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by Type: 期刊论文
2024
董申, 王松, 马莉萍
.
基于扎根理论的在职学生在线学习注意力驱动机制研究
. 职教论坛 [Internet]. 2024;40(02):90-98.
访问链接
Abstract
在线学习的效果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内容得以传达的基本保证之一。在职学生的学情与一般学生存在明显差异,有必要专门探讨。基于针对教师、学生的访谈和课堂录像,运用扎根理论对在职学生在直播、录播、慕课、微课中的注意力现象开展实证研究,提出在职学生在线学习的注意力驱动机制模型。学习动机是在线学习注意力的主要内驱力,任务机制下的师生互动和“自组织”同伴学习等策略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核心手段,课程安排、技术平台、教学团队对在线教学有支撑作用。在线学习注意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对学习动机的激发、对“距离感”的消解、对课程情境的建构。建议参照这些注意力驱动机制,多策并举提升在职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
刘俊宙,陈嘉喆,景侨楠,张少轩,陈安娜,陆蓉静,刘建国*
.
塑料中高关注物质(SVHCs)的赋存分布、物质流及环境释放研究进展
. 环境科学 [Internet]. 2024;45(12):7253-7261.
访问链接
Abstract
各类塑料制品中广泛分布的塑料添加剂赋予塑料以阻燃、增塑和抗氧化等优异功能,但其中已有100多种因其潜在的环境和健康危害性被列入欧盟高关注物质(SVHCs)候选清单.以上SVHCs普遍分布在各类塑料及各行业产品中,比较集中分布在PVC和PUR等类塑料和包装、汽车、建材、电子电器和纺织等行业中.在不同功能的SVHCs中,增塑剂和阻燃剂用量最高,品类相对集中,一直是国内外化学品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关注的重点.现有研究已建立起塑料制品中SVHCs物质流分析方法,揭示出PBDEs、HBCD和PAEs等典型阻燃剂和增塑剂类SVHCs在塑料制品全生命周期普遍存在的环境和健康风险;大量SVHCs随塑料产品寿命终结进入废物阶段,揭示了各类含SVHCs塑料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的重要性.除在产品使用周期发生的环境释放外,各种形式的塑料泄露所产生的塑料碎片,构成了环境中各种SVHCs的长期释放源,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持久威胁.未来亟需重视各类塑料制品中大量潜在有害化学品的识别及其全生命周期环境释放与风险评估研究,尤其包括塑料中有害化学品排放系数测算、动态物质流分析方法的优化,以及塑料泄露途径有害化学品释放机制研究等.
高永进, 张远银*, 吴超,等
.
塔里木盆地沙井子构造带西段志留系油气勘探突破与启示
. 中国地质调查 [Internet]. 2024;11(5):1-8.
访问链接
高永进, 张远银*, 吴超,等
.
塔里木盆地沙井子构造带西段新苏地2井获得工业气流
. 中国地质 [Internet]. 2024.
访问链接
张珈茄, 刘映彤, 张鹏翼
.
多元信息获取中的负向态度转变:选择性信息行为的影响与关联
. 图书情报工作. 2024;68(18):50-58.
盛小平, 唐筠杰
.
开放科学环境下的数据隐私治理研究
. 图书情报知识. 2024;41(4):57-66.
白璐, 张戌
.
微短剧的共同体式跨文化传播策略——以《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例
. 当代电视. 2024.
钟欣颖, 田佳欣, 张戌
.
微视角·微记录:"他"视野中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 新闻爱好者. 2024.
马莉萍, 倪奥华, 赵书艺, 王牛
.
“择智”与“择志”:对强基计划人才选拔效果的实证研究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Internet]. 2024;(01):58-68.
访问链接
Abstract
随着强基计划的实施与推进,如何从实证层面分析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效果成为愈发重要的现实课题。基于强基计划某试点高校2020—2023年四届本科新生调查数据,采用定量为主、质性为辅的方法,从“智”和“志”两个维度比较强基学生与同届同院系高考统招学生的异同。研究发现:从“智”的角度看,强基生的高考成绩显著低于同年级同院系的统招生,但能力素养自评显著高于统招生;从“志”的角度看,理工科院系强基生对专业了解程度更高,文科强基生的专业兴趣显著更低,但整体的学历预期及从事科研工作的意愿皆显著高于统招生。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本研究从国家和高校两个层面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提出政策建议。
黄季焜, 苏岚岚, 王悦
.
