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Year: 2004

2004
张维迎. 中国企业怎样走向吏化管理. 企业文化. 2004;(4):12.Abstract
家族企业与家族管理,中国目前的企业中,家族企业的优势是明显的,但是如果做大的话,矛盾就会暴露出来。其实用自己的亲戚不一定就是家族管理,如果以才能用人,那么用儿子、女儿也不算是家族管理。比如说清华大学和北大就是家族管理,因为校长、主任什么的都是清华、北大毕业的。实际上中国很早就有家族化管理和职业化管理的争议问题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在家族管理还是吏化管理的争议中,采用了李斯提出的吏化管理,但后来秦国很快就灭亡了。秦国为什么灭亡?就是因为没有家族管理。出乱子的时候大家都看着,没有人保护秦国。汉代刘邦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刘邦采纳家族化管理的建议封王。但没有过多久,也出现了家族叛乱。
张维迎. 中国要崛起离不开政府转型. 电子政务. 2004;(5):336-337.Abstract
在过去的25年里面,中国的经济有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中国正在崛起.不过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的崛起至少应该包含着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中国经济的崛起,第二层是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的崛起,第三层是中国文化的崛起.就目前来讲,应该说中国经济的崛起远远快
张维迎. 中国企业如何国际化. CO.公司. 2004;(2):26.Abstract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如果目前优势只能在成本范围内,就应把我们的成本优势与外国企业的品牌优势结合起来。
张维迎. 中国企业要找准优势"走出去".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4;(3):14-15.Abstract
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如果目前优势只能在成本范围内,就应把我们的成本优势与外国企业的品牌优势结合起来,而不应只凭豪言壮语去跟人家竞争。
张维迎. 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与经济学家的社会责任. 中国企业家. 2004;(9):49-51.Abstract
近来兴起的以保护国有资产名义妖魔化中国企业家群体的舆论,对社会的整体进步未必有利
张维迎. 中国经济应觅新动力. 中国商人. 2004;(4):1.Abstract
中国经济今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应该依靠后发优势。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所谓"配置效率",就是怎么样使资源从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而"生产效率"是如何使得每一种资源的生产效率能提高。中国经济过去25年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配置效率"的提高,中国企业充分利用了原来计划经济下配置不合理的资源,充分利用了外国已经成熟的技术,利用了中国饥渴的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空隙。我预测中国未来依靠资源配置推动的经济增长还会有十年的时间。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萧灼基, 张维迎, 曹和平, 韩秀云, 路一鸣. 中国经济 刹车非踩不可?——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如是说. 中外管理. 2004;(6):90-92.Abstract
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主持人:非常感谢斯蒂格利茨教授到场和我们交流关于中国的问题。现在我们请您和今天到场的中国经济学家分别写一下在您谈到中国经济的时候,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关键词。
张维迎. 中国大学发展之要-推进学术自由.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04;(1):3-4.Abstract
对于一所大学或者任何一个以创造知识为目的的组织来说,学术自由都是非常重要的,伟大的思想无不来源于自由的探索.但是学术自由并非一般人理解的那么简单.中国大学教师过去都是"铁饭碗",应该说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但有学术自由吗?很显然没
张维迎. 只要国有资产真正存在. 中国商人. 2004;(5):1.Abstract
国有企业改革20多年的历史,我认为应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国营企业的改革,国家所有制的经营,计划经济的改革。第二,国有企业的改革,就是计划经济以后国家控制这些企业,但是好多决策的权利已经下放到企业本身。现在已经真正到了国有资产的改革,国家拥有资产不一定拥有企业,国家更多是从资产的价值形态来考虑,而不是控制权的考虑。所以我觉得下一步做的应该是怎么能够真正不存在国有企业,但是存在国有资产。
张维迎. 张维迎:朋友的朋友是"朋友".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4;(3):26.
张维迎. 舆论不要"妖魔化"中国企业家群体. 学习月刊. 2004;(11):38-39.
张维迎. 寻找中国的企业领袖. 建筑装饰材料世界. 2004;(1):1.Abstract
中国能否产生出世界级的企业领袖?我们首先要问的是什么是企业领袖。要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要知道为什么需要企业领袖。我们需要企业领袖第一是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风险的世界当中,芸芸众生,不知所措,所以我们需要有人给我们指明方向,告诉我们应该往哪里去。我们需要企业领袖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但我们合作中又有冲突,企业中一千个人可能就有一千个目标。所以我们需要有人把不同的个人目标加总成一个集体的目标。我们需要企业领袖还因为世界在不断地变化,新的环境不断的出现,所以我们需要创新才能
张维迎, 赵晓, 龙希成. 一流大学与本土化——关于大学改革的对话. 书摘. 2004;(8):7-10.Abstract
"一流大学"与大学发展目标赵晓:有些人对现在就提"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提法并不以为然。你怎么看?张维迎:北大、清华于1998年最早提出要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提出这个口号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鼓舞大家!有些人对"建世界一流大学"这个口号提出批评。这个我是完全理解的。就是说,光喊口号不解决问题,但如果能够付诸行动的
张维迎. 学术自由、“官本位”及学术规范. 读书. 2004;(1):89-96.
张维迎. 未来主导中国崛起的可能不是中国企业. 政工研究动态. 2004;(4):15.
张维迎. 推进学术自由.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04;(1):3-4.Abstract
进入21世纪,中国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建设方面已取得瞩目的成绩.然而要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的差距,绝非仅是入学人数,校园环境,规模等外在的东西.中国高校要持续发展,甚至赶超世界先进,创一流,必须首先准确把握大学发展的精神和灵魂.对此张维迎、杨国才、苏东斌三位学者在读书杂志,社会科学报有过深刻剖析和思考,这对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高校发展观颇有启迪.现将他们对学术自由,打造品牌,坚守内涵等方面的创见,推荐给读者.
厉以宁, 柳传志, 张维迎. 谈民营企业的发展. 知识就是力量. 2004;(1):34-35.Abstract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前不久组织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探讨中国民营经济,播出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这里我们摘编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著名企业家柳传志先生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先生的演讲,以飧读者。
张维迎. 挑战与转型:西部企业如何增强抵抗力?. 新西部. 2004;(7):72-73.Abstract
2004年6月6日下午,在西安高新区创业广场多功能厅,能容纳4百多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由西安海星集团承办的“西部大开发与企业发展论坛”正在这里举行。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就国家宏观调控对西部民营企业的影响、西部企业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商业诚信的建立等问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张维迎. 推动国企改革必须有历史责任感. 党政干部文摘. 2004;(12):22.Abstract
如果我们国家未来要继续发展的话,重要的还是要不断地推进改革,特别是产权制度的改革,规范政府行为,保护司法的独立性和提高司法效率。我们的改革远远没有结束。今天,我们已经越来越知道,改革的阻力不仅仅在于既得利益、在于政府部门,还有来自于民间的力量,包括文化传
张维迎. 是什么在推动中国经济的高增长?. 中国企业家. 2004;(14):94-95.Abstract
我们看一下20年前发生了什么事? 20年前中国赫赫有名的企业诞生了,包括联想、海尔、万科、科健、科龙、正泰、德力西等等。2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的发展,中国的人均GDP由300美元上升到了1000多美元。原因何在?简单的答案是来自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特别是企业家资源的利用。经济学家研究已经证明富国与穷国的主要区别不在于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在于资源配置方式不同。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