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2002
林毅夫. 中国的发展与亚洲的未来. 学术月刊. 2002;(10):98-103.Abstract
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行经济改革,完全有可能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保持快速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会对其他亚洲国家构成任何威胁,相反,其发展还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好处.中国出口增长的同时也会带来进口的同步增长,中国将会为亚洲邻国或地区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同时还会为其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创造条件,便于他们国内不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
林毅夫. 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农村现代化.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4):12-15.Abstract
中国由来已久的城市发展水平低和城乡隔离政策都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造成的后果.要提高中国城市发展水平,必须从根本原因着手,放弃在资金稀缺的条件下进行资本密集产业上的赶超.根据中国要素禀赋结构的特征,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才能扩大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在当前通货紧缩势头尚未减缓的形势下,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对启动当前经济十分必要.但财政政策必须要用在能够"四两拨千斤"的地方才能真正启动市场,农村道路、电网、自来水建设是在中国当前形势下最能产生这种效果的地方.
张维迎. 中国的竞争优势不再是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珠江经济. 2002;(3):30.Abstract
企业靠什么而生存?我总结两点,一个是廉价资源,靠剥削高素质的员工维持生存,如果与大量的国有企业和银行,按照高素质员工真实的价格工资核算一下,他们都是亏损的.如果还有一些廉价的资源就是土地,80年代的军工企业用造飞机的原材料制造自行车,又不付原材料的价格,所以它可以生存.第二点就是靠政府行政性的垄断和保护.民营企业靠什么?除了前面这两点有一定的关系,民营企业也有两点.一个就是吃苦耐劳,靠加班加点,别人工作8个小时,
林毅夫. 中国经济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 理论与实践. 2002;(10):4-9.Abstract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从1978年到2001年,全国每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3%,比原来预期每年7%还快,这23年之间我们全国增长7.8%,比原来小平同志提出的20年翻两番,还多出两倍多.
林毅夫. 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命系国企. 科技智囊. 2002;(12):26-27.Abstract
银行呆坏帐和地区收入差距过大这两个极度困扰中国经济运行的问题实际上同国企改革息息相关
胡壮麟. 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低效"问题. 国外外语教学. 2002;(4):3-7.Abstract
今年三月,在南京召开的一次英语教学研讨会上,据说一位负责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的教授在会上放了一炮。我碰巧因事不在会场,从朋友处得知,这位教授对来自一些渠道的言论很不满意,这些言论认为我国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花时间不少,效果不好,这是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改革不够得力所致。这位教授认为这种现象不该由老师负责。我不了解他具体的论点,但我对他的愤慨深表同情。因为我对“低效”问题一直有自己的认识。 1.导致听说能力“低效”的原因有关外语教学化时多、效率低的言论,我
刘伟, 黄桂田. 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侧重点_产权结构还是市场结构. 经济研究. 2002;(8):3-11+92.Abstract
该文对运用SCP(结构-行为-绩效)框架及其从行业结构的角度揭示中国银行业主要问题的思路及提炼出的政策含义提出了批评,认为在现代技术不断改变着银行运作机制、主要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的行业结构进一步向集中化发展、各个银行在努力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保持一定程度的集中率是符合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的.中国银行业的主要问题是国有银行产权结构单一,而不是行业集中的问题.从行业结构的角度为突破口的改革将可能导致中国经济的振荡.正是中国银行业的资产与市场份额集中于带病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侧重点就不能从行业结构的调整为起点,而是相反,要充分利用进入WTO后的有限的过渡期,在国有银行的市场份额发生显著萎缩之前,坚决地进行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努力避免潜在金融风险的总爆发.
