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by Year: 2011
2011
郭建宁
.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理论视野. 2011;(7):23-27.
Abstract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本文具体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路径和方法,强调从整体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键,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蓬勃生机的根本.
吴志攀
.
大政府? 小政府? 法治政府!
. 国际经济评论. 2011;NULL(4):7-9,3.
Abstract
中国经济已经持续、高速增长了30多年,这是一个已经并且仍发生的历史事实.这30年的发展,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对整个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如何来解释中国的奇迹,如何判断中国未来的发展大势,却仍然还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孙宇, 王博
.
"天人合一"思想的源头考察及当代启示-由日本地震事件引发的思考
. 大观周刊. 2011;(51):238-238,178.
Abstract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发生的9级大地震和随之而来的特大海啸、核泄漏事件.再一次让人类经历了生离死别,体味到天地与人间的生死独白.如今.诸多哲人不断警示人们要"天人合一".提出建构"天人合一"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现代工业社会的顽疾频频涌现.随之而来的是生态危机的全球化蔓延.人们普遍认为."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全球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姚洋
.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拜访科斯和福格尔教授
. 经济学家茶座. 2011;(4):132-136.
Abstract
李·本南(Lee Benham)和艾丽桑德拉·本南(Alexandra Benham)两口子是中国制度经济学界比较熟悉的两个人,他们和世界银行的退休研究员玛丽·席利(Mary Shirley)
周建波, 高杨, 庞缜
.
天津近代金融家的经营思想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1.
杨钋
.
女性为何在劳动力市场中落后?--基于中国两个大学生调查证据的研究
. 世界比较教育论坛. 2011.
Abstract
本研究使用2009年北京大学《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和2008年麦可思《全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数据,试图分析行业隔离对中国大学毕业生性别收入差异的影响。借用Brown-Moon-Zoloth (1980)的分解方法,本文发现性别收入差异存在于各个行业之中,而且随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全因素分解的结果显示性别收入差异主要来自于行业内差异。对于本科毕业生,行业内收入差异主要由性别歧视引起。而对于研究生,行业内收入差异来自于男女生个人特征的行业内差异。为了解决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公平问题,政府应该考虑那些能降低行业内性别歧视的政策,例如细化职业和行业标准,或者鼓励企业将工资支付与行业标准或职业证书相互联系。
胡泳
.
奶昔错误
. IT经理世界. 2011;(19):24.
Abstract
<正>消费看是用一种截然不同的眼光来看市场的很多习惯看上去像是根深蒂固的传统其实它们不过是累积起来的偶然事件。麦当劳想提高它的奶昔销量,因此雇佣了一些研究人员来弄清楚,顾客最关注奶昔的哪种特质。奶昔要做得更稠?更甜?还是更凉?几乎所有研究人员关注的都是产品。然而他们中间有一个叫做杰拉德·博斯特尔(Gerald Berstell)的人选择了忽略奶昔本身,对顾客进行研究。他每天坐在麦当劳里长达18个小时,
张维迎
.
好政策与坏政策
. 商界(评论). 2011;(3):40-43.
Abstract
目的纯良的政策,如果推行中效果相反,或者成本太高,或者让企业脱离了消费者,都是坏的政策.国家制定的政策大部分是好政策,但是现实中却有很多坏政策.如果一个政策我们认为是好的但是效果却不好,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用什么标准评判?
周建波
.
孟子“迂远而阔于事情”的经济学解析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145-152.
Abstract
作为一个从经济方面入手的政策体系,孟子的"仁政"思想存在着某些比较明显的弱点,这主要表现在土地制度的设计上由国家实行"制民之产",反对土地的自由买卖;在税收制度的设计上主张劳役地租,反对实物地租;在农工商的关系上要求主张自由价格,反对国家力量的介入,等等。除此而外,"仁政"思想还缺乏在当时社会推行的动力,这主要表现在对君主的激励不足,不能解决统治者迫切需要的"富国强兵"问题、政权安全问题和天下统一问题,这是战国统治者对孟子敬而远之,认为其"迂远而阔于事情",不愿意实施其主张的重要原因。
梁柱
.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 政治学研究. 2011;(3):3-11.
Abstract
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是党的建设的一个基本经验.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条件,这不仅关系到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政治方向,而且关系到党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能力的培育和工作水平的提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善于学习,最要紧的是要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学习和掌握马列要持之以恒,重在读原著,提高理论修养.
唐勇
.
学科博客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 图书情报工作. 2011;(19):78-81.
