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强化财政审计 完善国家治理

九月 21, 2016

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公民缴纳的税费,支出则用于政府运行、国家安全和公共服务。对政府财政收支进行审计,是国家治理在经济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治理事项。2016年6月29日,审计署审计长向第12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201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近年来审计长每年都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体现了国家治理在财政资金方面的加强,并促进财政收支规范化。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核心任务

在市场/商品经济环境里,但凡“家庭”都有本收支账:小家庭(居民户)有,中家庭(企事业单位)有,大家庭(国家—政府)同样有。当然,尽管都叫“收支账本”,内容性质未必完全相同。、

现实社会中很少有居民家庭编制严格意义上的“家庭账本”(特指按照权责发生制、采用复式记账方法登录的账本体系,而非简单的现金收支流水记录)。企事业单位则一定编制真正的“财务报告”,必要的话还经过独立专业审计。至于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收支预算、收支账目”是一定有的,可是要问是否属于严谨的“国家账本、财务报告”,是否经过严格审计、由谁进行审计,则存在不确定性。

王立彦析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两个关键词

十一月 20, 2015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标志着这项备受关注的审计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帷幕。根据方案,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将于2015年至2017年在各地展开,2017年制定出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暂行规定,2018年开始建立经常性的审计制度。这份方案有哪些亮点,该如何将此项试点工作落到实处?《光明日报》就此采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审计学会环境审计委员会副主任王立彦。以下为访谈内容:

记者: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过程中,如何核算自然资源的价值是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试点方案》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有何创新之处?

王立彦:《试点方案》中有两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词:一是“实物量”,二是“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能科学核算一个地区在某个特定时间点所拥有的自然资本资产总价值,但这一探索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都不成熟,我国属于先行者,从实物量起步比较现实可行。当然,作为环境要素的自然资源,其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实物数量,还在于质量状况。

环境成本会计与GDP有效性

一月 12, 2015

【题记】:

本文摘自《环境成本会计与GDP有效性》,系王立彦教授2014年8月于台湾参加“第十九届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主要内容。要点为: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生产总值GDP,在很大程度上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相符合。已经问世若干年头的绿色GDP,尚且停留在口号阶段。核算绿色GDP,需要概念,更需要逻辑、具体路径、可行方法。关键在于识别“无效GDP”。在界定GDP无效性的基础上,从微观层面“环境会计”启动,从环境成本出发循序渐进,水到渠成汇总为绿色GDP总量。

一、提出问题

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现环境保护部)2004年共同启动“绿色GDP年度报告”项目,仅正式发布过一次报告(2004)就草草收兵,进入“无限期推迟”休眠状态。

阅读曾经公布过一次的《中国绿色GDP核算报告2004》,能看到这样的数据:

  • 2004年,全国环境退化成本(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GDP总量的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