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09
张维迎
.
我们不需要凯恩斯主义
. 商周刊. 2009;(5):17-19.
Abstract
这次危机与其说是市场的失败,不如说是政府政策的失败;与其说是企业界人士太贪婪,不如说是主管货币的政府官员决策失误.
林毅夫, 余淼杰
.
我国价格剪刀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理论模型与计量实证
. 经济研究. 2009;(1):42-56.
Abstract
在SAH-STIGLITZ"价格剪刀差的经济学"模型中,他们通过考虑政府目标函数的结构去研究工农价格剪刀差对经济的影响.该文首先通过引入国际贸易和农产品配额拓展他们的模型以使其更适用于我国,然后再利用1949年到199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修正后的理论模型进行多种计量估算.我们的结构式参数估算表明:在我国政府的目标函数中,农民的权重小于工人.此外,农民福利的权重也小于资本积累的权重.这些结论都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一致.在这层意义上,该文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对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政府目标函数估算的研究空白.
刘伟, 蔡志洲
.
我国地区发展差异与经济高速增长持续能力——地区发展差异是提高反周期能力和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资源
. 经济学动态. 2009;(4):4-10.
Abstract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但是各个地区的发展是不均衡的.该文通过对中国各个省、市、自治区2003~2007年主要经济增长数据的分析,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区域特征进行了分析,说明内陆地区的加速发展正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地区差异正在成为我国提高反周期能力和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资源.
谢新洲
.
我国网络门户产业的发展原因与前景分析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1):51-54.
Abstract
我国的网络门户产业是随着互联网产业飞速发展而壮大起来的,具有巨大的用户群体和无限的发展前景.该文叙述了我国网络门户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原因,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周密, 刘伟
.
我国能源产业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研究——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历程
. 江淮论坛. 2009;(5):48-55.
Abstract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也不断得到优化.该文试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产业与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首先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产业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分析能源产业与产业结构互动影响的路径和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能源产业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和关联度.
刘伟, 李连发
.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框架的现实选择
. 经济学动态. 2009;(12):24-29.
Abstract
该文通过尝试不同效用函数下的新凯恩斯一般均衡模型,发现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框架内一些重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得出对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建议.我们发现,在金融危机后内外部环境的制约下,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短期内宜使产出缺口目标的权重大于通胀目标的权重.为缩小产出缺口,我国货币政策当前的现实选择应是在保持货币信贷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加强对实体经济部门的支持力度,使实体经济部门对货币信贷的需求增加.
厉以宁
.
我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几点分析
. 今日国土. 2009;(5):14-15.
Abstract
判断经济复苏的四个指标现在大家都在谈经济已经走出了低谷.这个判断可能是根据第一季度和4月份的情况来定的,因为从第一季度的情况讲,经济增长的滑坡到此为止,以后的几个月会陆续好一点.但是这样的看法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张维迎
.
我的榜样茅于轼先生
. 金秋. 2009;(7):9-10.
Abstract
上世纪八十年代,茅于轼先生可以说是我不挂名的学术导师.我与他交往频繁.我的主要学术观点的形成,离不开他的启发.很多人说,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理论.在我看来,茅于轼先生是中国最精通价格理论的经济学家之一.他高山景
张维迎
.
我的母亲
. 散文选刊. 2009;(2):37-39.
Abstract
母亲走了,永远地走了.时间是2008年农历五月初三下午2点50分,离端午节还有两天,离她老人家73岁生日还有整整半年.母亲早走了两个多小时,没有让我见她最后一面.此为我终身遗憾.
张维迎
.
我看中国改革30年
. 江苏企业管理. 2009;(1):7-11.
Abstract
已有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表明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成就.但更重要的问题是,中国是如何取得这些成就的?中国的改革是怎么进行的?
谢新洲, 柯贤能
.
技术竞争情报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应用-首届"技术创新与技术竞争情报国际论坛"纪要
. 图书情报知识. 2009;(1):121-124.