文东茅. 中美著名大学规模与结构的比较. 中国高教研究. 2002;(6):46-47.Abstract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这是世所公认的。笔者将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01年大学排行榜中前20位的大学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其办学规模和结构,并与我国首批进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工程”(即“985工程”)的9所大学的规模与结构进行一些比较,以期为我国著名大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照。一、美国著名大学的规模美国著名大学中,在校生规模相差十分悬殊,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01年排行榜中,排名第四的加州理工学院只有907名本科生,而排名第20的加州伯克利大学本科生为22678人;在1996~1997学年度,两校注册学生数分别为1892人和30341人。从平均数看,1997年这20所大学的平均规模为12766人,其中著名的“常青藤”联盟8所大学(均为私立大学)平均规模为13156人。可见这
胡泳. 为什么企业文化是重要的(?)(上). 商务周刊. 2002;(07):64-65.Abstract
<正> 文化:人力系统的黏合剂 无形的东西总是比有形的东西更难于理解,所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各种偏差也就不足为怪了。最常见的问题在于,企业只注重企业文化的表层形式,而忽视企业文化的内涵。 对企业文化的理解首先要从对文化的理解开始,即考察文化是怎样把人们凝聚在一起、规范他们的行为、并保持新思想和传统习惯的平衡的。一旦有了对文化的基本认
胡泳. 为什么企业文化是重要的?(下). 商务周刊. 2002;(09):58-59.Abstract
<正> 组织中的仪式 在信仰体系和价值的基础之上,组织常常创造和重复那些设计用来强化信仰和价值的仪式。仪式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传递文化的形式,指一群人用行动来体现象征意义。“仪式”一词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往往是一种充满精神意味的意象;
胡泳. 为什么企业文化是重要的?(中). 商务周刊. 2002;(08):62-63.Abstract
<正> 根据上篇专栏所谈的定义,企业组织当然也是一种人力系统。个中的确存在一些关键性的差异,但对高水平的合作与协力的要求,使得企业拥有同社区一致的动力机制。和社区一样,企业文化也有语言、信仰和仪式变量在其中发挥作用。由于文化在企业活动的许多层面如客户服务、人力资源和质量保证上有重要影响,所以,上
林毅夫. 二板市场在中国不可能成功. 领导决策信息. 2002;(20):27.Abstract
在发达国家,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国家的二板市场成功的很少.大部分国家的二板市场不成功,我们更不可能成功,为什么呢?二板市场属于直接融资,在所有资金成本中,二板市场的成本是最高的.这么高的资金成本只适合产品有很大市场潜力但是风险也会很大的企业. 发达国家处于产业技术的最前沿,它的比较优势就是在这种资金密集、风险非
林毅夫. 二板市场在中国不可能成功. 中国审计. 2002;(8):45.
刘伟, 李绍荣.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中国工业经济. 2002;(5):14-21.Abstract
该文对中国经济的实证分析说明,过去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制度改革由第三产业拉动的,然而第三产业的结构扩张会降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经济规模的正效应,因此只有通过提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效率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
厉以宁. 人力资本 企业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中国科技产业. 2002;(11):20-23.Abstract
一、人力资本的作用 要了解技术进步,必须从人力资本的作用谈起。 资本可以区分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两种形式。物质资本是指体现在物质产品上的资本,例如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等等。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如劳动者的素质文化技术程度与健康状况。人力资本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与人身联系在一起,它潜藏在人身上。物质资本可能在战争中或巨大自然灾害中毁灭,只要人力资本继续存在和发挥作用,物质资本就能重建,甚至比过去的更好。
厉以宁. 人力资本、企业家和高新技术开发区. 中国科技成果. 2002;(21):4-7.
厉以宁. 人力资本企业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中国科技产业. 2002;(11):20-23.
张维迎. 人才不是企业的真实竞争力. 领导决策信息. 2002;(3):23.Abstract
竞争力说的是我们的企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解决独特的问题.这些独特问题是别人不可能模仿也不可能复制的,只有解决了这些独特问题,企业才能生存发展.我们的企业到底应该怎么办?究竟什么是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要有互补性的知识.通常,说起竞争优势,企业经营者认为人才是关键,这个观点只有在一个情况下是对的??人才是不流动的,这样你聚集了优秀人才可以跟别人竞争.如果人才流动的话,这个观点就不对了.为什么说人才不是一个企业竞争的优势?因为你能拿到的人才别人也能拿到,问题是谁能付得起价码.这确确实实依赖于你本身有没有更好的把不同人才放到一起产生更高价值的机制.
张维迎, 徐少春, 边赫, 黄一琨, 赵亮. 人才价码多少合适. 英才. 2002;(1):64-66.Abstract
一个是精于人才成本的经济学者,大谈拆不开好处一个是10年纵横商场的红筹老总,苦恼竞争力问题他们如何进行价值互换? 从酒店大堂走过来的,头发略花白,镜片后的眼睛带着一丝冷漠和漫不经心的,就是张维迎。匆匆走过来,和张维迎握手的,脸上带着自信微笑的,是徐少春。张维迎有些好奇地问徐少春的年龄,徐少春嘿嘿地笑着说:“我长相显得老了点儿,其实只有30几岁。”徐少春说金蝶
厉以宁. 人才流失和就业压力让中国感受入世挑战. 中国乡镇企业. 2002;(4):13.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