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2012
张维迎. 两种思潮阻碍中国改革. 商界(评论). 2012;(8):34.Abstract
中国模式论和改革失败论思潮看起来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迷信政府的力量,不相信市场的逻辑;迷信国情和特色,不承认普世价值.
胡泳. 个人信息不要“裸奔”. IT经理世界. 2012;(03):15.Abstract
<正>出事了,大家只有面面相觑,问:"下一个被黑的是谁?"在中国,必须抓紧对隐私、个人数据保护进行专门立法。2011年4月索尼游戏主机网络遭黑客入侵,全球7700万用户资料被窃取,包含
吴冰冰. 中东伊斯兰教派矛盾的新变化. 西亚非洲. 2012;(05):34-45.Abstract
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什叶派存在差异和矛盾,但这并不必然导致冲突。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后,什叶派的教派意识得到强化。总体而言,教派矛盾是表象,中东战略格局演变是实质。冷战结束后,美国的霸权意图导致中东地区形成亲美和反美阵营对立的战略格局。反美阵营包括多个逊尼派政权,伊朗并非核心,因此两个阵营的对立并没有被赋予教派矛盾的色彩。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后,反美阵营多为什叶派力量、伊朗成为核心,突出教派矛盾有助于孤立伊朗、掩盖美国霸权意图、维护海湾阿拉伯国家,因此,从教派矛盾视角分析中东局势的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逐渐形成。2011年中东变局发生以来,埃及淡化教派矛盾与伊朗改善关系,沙特等国则强调教派矛盾对抗伊朗,这反映了中东战略格局演变的新趋势。
吴冰冰. 中东变局与土耳其模式. 读书. 2012;(11):75-80.Abstract
<正>昝涛的《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二十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是国内近年有关土耳其研究的一部力作。该书梳理了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前期奥斯曼帝国向现代土耳其演变的过程中奥斯曼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土耳其主义和土耳其史观等思潮的演变,尤其着力
昝涛. 中东变局中的叙利亚动乱. 成功. 2012.
蔡洪滨. 中关村科学城的发展与展望-打造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 群言. 2012;(2):4-7.Abstract
2011年10月,《中关村科学城发展规划(2011-2015)》正式发布,为科学城的未来描绘了美好前景.这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把愿景变成现实,任重而道远.为此,民盟北京大学委员会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举办了"中关村科学城的发展与展望-21世纪的科技产业与文化"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关村科学城如何实现科技产业发展与文化教育发展相结合等主题进行探讨,为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献计献策.现将部分发言编发如下.
段宝林. 中华龙与龙的传人. 寻根. 2012;(1):4-10.Abstract
龙是中国远古的图腾,后来又成为皇权的象征.故宫太和殿就有一万多条各种龙的形象.辛亥革命以后,皇权灰飞烟灭,于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又都成了"龙的传人"."神龙"在中华大地腾空飞翔,有八千多年.它神妙无比,出云入雾,往往使人看不清它的真面目,"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片面观点屡屡出现,说明它的影响着实不小.
段宝林. 中华龙图腾浅说. 文化学刊. 2012;(3):102-112.Abstract
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这是大家常常说的口头语,也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大众一般都认同是因为龙是我们中华民族远古的图腾.然而至今还常常看到一些文章或著作否定龙为图腾的观点.这就说明,龙的来源和本质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对龙的起源与图腾本质,还需要作更多的分析和论证.
冯金敏, 颜鍠鍠, 张博雅, 张剑波. 中国HFC-23排放预测与CDM项目的影响分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nternet]. 2012;48(2):310-316. 访问链接Abstract
基于我国HCFC-22的消费需求,预测了我国HCFC-22生产量的变化趋势和相应的HFC-23的排放量,阐述了我国HCFC-22产量增长是源于经济发展和相关行业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因而生产增长是合理的:估算了我国HFC-23潜在排放量以及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对减排温室气体产生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我国实施的HFC-23分解CDM项目年减排量为6679万吨CO2-eq,预计到2015年,我国年产出HFC-23约1.6万吨,通过CDM项目销毁6000吨,占产出量的36%,大约排放1万吨,即仍然存在1.2亿吨C02.eq的减排空间。此外还分析了国际社会各方对HFC-23减排CDM项目的立场和对策。
包茂红.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公共外交(合编). 新华出版社; 2012.
蔡洪滨. 中国为什么创新这么难?. 中国制衣. 2012;(3):10.Abstract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于这种思想交流的重视程度不够真正要创新就要有足够多的思想平等交流这就要有文化基础打破层级制和等级制.我们说苹果的伟大这个过程并不是乔布斯一个人闭门造车出来的.乔布斯自己的伟大不是他想出来这些技术细节而是他对各种idea有各种判断力然后能把不同的idea串在一起形成一个技术完美结合的产品.
