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Year: 2002

2002
张维迎. 重建信任. 经济世界. 2002;(10):8-14.Abstract
我们做每一件事,都是基于很多的信任. 在市场经济中,信任是整个交易的前提.任何 一笔交易,如果买方对这个东西的品质、质量没有 信任,或者卖方对买方付钱没有信任的话,这个交易是没法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信任就不 会有交易发生.
张维迎. 重建信任. 光彩. 2002;(9):10-11.Abstract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信用”问题的研究,本文为他在国家信息中心“长安论坛”上的演讲录音整理。张教授的演讲深入浅出,所举事例信手拈来却寓意深刻。因此我们在整理时,特别把观点和事例分别列出,希望读者在领略他独到观点的同时,也能欣赏到那些生动有趣的事例,宛如身处现场,与张维迎面对面。
张维迎. 重建信任. 财经界. 2002;(8):80-81.Abstract
管制超过了均衡点,如果还在增加,就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政府管得越多,企业越不讲信誉;企业越不讲信誉,政府管得就越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这就是我们国家目前可能面临的问题,我是很担忧的,如果搞不好,就到了一个死角。
张维迎. 重建信任要靠制度.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02;(9):5.Abstract
关于失信行为的危害,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所认识。其中为害最大的,莫过于由此引起交易成本大量消耗,从而影响到企业甚至是经济的发展。下面几个数字可以以说明一些问题。有人统计过,1985-1995年10年间,欧洲43个国家里2/3的增加值来自于原有企业和这些企业的扩大再生产,1/3来自于新企业。但在少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中国,所有的增加都是靠新企业、新技术提供的。华人经济圈里,1966-1976年间,台湾的制造业企业数量增加了150%,而每个企业的平均雇员数只增加了29%。同期韩国企业数量只增加了10%,雇员数却增加了170%。香港1949年总共只有961家制造企业,平均雇员49.3人,到1984年企业增加到40.8万家,平均雇员却下降到19.4人。这些现象非常值得我们深思,有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解释说,华人企业所以做不大,是因为华人社会是一个信任度非常低的社会。按照这个解释,就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华人之间就是这样没有信任,那么我们华人何时才能组成世界级的企业,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在经济上成
张维迎. 珠海的教训. 协商论坛. 2002;(5):26.Abstract
珠海机场一度号称全国最大最先进。但有没有必要建那么大那么豪华,一直争议不断。去年7月,笔者去珠海,切身感受了珠海机场的阔大与冷清。因此读到该机场债务缠身可能破产的新闻时并不觉得吃惊。据报道,珠海机场拖欠债务17亿多元,应债权人请求,所有的经营收入,包括
张维迎. 中国企业在WTO以后面临的问题. 中外管理导报. 2002;(4):4-8.Abstract
在未来的巧15-20年里,中国经济对全球的企业资本、人才都非常具有吸引力,中国经济保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应该没有问题;但是,中国企业目前所具有的竞争力大体只能持续3-5年的时间,其症因何在?──经济界著名学者张维迎为加入WTO以后的中国企业诊脉开方。
张维迎. 中国企业要找准优势走出去. 管理科学文摘. 2002;(10):39.
张维迎. 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的途径. 集团经济研究. 2002;(6):6-9.
张维迎. 中国企业要找准优势"走出去". 江苏企业管理. 2002;(9):11-12.
张维迎. 中国企业要找准优势“走出去”. 新西部. 2002;(10):48-49.Abstract
品牌的价值就是一种信赖,它依赖于消费者、客户对企业产品持续的信赖。在国际化进程中,中国企业应将自身的成本优势与外国企业的品牌优势结合起来,而不应只凭豪言壮语去跟人家竞争。
张维迎. 中国企业能长多大. 领导文萃. 2002;(1):39-44.Abstract
从中国目前的产权保护制度、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发展速度及普遍的经理人道德缺位的现实看,不得不对中国企业能长多大的问题抱悲观态度。
张维迎. 中国企业能长多大?. 深交所. 2002;(11M):27-30.
张维迎. 中国企业到底能长多大?. 大众商务. 2002;(2):32-33.Abstract
成长的原动力对于中国企业能否长大的问题,简单的答案是:可能不会长得很大。欧洲15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有三分之二的贡献来自于企业既有规模的扩大。只有三分之一来自新的企业经营。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也许新的企业经营做出的贡献更大。但长远看来,如果新企业不能在未来长得很大,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一定会减慢。比如说,你是一个企业家,有新的技术、新的观念或者新的核心资源,手里有一批客户,要把企业做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要使用更多的人,由这些人帮助你来进行生产,推销产品,扩展市场,进一步开发新的技术。但是,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也会面临一个非常危险的问题,那就是在聘任这些经
张维迎.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中国经济快讯. 2002;(22):20-22.Abstract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要成功走向国际化,首先需要进行战略思维的转变.过去考虑做什么能赚钱,现在重要的不在于做什么,而是如何做以及做得最好.行业也不再分哪个好不好或赚不赚钱,今后将不存在好的行业,只有好的企业.这种战略思维的转变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成功走向国际化.竞争优势是国际化战略的基点加入WTO之前,中国企业的原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资源廉价.过去很多企业之所以盈利,其中一个重
张维迎.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上). 辽宁经贸. 2002;(8):38-39.
张维迎.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下). 辽宁经贸. 2002;(9):36-37.
张维迎.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初探. 企业技术进步. 2002;(6):12-14.
张维迎.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与历史启示. 辽宁医药. 2002;17(4):3-5.Abstract
在成本、产品与品牌三种优势中,中国企业能尽快获得的最大优势还在于成本优势,尽管成本也在不断提高,但与外国企业相比仍有一定优势.最大劣势就是品牌劣势,这是先天不足所致.中国的市场经济刚开始开展,中国的企业刚刚起步,而西方企业的品牌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建立起来的,一般的投资银行也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在国际消费品市场上,与外国企业竞争,比在生产资料市场
陈锦华, 施瓦布, 龙永图, 周小川, Pritzker R, shanmugaratnam T, 张瑞敏, Krach K, 曾强, 王巍, et al. 中国:启动一个新的变革时代——2002年中国企业高峰会观点集萃. 企业管理. 2002;(5):9-20.Abstract
为了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为了让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长期以来做着不懈的努力。中国企业高峰会就是他们与世界经济论坛辛勤耕耘20多年共同培养的一个丰硕的成果。每年的4月,中国企业高峰会把中外企业家、经济界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交流信息、共同探讨中国经济问题和世界经济问题,使世界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使中国企业认清世界经济的变化。今年的中国企业高峰会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第一次会议,所有的与会者都感到了极大的不同,议题更广泛、探讨更深入。中国企业家以世界经济参与者的心态积极思考他们面临的国际问题;外国企业家抱着扎根中国市场的信念,用先进的理念思考中国的改革问题。与会者针对中国经济的国际化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我们摘录了他们的一些精辟观点在本期刊发,以飨读者。
张维迎. 中国的竞争优势不再是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珠江经济. 2002;(3):30.Abstract
企业靠什么而生存?我总结两点,一个是廉价资源,靠剥削高素质的员工维持生存,如果与大量的国有企业和银行,按照高素质员工真实的价格工资核算一下,他们都是亏损的.如果还有一些廉价的资源就是土地,80年代的军工企业用造飞机的原材料制造自行车,又不付原材料的价格,所以它可以生存.第二点就是靠政府行政性的垄断和保护.民营企业靠什么?除了前面这两点有一定的关系,民营企业也有两点.一个就是吃苦耐劳,靠加班加点,别人工作8个小时,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