉以宁
.
探究当前就业压力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 党政干部文摘. 2009;(4):18-19.
Abstract
对于当前中国的就业压力,首先要从体制上探讨深层次的原因第一,中国与西欧国家在体制上的一个巨大区别,就是西欧国家早已不存在城乡二元体制,而中国至今仍存在城乡二元体制。城乡二元体制是指:城乡由于体制不同而割裂开来,城乡在社会经济生活方面存在着因体制不同而造成的巨大差别。如果处于传统的计划体制下,城乡人力流动受到严格限
郭建宁
.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表率-纪念龚育之先生诞辰八十周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9;(6):10-13.
Abstract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龚育之先生在这方面作出了别人难以替代的重要学术贡献和重大理论建树.他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一系列十分重要的精辟概括和论断,在理论界具有广泛影响;他尤为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身体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该文认为从整体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键,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蓬勃生机的根本.
厉以宁
.
改了体制,制度将续存
. 商界(评论). 2009;(8):94.
Abstract
制度调整从来是逼出来的,没有19世纪后期西方各国的冲突加剧,没有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冲击,就不会有资本主义制度调整.不改体制,制度难以维持;改了体制,制度将继续保存下来.这就是制度调整的实质.
张维迎
.
改变世界的30年
. 英才. 2009;(1):72.
Abstract
中国走了一条现在被公认为非常成功的改革道路,叫做市场化.过去30年的中国改革,不仅改变了中国,而且改变了世界.在19世纪之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在1820年时,中国的GDP
孙祁祥, 锁凌燕, 郑伟, 肖志光
.
改革开放30年:保险业的嬗变及发展路径的审视
. 财贸经济. 2009;(2):50-56.
Abstract
我国保险业从1980年恢复至今,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市场全面开放、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该文总结了保险业近30年发展的经验教训,以期为推动保险业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郭建宁
.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9;(2):5-9.
Abstract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超越了苏联模式,应对了全球化的挑战.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姚洋
.
改革金融体系_治理中国经济失衡的良药
. 人民论坛. 2009;(17):8.
Abstract
中国的金融体系落后的表现在低水平的服务质量和缺少中小型银行和地方性资本市场。在当下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的国有大银行似乎一枝独秀,殊不知,这背后是
郭丛斌, 闵维方
.
教育:创设合理的代际流动机制-结构方程模型在教育与代际流动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教育研究. 2009;(10):5-12.
Abstract
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2004>的数据,引入结构方程模型(SEM)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代际流动的关系进行定量实证研究发现:在中国城镇,子女社会地位的获得更多地取决于子女教育这一后致性因素,而非家庭背景这一先赋性因素;教育虽然一定程度上在复制原有的生产关系,但这种复制功能相对较弱,而其促进代际流动的功能更强.可见,教育对社会的贡献不单单体现为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它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作用,即作为一种重要的代际流动机制,承载着促进社会流动、保证社会公平和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故国家在大力发展教育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教育平等化,创造更加平等的就业机会,最终促进社会公平.
李广建
.
数字图书馆建设实践中的智能技术应用
. 图书情报工作. 2009;(14):5-8.
Abstract
将智能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归纳为智能信息访问、智能信息搜索、个性化信息服务、信息代理以及语义网和社会网络应用等5个方面,重点介绍前三个方面的智能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实践案例,给出具体应用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
吴志攀
.
斯人已逝;遂成绝响
. 读书. 2009;(1):148-155.
Abstract
二十五年前,在北大法律学系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经常在校园里看到一位老师:他总是背着一个很大的透明塑料袋,里面装的是各种地图。这位老师在大饭厅吃午饭,和所有的学生一样,或者蹲着,或者站着,在拥挤的环境里怡然自得,总会有学生凑过去与他说话。有时,他
吴慰慈, 张久珍
.
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六十年
. 图书馆杂志. 2009;(5):3-11,15.
Abstract
描述了新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60年的发展轨迹,总结了建国以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等研究领域的进展,分析了不同阶段图书馆学研究的特点.
郭建宁
.
新中国成立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9;(4):12-17.
Abstract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到今天,已经走过了60年.如何正确认识与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如何把握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线索,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该文分四个方面,即从以苏为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十大关系"到"十个结合",从统筹兼顾到科学发展观,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新中国成立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梳理与探讨.
郭建宁
.
新中国成立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9;(5):5-9.
Abstract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到今天,已经走过了60年.正确认识与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把握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线索,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可从以苏为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十大关系"到"十个结合",从统筹兼顾到科学发展观,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新中国成立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与探讨.
郭建宁
.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逻辑
. 理论视野. 2009;(11):14-18.
Abstract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六十年.如何认识与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线索和总体框架,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该文分四个方面,即从以苏为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十大关系"到"十个结合",从统筹兼顾到科学发展观,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梳理了这六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线索,揭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逻辑.
Pages
« 首页
‹ 上页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