Abstract
该文以"技术创新与技术竞争情报国际论坛"中的研讨热点为指导,介绍了技术竞争情报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技术竞争情报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并对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技术竞争情报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徐朝阳, 林毅夫
.
技术进步、内生人口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
. 中国人口科学. 2009;(1):11-21.
Abstract
文章把工业革命、内生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理论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内,指出工业革命的主要作用是影响必需品和非必需品部门的相对技术进步速度进而影响相对价格,从而决定着人口增长的转型、产业结构的转型和人类社会从"马尔萨斯陷阱"到现代经济增长的转型过程.我们的模型不仅为"马尔萨斯之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解释,而且能够较好地克服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不能解释横截面数据、只适合解释欧洲等不足之处,同时又为产业结构在工业革命之后的转型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厉以宁
.
探究当前就业压力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 党政干部文摘. 2009;(4):18-19.
Abstract
对于当前中国的就业压力,首先要从体制上探讨深层次的原因第一,中国与西欧国家在体制上的一个巨大区别,就是西欧国家早已不存在城乡二元体制,而中国至今仍存在城乡二元体制。城乡二元体制是指:城乡由于体制不同而割裂开来,城乡在社会经济生活方面存在着因体制不同而造成的巨大差别。如果处于传统的计划体制下,城乡人力流动受到严格限
郭建宁
.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表率-纪念龚育之先生诞辰八十周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9;(6):10-13.
Abstract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龚育之先生在这方面作出了别人难以替代的重要学术贡献和重大理论建树.他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一系列十分重要的精辟概括和论断,在理论界具有广泛影响;他尤为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身体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该文认为从整体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键,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蓬勃生机的根本.
厉以宁
.
改了体制,制度将续存
. 商界(评论). 2009;(8):94.
Abstract
制度调整从来是逼出来的,没有19世纪后期西方各国的冲突加剧,没有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冲击,就不会有资本主义制度调整.不改体制,制度难以维持;改了体制,制度将继续保存下来.这就是制度调整的实质.
张维迎
.
改变世界的30年
. 英才. 2009;(1):72.
Abstract
中国走了一条现在被公认为非常成功的改革道路,叫做市场化.过去30年的中国改革,不仅改变了中国,而且改变了世界.在19世纪之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在1820年时,中国的GDP
孙祁祥, 锁凌燕, 郑伟, 肖志光
.
改革开放30年:保险业的嬗变及发展路径的审视
. 财贸经济. 2009;(2):50-56.
Abstract
我国保险业从1980年恢复至今,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市场全面开放、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该文总结了保险业近30年发展的经验教训,以期为推动保险业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郭建宁
.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9;(2):5-9.
Abstract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超越了苏联模式,应对了全球化的挑战.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姚洋
.
改革金融体系_治理中国经济失衡的良药
. 人民论坛. 2009;(17):8.
Abstract
中国的金融体系落后的表现在低水平的服务质量和缺少中小型银行和地方性资本市场。在当下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的国有大银行似乎一枝独秀,殊不知,这背后是
郭丛斌, 闵维方
.
教育:创设合理的代际流动机制-结构方程模型在教育与代际流动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教育研究. 2009;(10):5-12.
Abstract
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2004>的数据,引入结构方程模型(SEM)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代际流动的关系进行定量实证研究发现:在中国城镇,子女社会地位的获得更多地取决于子女教育这一后致性因素,而非家庭背景这一先赋性因素;教育虽然一定程度上在复制原有的生产关系,但这种复制功能相对较弱,而其促进代际流动的功能更强.可见,教育对社会的贡献不单单体现为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它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作用,即作为一种重要的代际流动机制,承载着促进社会流动、保证社会公平和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故国家在大力发展教育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教育平等化,创造更加平等的就业机会,最终促进社会公平.
Pages
« 首页
‹ 上页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