王一川. "中国之眼"及其它-蒋彝与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对话. 当代文坛. 2012;(3):9-11,26.Abstract
本文尝试以蒋彝湖区游记阐释为个案,探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对话问题.蒋彝的自我阐释着眼于异中见同.里德从中见出全人类的共通性.贡布里希伸张知觉图式及心理定势的作用.布列逊强调作为符号系统加以重新分析.今天也可从中国旅行者角度重新思考跨文化对话中若干因素的综合作用.但重要的不是上述诸家谁是谁非,而是他们各自的理论范式及其他背景因素的作用.这一个案的启示在于,中国画家在全球化时代与其他民族展开跨文化对话时,根本上为的是寻求全球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而又有主见及尊严的生存.这不是单一民族的独存及独善,而是多民族间的共存及共善.艺术无疑可以成为全球化时代多民族共存及共善过程中的一种有效媒介.
王博. 中国人文传统的承续与发展. 河北学刊. 2012;32(1):3-4.Abstract
2010年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陈来学术论著集(十二种),这是继陈寅恪、钱钟书之后,三联书店推出的第三位清华学者的文集.为了进一步促进国学研究、儒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发展,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与三联学术出版中心于2011年3月26日在清华园联合举办陈来学术论著集出版座谈会,谢维和、李昕、万俊人、王博、何怀宏、张学智、胡军、肖鹰、舒炜、高瑄、梁枢、段伟红、辛鸣、曹峰、强昱、向世陵、彭国翔、干春松、郑开、杨立华、吴增定、唐文明等首都高校学者参加了座谈.发言稿经翟奎凤整理和参会学者审定,现将部分内容刊发出来与读者共享.
孙祁祥, 锁凌燕, 郑伟. 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评价与展望. 中国金融. 2012;(13):85-87.Abstract
回顾、审视并展望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历程,考察对外开放对产业安全、金融安全、行业竞争力等方面的影响,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保险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关键点.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历史证明,加入世贸组织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升了中国经济的
孙祁祥, 王国军, 郑伟. 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重大议题与政策选择:2012~2020. 保险研究. 2012;(2):3-12.Abstract
本文按照开放、共赢、与时俱进的思路,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保险业在2012年~2020年进一步对外开放三个发展阶段中的六大战略:即股权结构战略、业务准入战略、外资保险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外资保险供给结构平衡发展战略、走出去战略和金融业协同开放战略.保险业的对外开放是一个复杂而宏大的工程,它需要学界、业界和监管部门各方以谨慎的态度、科学的思维和探索的精神共同研究.本文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战略思路,为中国保险业适应国际环境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而实施的进一步开放提供决策依据.
彭晓博, 孙祁祥. 中国农民健康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保险研究. 2012;(10):39-46.Abstract
随着老年人口增多,农村医疗支出也会增加.未来若单靠政府投入势必会带来沉重的财政支出负担,长期将难以持续.基于这一背景,作者认为应当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培育市场,尽快建立起多支柱的医疗保障体系.本文从需求角度出发,认为影响农民健康保险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卫生资源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并采用三因素中的代表性变量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卫生资源和支付能力与健康保险需求具有较强的灰色关联度.Rural?residents'?medical?expenditure?will?increase?notably?as?the?surge?in?the?elderly?population.?There-?fore?it?will?lead?to?a?heavy?burden?on?government's?budget?if?the?increase?in?healthcare?expenditure?was?solely?born?by?the?government.?The?authors?suggested,?as?a?consequence,?the?importance?of?developing?a?multi-pillar?health?insurance?system?,which?should?include?government?subsidized?health?insurance?as?well?as?commercial?health?insurance,?should?be?recognized.?The?authors?analyzed?three?factors?which?were?hypothesized?to?be?correlated?with?farmers'?healthcare?demands?,which?included?economic?factors?,healthcare?resource?factors?as?well?as?social?and?cultural?factors.?Using?a?number?of?variables?measuringthe?above?three?factors,?the?authors?conducted?a?Grey?Relation?Analysis.?The?results?showed?that?farmers'?health?insurance?demand?was?significantly?correlated?with?economic?factors?,?as?well?as?healthcare?resource?factor.
詹福瑞主编,陈力副主编,张久珍等编委.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提要(人文社会科学部分2008).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2.
林毅夫. 中国可以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经济周刊. 2012;(43):19-21.Abstract
新结构经济学表明,中国应按比较优势发展中国改革开放32年间的年均经济增速是9.9%,从一个低收入国家变成了上中等收入国家.2011年的人均收入达到5400美元.这段时间的贸易增长是史无前例的,年均增长17%,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6亿人口摆脱了贫困,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拉动了全球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和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成为帮助世界走出危机、恢复成长的主要动力.
胡泳. 中国式微博的创新. IT经理世界. 2012;(12):26.Abstract
<正>在Twitter的基本机制之上,中国的微博服务又有所创新,乃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微博的鼻祖是美国人发明的Twitter,其核心技术设计思路其实特别简单——关注与被关注。用户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人,
林毅夫. 中国怎样从"中等收入陷阱"突围. 理论学习. 2012;(11):30.Abstract
中国也曾在很长时间里未能摆脱低收入陷阱.所以,如果低收入陷阱并非不能改变,同样,中等收入就不见得一定是陷阱.其实,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从低收入进入到中等收入,并且再从中等收入进入高收入,这个过程在两代人不到的时间里就完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