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Year: 2005

2005
谢新洲. 网络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网络传播. 2005;(2):32-33.Abstract
从技术角度而言,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技术,在1995年之前,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并没有引起新闻传播界的关注.20世纪中后期,新闻传播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互联网,并将其从媒体的角度来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互联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互联网用户不断增长,CNNIC最后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
谢新洲. 网络出版面临的问题与未来走向. 传媒. 2005;(7):9-11.AbstractPKU CSSCI
2005年7月8日,首届数字出版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标志着我国数字出版盛会大幕开启。国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科研机构、出版单位、数字出版相关企业、国外知名数字出版厂商的代表共聚盛会,在“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会议主题下,展示国内外数字出版先进技术和成果,研讨中国数字出版发展的问题与出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很多产业的发展,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在电脑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与应用方面,我们抓住了发展机遇,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广泛应用,铺就了一条数字出版的高速路,而我国数字出版业却始终在高速路外的辅路上行走。如何认识产业发展的现状,破解产业发展的难题,使产业得以健康快速发展,是我国数字出版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本届博览会主旨所在。我们认为,本届盛会是我国数字出版业驶入高速路前的盘整,对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将引领我国数字出版业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谢新洲, 张春铭.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发行模式研究. 出版科学. 2005;(6):48-52.AbstractPKU 
分析发行渠道多元化现状,论述网络环境下传统发行渠道面临的变化,探讨网上书店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
范凡. 网络阅读中的文本尊重情结. 图书情报知识. 2005;(4).PKU 
贾庆国. 美国外交思想与实践.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62-69.Abstract
美国是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经济规模最大和政治影响最广的国家,对世界事务有着重要影响.美国外交是产生这种影响的最直接和极为重要的形式.长期以来,美国对华政策对中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所以近代历届中国政府都把对美政策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美政策也一直是中国政府对外政策中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关系日益扩大,美国外交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更是有增无减.认识和了解美国的外交政策对于中国制订合理的对外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胡泳. 群策群力. 商务周刊. 2005;(14):96.Abstract
<正>在美国企业中,通用电气以鼓励员工高度参与企业运作而著称。韦尔奇在1980年代后期发起了“群策群力”(Work-Out)活动,意在集中公司内外、上下各方面的智慧,培植、收集和实施好点子。韦尔奇相信,实际操作者才真正具备提高生产效率的创造力和革新办法。例如,在一个涡轮厂里,工人咒骂他们使用的铣床,经过“群策群力”,他们获准改换机器的规格并自行测试新机器,尽管改换费用高达2000万美元。结果是切削钢件的操作时间减少了80%,不仅更快地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也降低了库存的成本。韦尔奇为此写道:“说来真是惭愧,将近八九十年的时间,我们一直支配着设备需求,管理着比我们知道得更多、做得比我们更好的人。”
张强禄, 赵朝洪, 张江凯, 严文明, 李仰松. 自龙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初步研究. 考古. 2005;(2).PKU 
段宝林. 节日最多的城市. 中华遗产. 2005;(3):81-82.Abstract
澳门有许多中国第一,如第一张新式报纸、第一个留学生、第一个西医医院、第一幢洋房、第一座教堂、第一座灯塔、第一家铸炮厂、第一幅油画、第一本汉译圣经、第一所西方式大学、第一部汉语-拉丁语词典、华英词典等.
严家炎. 苏雪林的文学成就——范震威著《苏雪林传》序. 南方文坛. 2005;(5):60-80.PKU 
包茂红. 英国的环境史研究. In: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2005.PKU 
程朝翔. 莎士比亚的文本、电影与现代战争. 国外文学. 2005;(2):30-43.AbstractPKU 
莎士比亚作品经常为人所用,在现代战争中亦然.莎士比亚作品的模糊性使之既可以被用来支持战争,也可以被用来反对战争.莎士比亚作品的电影改编往往反映了导演和时代的解读.而对于莎士比亚文本的解读,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精神.该文主要探讨莎士比亚文本和电影在战争中的利用,而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则涉及国际政治和战争对于文本之外、纯粹作为文化符号的莎士比亚的利用.
