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Year: 2024

2024
吴胜涛, 王予灵, 彭凯平. 理性式微、功利扩张?近40年中国社会两种个人主义的变迁. 心理学报 [Internet]. 2024;56(7):911-927. 访问链接Abstract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现代化变迁, 个人主义异常增长, 但这一增长究竟是自我的功利扩张(如利益至上)、还是理性提升(如人格独立), 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反思。预研究建立了理性个人主义(如独立、自主、开拓、进取)和功利个人主义(如财产、利益、快乐、享受)词典。进而对谷歌中文图书语料库(1980~2019)的词频分析显示, 理性个人主义显著下降, 功利个人主义显著增长(研究1); 词嵌入分析表明, 自我靶词与理性(vs.功利)个人主义属性词的相对语义关联也呈下降趋势(研究2)。总之, 中国社会近几十年来的文化转型并非个人主义的简单增长, 而是出现了理性个人主义下降、功利个人主义增长的趋势。这表明, 理性式微、功利扩张的价值失衡是社会变迁的重要议题, 其背后的多重自我结构、演化路径及社会精神动力的培育还有待未来深入研究。
陈昱成, 韩涛. 生成式人工智能视角下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句生成研究——以高能物理领域为例. 情报杂志. 2024;43:144-149+143.
陈垒,等.; 2024. 电力系统的振荡模式识别方法及装置. China patent CN ZL 202011063951.5.
张思露, 郭超艺 周子乔 潘羽杰. 碳中和目标下我国煤炭主产省区的减排贡献及经济代价. 煤炭经济研究. 2024;44:6-13.
杨锋, 周羿. 社会学方法在区域国别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社会科学报》 [Internet]. 2024. 访问链接
王延飞. 科技情报研究中的事实规范. 科技情报研究. 2024;6(3):1-9.Abstract
[目的/意义]守正创新是科技情报研究机构所要把握的重要问题。[方法/过程]文章从史实梳理入手,辨析情报事实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的作用意义,探寻相关的专业操作标准。[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强化战略关切下的情报事实整编能力,落实动态线索发现基础上的情报专题研究,细究感知扫描中的摹因刻画规范,是科技情报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应对时代挑战的必选动作。
陈璐明, 张戌, 王博伦. 科普微纪录片《奇妙中国》的叙事创新. 电视研究. 2024;(01):52-54.
陈璐明, 张戌. 突破抑或灭亡:人工智能电影的变革序章. 宁夏社会科学. 2024;(04):208-216.
王延飞,张佳南,徐扬,张宇翔. 第四次浪潮中智慧情报理论探索的摹因呈现.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4;47(2):7-14.Abstract
在以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浪潮中,“智慧情报”的理论探索需要在做好谱系扫描工作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把握研究重点。文章通过“感知时代环境”“厘清要素代差”“品评形势利害”“考较策略路径”“擘画理论教育”梳理所涉及的情报事实,将“智慧情报的学科体系”“情报学术的认知谱系”及“科技安全”“信息安全”“密码工具理论构成”的情报解读等重要对象以摹因形式呈现出来。
李国俊,王延飞,徐扬. 美国预见性情报工作的组织管理及启示研究.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14(3):80-89.Abstract
本文旨在探索美国情报机构开展预见性情报工作的实践经验,为我国情报机构提供借鉴和启示。以美国情报高级研究计划局(IARPA)发起的四个预见性情报项目为案例,分析了它们的任务场景、有组织科研模式、实施过程和影响力;从任务场景的内涵、线索的来源、评判的指标、团队的建设等四个方面,梳理了预见性情报工作的实践流程;从跨领域的协同、量化的评估、科商的双赢、多元的团队、影响的评估等五个方面,总结了预见性情报工作的特点和启示,并提出了我国情报机构开展预见性情报工作的若干建议。
李国俊, 唐星龙, 徐扬*. 英美政府层面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机构比较. 国防科技. 2024;45(6):40-45.
王一博, 张鹏翼. 融合用户数据的高校图书馆书目系统设计. 图书馆建设. 2024;2024(1):121-130+145.
杜元清,王延飞. 论情报事实.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4;47(10):1-9.Abstract
【目的/意义】情报事实(包括情报事实素材和情报事实摹因)是被映射到情报学论域的事物及其代体的变化和动向。正确理解和有效运用情报事实概念有助于情报学术探索和情报事业发展。【方法/过程】从若干相关概念的解析入手,阐明了情报事实概念,说明了情报事实的三个类别,展示了通过情报刻画打造情报事实摹因的基本做法,讨论了“线索”“信号”和“弱信号”等概念。【结果/结论】文章指出情报人员和情报机构在为客户解决决策信息不完备问题的过程中,自觉主动运用情报事实、践行批判性思维,可以迅速提高情报工作的品质和效率。
张佳南,王延飞. 论智慧情报.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4;47(2):1-6.Abstract
“智慧情报”意指情报领域的智能化,包括情报手段智能化和认知服务智能化。文章对智慧情报所涉及的诸如知识检测、知识发现、知识创造和知识工程等概念工具与实施手段进行阐述,通过对智慧情报的事实刻画来展现情报专业智慧,提出运用“情报智慧”迎接“智慧情报”。
试论2023年大选以来的泰国政局 . 东亚评论. 2024.
冯硕, 魏一璞. 语用容忍度视角下一语和二语等级含义的加工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 processing of scalar implicatures: From a pragmatic tolerance perspective]. 语言科学 [Linguistic Sciences] [Internet]. 2024;23(1):59-70. Full text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 toleranc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L1-Mandarin Chinese L2-English speakers’ derivation of scalar implicatures, with a focus on L2 speakers’ pragmatic tolerance when facing a violation of pragmatic principle. Results from a graded judgment task show that L2 speakers have native-like pragmatic tolerance of underinformative sentences. More importantly, this pragmatic tolerance does not differ between L2 speakers’ native and second languages.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insight for experimental design in semantics-pragmatics research, as well as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f scalar implicatures.
张戌, 汤沺甜. 隐匿即显露:青年匿名社交的平台、动因及展演. 中国青年研究. 2024;(04):43-51+119.
李国俊,王延飞,徐扬. 预见为纲的情报工作范式:预见性情报.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4;47(11):63-70.Abstract
【目的/意义】随着全球安全环境的复杂化,预见性情报作为一种新兴的情报工作形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方法/过程】系统介绍预见性情报的发展背景、概念内涵、方法与实践,并与传统的战略情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论】考察了美国在预见性情报教育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探讨了预见性情报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孙超. 高校图书馆馆藏数字化资源长期保存系统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 图书馆学刊. 2024;46(08):87-92+113.Abstract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加工能力大幅提升,并逐步积累特色数字化馆藏资源。为确保这些宝贵资源的持久性和可访问性,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化资源长期保存工作的研究与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数字化资源长期保存工作实践为例,研究高校图书馆开展馆藏数字化资源长期保存的实施路径,设计数字化资源长期保存概念及功能模型,并基于Islandora开发馆藏数字化资源长期保存示范系统。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