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机遇、挑战和推进思路
. 中国农村经济 [Internet]. 2024;1:21-40.
访问链接
陈美华,仝鹏,李静,王延飞
.
数智化时代下情报赋能智慧应急的场景化应用研究——以元宇宙的应用开发为例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4;47(2):132-138+123.
Abstract
[目的/意义]数智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情报赋能智慧应急的场景化应用及管理范式创新提供了重要机遇。[方法/过程]文章概述了智慧应急的内涵,探讨了数智化时代下情报赋能智慧应急的作用机理,并在元宇宙视域下解析了情报赋能智慧应急的场景应用,最后借助元宇宙理念下的技术分类总结了情报赋能智慧应急的管理范式创新路径。[结果/结论]基于元宇宙的4种技术应用类型可以分别实现情报感知、情报刻画、情报响应及情报教育赋能智慧应急的场景应用;还须围绕支撑决策的精准有效性、风险源头治理的正向思维模式、统筹动态响应风险预控以及增强安全韧性几个方面,实现情报赋能智慧应急管理范式创新。
谷陵, 张海威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发展:挑战与对策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37:77-83.
王亚韡,张秋瑞,于南洋,王媛,韦斯,方明亮,田思诺,史亚利,史建波,曲广波,朱樱,朱玉敏,朱楚泓,乔敏,华江环,刘美,刘国瑞,刘建国,等
.
新污染物
. 化学进展 [Internet]. 2024;36(11):1607-1784.
访问链接
Abstract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环境污染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日益凸显。除传统污染物外,全球范围内不断出现的新污染物给环境与公众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十四五”及中长期规划中提出“新污染物治理”,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开展新污染物治理”的要求。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生态环境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方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常规污染物与新污染物治理并重的新阶段。然而,新污染物治理是一项长期、动态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亟需加强顶层设计和科技支撑。开展新污染物系统性研究,不仅为其管控提供有效的科学指引,提升环境质量管理水平,还能助力我国履行国际公约,增强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话语权,确保我国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国际贸易安全等,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雨浓, 温东辉
.
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受纳水域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环境工程 [Internet]. 2024;42:167-179.
访问链接
Abstract
污水处理厂(WWTPs)是连接物质的社会循环和自然循环的枢纽。现代WWTPs能够去除污水中的大量污染物,但是残留污染物及菌体仍随排水进入自然环境,对受纳水域造成很大干扰。微生物驱动着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受纳水域的微生物群落是响应排水干扰的先锋生物。从群落结构、响应策略、致病菌与抗生素抗性传播3个方面总结了WWTPs尾水排放对受纳水域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尾水排放显著改变了受纳水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群落通过改变营养利用策略与种间关系以响应排放干扰,使污染物代谢功能在微生物群落中富集。尾水是向水环境输入致病菌与耐药菌的重要点源,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致病菌与抗生素抗性在微生物群落中的传播。充分理解WWTPs排水对受纳水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是开展WWTPs排水管理和健康风险控制的科学基础。
李菲菲, 苏志国, 曹丰, 母清林, 黄备, 陈吕军, 温东辉
.
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对近海抗生素污染的贡献:以杭州湾为例
. 环境工程 [Internet]. 2024;42:1-8.