梁柱. 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5;(1):17-24.Abstract
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是贯穿陈云革命人生的一个重要主张.陈云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应当是最有纪律的党,也是最讲民主的党.在执政条件下坚持和发扬党内民主,是防止官僚主义、保证党的正确领导和推进人民民主的重要条件.党内民主,就是使党要有正常的党内生活;要正确理解和处理民主制和集中制的关系;要尊重和保证党员的民主权利;要有积极而健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健全党内民主,要有制度保证.陈云的党内民主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刘伟. 要素市场化亟待制度创新. 新财经. 2005;(12):16.Abstract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水平的阶段,即以人均GDP算,实现从目前的1200多美元向1600多美元的提升。从经济发展史来看,在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通常具有以下突出特征: (1)经济增长继续保持高速增
刘伟. 见证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纪念《经济研究》创刊50周年笔谈. 经济研究. 2005;NULL(5):NULL.AbstractPKU 
伴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脚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伴随着我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与繁荣,《经济研究》迎来了自己的50岁生日.在这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研究》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坚持"双百"方针,立足中国现实,面向世界经济理论研究前沿,致力于发表研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的具有原创性意义的高水平理论文章,并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我国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新形势,及时更新研究主题,不断采纳新的研究方法,为推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国内外的好评.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构建未来.值此《经济研究》创刊50周年之际,编辑部特别约请了在京的部分经济学家撰写文章,以为纪念,并真诚地期望继续得到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大力支持.
刘伟, 樊纲, 朱玲, 谢平, 张维迎, 刘世锦. 见证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纪念《经济研究》创刊50周年笔谈. 经济研究. 2005;(5):4-13,16.AbstractPKU 
伴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脚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伴随着我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与繁荣,《经济研究》迎来了自己的50岁生日。在这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研究》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坚持“双百”方针,立足中国现实,面向世界经济理论研究前沿,致力于发表研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的具有原创性意义的高水平理论文章,并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我国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新形势,及时更新研究主题,不断采纳新的研究方法,为推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国内外的好评。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构建未来。值此《经济研究》创刊50周年之际,编辑部特别约请了在京的部分经济学家撰写文章,以为纪念,并真诚地期望继续得到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大力支持。
刘伟. 解析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三大悖论. 学术研究. 2005;(9):5-9.AbstractPKU 
在工业化加速和市场化深入发展的特殊发展阶段中,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出现了三方面的矛盾.一是社会总需求增长速度不快,但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幅过大的矛盾;二是虽然物价总水平很低,但人们对未来发生严重通胀的预期值很高的矛盾;三是经济增长显著回升,但失业率却继续攀升的矛盾.这三大矛盾构成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三大悖论,值得关注.
厉以宁. 让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而不是代替工业化.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5;(S1):34.Abstract
最近一段时期,“中国应当走怎样的工业化道路”在经济学界引发极大争论,“中国进入重化工时代”与“信息时代新型工业化”两大阵营著名经济学者各陈己见。本刊编辑部组织本期“高端论坛”,展示其主要观点,并在随后栏目进行深入探讨。
胡泳. 议程语境. 21世纪商业评论. 2005;(12):20-21.Abstract
<正> 服务运营的特征服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制造活支动存在根本差异。服务业具有如下特性:顾客参与服务过程。这要求服务经理必须重视服务设施的物质环境。顾客在服务过程中可发挥积极的作用。快餐店的经
严家炎. 论“五四”作家的西方文化背景与知识结构. 上海鲁迅研究. 2005;(S1):1-16.Abstract
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第五讲中谈到文学革命运动时,说过这样两段话:自甲午战后,不但中国的政治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动,即在文学方面,也正在时时动摇,处处变化,正好像是上一个时代的结尾,下一个时代的开端。新的时代所以还不能即时产生者,则是如《三国演义》上所说的"万事齐备,只欠东风"。
汤一介. 论“天人合一”. 中国哲学史. 2005;(2):5-10+78.AbstractPKU 
最近看到《科技中国》2004年11月号和12月号刊登了由该刊和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的报导和在讨论会上各位专家的发言,其中有好几位专家都讲到“天人合一”问题。本文打算就这个问题谈一些想法。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和“人”可以说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天人关系”问题则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司马迁说他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书;董仲舒答汉武帝策问时说,他讲的是“天人相与之际”的学问;杨雄说:“圣人……和同天人之际,使之无间。”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何晏说另外一位创始者王弼是“始可与言天人之际”的哲学家。唐朝的刘禹锡对柳宗元的批评,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