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Year: 1997

1997
张维迎. 做“小思想家”;不做“大思想家”. 读书. 1997;(10):142-145.
张维迎. 詹姆士·莫里斯与信息经济学. 改革. 1997;(1):98-101+121.Abstract
詹姆士·莫里斯与信息经济学张维迎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士·莫里斯教授今年60岁,苏格兰人,与亚当·斯密是同乡。1957年获得爱丁堡大学硕士(数学),1963年获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此后曾任教剑桥,也曾到MIT任客座教授。1969年,年仅33...
张维迎. 如何让人说实话. 读书. 1997;(2):51-58.
张维迎. 让·蒂罗尔《产业组织理论》评介. 经济学动态. 1997;(11):77-78.Abstract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让·蒂罗尔(JeauTirole)所著的《产业组织理论》一书为当代西方国家最为流行的产业经济学教科书之一。作者早年曾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现为法国产业经济学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他在博弈论、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政府规制理论等领域有诸多重要贡献,在国际
张维迎. 国家不应是企业的股东. 经济研究参考. 1997;(5):31-32.Abstract
至目前为止,国有企业改革的主导思路仍然是想模仿市场经济中股份公司的组织形
张维迎. 关于信息经济学. 经济研究参考. 1997;(5):5-6.Abstract
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大致是从70年代开始的。它研究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当事人之间如何制定合同(契约)及对当事人行为的规范问题。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当事人双方都会有一些只有自己知道的信息。这里的信息是指影响当事人双方交易利益的一种信息,而不是讲任何所有的信息。 不对称信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外生的信息,诸如交易当事人的能力、身体健康状况等。这类信息不是由当事人行为造成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先天的、先定的、外生的,一般出现在合同签订之前。比
张维迎. 从公司治理结构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问题与出路. 社会科学战线. 1997;(2):42-51.Abstract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是建立有效的企业制度、或者说.“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把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作为一个标准.来评价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和问题,并对今后的改革提出一些想法.我的基本论点可以概括如下.第一,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在解决激励机制方面是相对成功的.而在解决经营者选择机制方面是不成功的.因此,下一步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经营者选择机制;第二.目前推行的“国有股份公司制度”不能解决经营者选择机制问题.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将国家从“股东”(equity—holder)变为“债权人”(debtholder).同时开放直接融资市场,让私人投资者从债权人变为股东;第三.非国有企业“插足”国有企业和现有经理“买断”(managementbuyout)是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比较可行的途径.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中国国有企业事实上在相当程度上已被个人以各种形式所“占有”,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把这种事实上的占有变成法律上的“所有”.
吴敬琏, 张维迎, 舒菁, 杨新连. 从国企改革到国有经济战略改组. 资本市场. 1997;(10):10-17+6.Abstract
8月底,本刊与《新闻报》企业重组专刊联合邀请吴敬琏和张维迎,就“十五大”之后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的发展方向及可行性问题进行了座谈。以下是座谈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