Abstract
调查目前我国学科博客建设情况,分析国外学科博客建设的特点,指出我国学科博客在整体规划、内容建设、用户参与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从学科博客内容建设和建设策略两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学科博客建设,以提升学科服务水平。
胡泳
.
安抚苦难者,折磨舒适者
. 新闻记者. 2011;(04):16-18.
Abstract
<正> 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斯一生著有30余部作品,1958年出版的《富裕社会》(TheAffluent Society),堪称其中最著名的。它迫使一个国家重新审视自己的财富价值观,因而被视为可以和《有闲阶级论》《孤独的
刘伟
.
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地方经济
. 新经济. 2011;(11):88-89.
Abstract
一、宏观政策目标和地方经济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货币政策是一个宏观政策,目标是多重的.在现阶段货币政策首要目标是反通胀.在任何时候针对通货膨胀的紧缩政策和地方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着矛盾.我们国家的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候,和欧美国家是不一样的.欧美国家是从银行发生,所以首先是银行的流动性和资金链出现了问题.我们的情况是,危机面向我国的实体经济,企业没有订单,它就停产、破
严文明
.
寻根寄语
. 寻根. 2011;(2):2.
Abstract
~~
张守文
.
差异性分配及其财税法规制
. 税务研究. 2011;(2):69-74.
Abstract
社会财富分配是判断时代好坏的重要标尺,中国社会传统的"均贫富"思想是个人对公平价值追求的体现,但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分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分配在一定条件下也具有合理性.从中国的现实状况看,本文认为,由于差异性分配所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增加,社会存在不安全性,因此必须在分配领域进行有效调控.由于财税法实质是作为社会财富分割器存在的,因此,当前调整分配格局,强化分配公平,财税法必须有所作为.
钱雪梅
.
巴基斯坦塔利班现象解析
.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1;(02):51-60.
Abstract
巴基斯坦塔利班现象是地缘政治的产物,也是巴国内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力量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塔利班在巴基斯坦的活动范围逐渐从部落区扩大到腹地的过程,一般被称为"巴基斯坦的塔利班化",实际上它也是塔利班运动"巴基斯坦"化的过程。2007年12月组建的"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TTP)具有一些不同于阿富汗塔利班的特点,二者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TTP正在整合巴国内各类激进和极端主义组织,在使巴陷入困境的同时,孕育着新的地区政治变数。
张维迎
.
市场使人向善
. 商界(评论). 2011;(8):42-45.
Abstract
所有的宗教都假定人是自我为中心的,这与经济学的假设无异。于是,经济学鼻祖业当·斯密不仅写出了《道德情操论》,也写出了《国富论》。宗教教育人要通过利他而实现自己的幸福,而市场要求人必须通过满足别人的需要来实现自利的动机。市场与伦理宗教所要求的结果都是一致的,与市场逻辑对立的是反自由竞争的强盗逻辑。
张维迎
.
市场制度最道德
. 中国中小企业. 2011;(10):68-71.
Abstract
经济学和宗教伦理的基本假设是,人是自我中心的。宗教的逻辑和市场的逻辑最大不同是,宗教的逻辑是通过改变人的心来达到善的行为,市场的逻辑不想改变人的心,而是规范人的行(行为),即以利人之行,实现利己之心。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类犯错误或干坏事有两种原因,一是无知,知识有限,不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想干好事,结果却成了坏事;
张维迎
.
市场的逻辑与中国的变革
. 探索与争鸣. 2011;(2):8-11.
Abstract
市场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一个人想得到幸福,他(或她)首先必须使别人幸福.市场的这一逻辑把个人对财富和幸福的追求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由此,才有了西方世界过去200多年的崛起.也才有了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市场交易的范围越大,经济发展越快.利润本质上是一个连带责任制度.是市场信任的基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从职权经济转向产权经济.腐败的根源是职权经济与产权经济并存.未来改革的方向仍然是进一步缩小职权经济的范围,减少政府手中控制的资源.解决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仍然需要遵循市场的逻辑,而不是凯恩斯主叉的刺激政策.
周建波, 孙淮宁
.
建国后薛暮桥的物价思想探析
. 经济学家. 2011;(01):15-22.
Abstract
建国后薛暮桥的物价思想可分为两个时期。计划经济时期,薛暮桥的物价思想主要体现在制订价格、稳定价格及调整价格等方面,旨在为新中国建立一套健全的物价管理制度。改革开放时期,薛暮桥从旧的物价管理体系的坚决拥护者变成质疑者和否定者,价格改革和价格管理体制改革成为该时期薛暮桥物价思想的主旋律。他的物价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今日中国的物价管理同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Pages
« 首页
‹ 上页
…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