访问链接
Abstract
以污染形势严峻的东海杭州湾(HB)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探究6类77种抗生素在污水处理厂、近岸纳污区和近海地区的组成和分布规律。检测结果显示,污水处理厂对抗生素的去除率介于31.1%~88.8%,其中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去除率最高,平均为80.3%。污水厂出水排入相应的近岸纳污区,嘉兴(JX)纳污区检出53种抗生素,平均浓度为48180.7 ng/L,上虞(SY)纳污区检出63种抗生素,平均浓度为341.2 ng/L。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是SY纳污区抗生素污染的重要来源,而JX纳污区抗生素受污水处理厂排水的影响小,明显受到含有兽用抗生素的其他污染源影响。近岸纳污区汇集了含抗生素废水后,成为近海抗生素污染的“源”。近海检出51种抗生素,平均浓度达189.5 ng/L。抗生素浓度从近岸向近海扩散存在明显的“距离衰减”趋势,尤其以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衰减幅度最大。
王熙, 黄德金, 高明
.
波动率指数与价格发现:基于中国市场的理论拓展
. 金融研究 [Internet]. 2024;530(8):113–131.
正文链接www.jryj.org.cn
Abstract
波动率指数(Volatility Index,VIX)作为重要的市场情绪和系统性风险衡量指标,受到了各国监管部门和投资机构广泛关注。学术文献通常认为VIX可以正向预测股票市场未来超额收益率,并在美国等市场得到验证。然而,基于中国A股市场构建的VIX却与A股未来超额收益率负相关,即便使用Martin(2017)提出的可提高美国市场价格发现能力的修正指数SVIX,也是负相关关系。这一实证结果违背了现代金融学的基本原理:系统性风险承担应与期望超额收益率正相关。本文在Martin(2017)基础上,基于中国市场特征刻画股票市场期望收益率的近似上界,提出“流动性修正的波动率指数(LVIX)”,将SVIX拓展至允许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公式背离的情形。与VIX和SVIX负向预测A股超额收益率不同,LVIX能够正向预测A股超额收益率且预测系数为1,与资产定价理论相契度更高,并且,LVIX还能改进SVIX对于美国市场的理论相契度。本文的理论拓展和指标构建,不仅对资产定价具有理论贡献,也对衡量我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和期望超额收益率有现实意义。
高明, 毕燕璐, 胡聪慧
.
环境立法与投资者利益保护:基于股票市场异常波动的视角
. 金融研究 [Internet]. 2024;523(1):113–130.
全文链接www.jryj.org.cn
Abstract
本文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15年《环境保护法》实施和2005–2016年地方环保法规颁布或修订作为自然实验,从股票市场异常波动角度,考察环境立法对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相对于非重污染企业,环境立法显著增加了重污染企业的行为约束,降低了其股价崩盘风险。从作用机制看,环境立法促使重污染企业增加环保投资,提升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且环保投资更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更好的重污染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下降更明显。本文表明,环境立法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不简单对应于股价涨跌,而是重点体现在降低股价异常波动;环境法规的完善不仅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环保责任,而且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吴胜涛, 王予灵, 彭凯平
.
理性式微、功利扩张?近40年中国社会两种个人主义的变迁
. 心理学报 [Internet]. 2024;56(7):911-927.
访问链接
Abstract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现代化变迁, 个人主义异常增长, 但这一增长究竟是自我的功利扩张(如利益至上)、还是理性提升(如人格独立), 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反思。预研究建立了理性个人主义(如独立、自主、开拓、进取)和功利个人主义(如财产、利益、快乐、享受)词典。进而对谷歌中文图书语料库(1980~2019)的词频分析显示, 理性个人主义显著下降, 功利个人主义显著增长(研究1); 词嵌入分析表明, 自我靶词与理性(vs.功利)个人主义属性词的相对语义关联也呈下降趋势(研究2)。总之, 中国社会近几十年来的文化转型并非个人主义的简单增长, 而是出现了理性个人主义下降、功利个人主义增长的趋势。这表明, 理性式微、功利扩张的价值失衡是社会变迁的重要议题, 其背后的多重自我结构、演化路径及社会精神动力的培育还有待未来深入研究。
张思露, 郭超艺 周子乔 潘羽杰
.
碳中和目标下我国煤炭主产省区的减排贡献及经济代价
. 煤炭经济研究. 2024;44:6-13.
陈璐明, 张戌, 王博伦
.
科普微纪录片《奇妙中国》的叙事创新
. 电视研究. 2024.
Pages
« 首页
‹ 上页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