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刘玉珍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促进两岸交流基金主任。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金融硕士项目主任,台湾政治大学金融系主任。
刘教授毕业于台湾中山大学。

刘玉珍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行为金融、市场微观结构、财富管理以及量化投资产品设计。目前已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Management Science、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发表论文5篇(均为中国样本的研究),另有20多篇英文论文、数十篇中文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Financial Markets、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其中,2009年发表于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的论文“Just How Much do Individual Investors Lose by Trading”采用全市场投资者的真实交易数据,系统揭示了散户参与股市投资的经济后果,谷歌学术引用超过800次,曾被诺贝尔奖获得者Daniel Kahneman教授在The Economist上撰文隆重推荐阅读。刘教授的研究论文曾获得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第12届证券与金融市场年会(SFM)的最佳论文、第19届全球华人金融年会最佳公司金融论文奖、第六届中国金融学年会最佳论文奖、《金融研究》2013年度优秀论文等多个奖项。2016年,刘玉珍教授还被授予“中国金融研究杰出贡献奖”,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台湾中山大学管院杰出校友、北大中国工商银行教师奖等多个荣誉。

刘玉珍教授凭借在行为金融和证券市场制度设计领域的卓越成果,长期参与两岸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与咨询,积累了丰富的政策监管及实务经验。她作为学术专家长期参与台湾金管会、台湾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新柜市场的制度设计与改革方案的制定,曾多次受邀到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深圳交易所、最高人民法院、中国银监会等部门参与资本市场监管措施和法规的制定与咨询。主持或参与的政策咨询项目包括上市公司分红指引、上交所多次集合競價制度、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中心投资者情绪指数编制及投资者教育讲座、新三板流动性改革方案、上交所日内集合竞价改革方案、中金所散户市场中高频交易制度改革方案、光大乌龙指事件判决等。

刘教授还有着丰富的学术和实务兼职。学术方面,曾承担Management Scienc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等多个国际重要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大项目,香港科学研究奖励机构,以及十余种大陆和台湾重要杂志的评审工作,并担任中国金融学年会、中国国际金融年会(CICF)、中国金融学术年会(CFRC)、EFMA, 台湾财务学会等年会的委員。实务方面,她兼任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专家委员,证监会、中金所、民生银行以及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博士后站指导导师,台湾期交所交易委员,证券商业同业公会顾问,台北市政府特种基金顾问,投资人保护中心调解委员,台湾经济部国有事业民营化咨询委员,台湾证券柜台买卖中心独立董事,中银国际独立董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