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第五届“基础学科英才班”学生学术交流会 六月 1, 20246月1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五届“基础学科英才班”学生学术交流会在东区理化大楼东三报告厅举行。基础学科英才班主管教授与部分师生、教务处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会议由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苏烨超同学主持。
One paper is accepted by ESSERC 2024. 五月 25, 2024Congratulations to Yiqi. A NeRF-SLAM processor with unified inference/training compute-in-memory will be presented.
2024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招生 五月 14, 20242024年夏季夏令营,拟招生2025年9月入学研究生:博士1名 参加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年暑期夏令营,招生免试推荐直博生1名。 专业要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化学或其他相关专业 详细通知参见:https://cese.pku.edu.cn/tzgg/158405.htm 翻译 搜索 复制
2024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招生 五月 14, 20242024年夏季夏令营,拟招生2025年9月入学研究生:博士1名 参加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年暑期夏令营,招生免试推荐直博生1名。 专业要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化学或其他相关专业 详细通知参见:https://cese.pku.edu.cn/tzgg/158405.htm 翻译 搜索 复制
北京大学覃栎课题组与南京大学等研究团队在Nature Geoscience发文揭示我国碳中和目标下空气质量-人群健康-清洁能源协同效应的正反馈机制 四月 29, 2024简介:我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深刻的能源结构转型,尤其是大幅增加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由于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同根同源性,风光资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在减缓碳排放的同时,还能显著的改善空气质量及其健康影响;与此同时,污染物减排所带来的气溶胶气象反馈作用的削弱可进一步增加地表太阳辐射并形成更好的空气污染扩散条件,提升我国东部地区风光的资源潜力及其稳定性(可再生能源-空气污染-气象反馈机制)。值得强调的是,风光资源潜力和稳定性的提升,可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为我国的能源结构转型形成正反馈(人类社会-气候系统反馈放大机制)。准确解析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下的双重反馈机制,并深化其空气质量-人体健康-清洁能源的交互机制和综合协同效益的认知,对我国科学规划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贾积有参加西南交通大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习班开班仪式并授课 四月 28, 20242024年4月26日上午,贾积有应邀参加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信息化与网络管理处合作开设的西南交通大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习班开班仪式,并授课《数智化转型赋能大学教学》,并与国家级教学名师、西南交大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力航学院龚晖教授、教务处副处长康锐以及研习班学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70多位西南交大教师现场参加,西南财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大学五所学校的100多位教师线上参加了学习,反映强烈,收获颇多。 详见 西南交大新闻 西南交大教务处微信公众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