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1989
严家炎
.
论七月派小说的风貌和特征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5):15-26+29.
Abstract
七月派是抗战时期形成的一个以小说和诗歌为主体的文学流派,是以胡风为核心的一个有影响、有贡献的流派。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五十年代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胡风周围的一些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他们创作的成就、特点等,都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和评价。至于流派,更无人涉及。直到近几年,才有人开始对七月派诗歌进行研究。路翎的小说也开始重新受人注意。而作为小说史上重要流派的七月派小说,则至今尚无人研究。这里,我想对七月派小说的风貌、特征作些考察。
严家炎
.
论京派小说的风貌和特征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4):1-10.
Abstract
京派是三十年代在周作人、沈从文的影响下活动于北平的一个文学流派。京派小说具有独特的风貌:赞颂纯朴、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作为一种抒情写意小说,将写实、记“梦”、象征熔于一炉;总体风格上平和、淡远、隽永;语言简约、古朴、活泼、明净。京派小说思想性质上属于现代,并非“向后看”‘;艺术上不仅有现实主义,更有较重的浪漫主义成份,甚至还接受了现代主义的某些影响。
孙祁祥
.
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践对经典按劳分配原则的修正
. 兰州学刊. 1989;(1):41-45.
Abstract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主要分配原则是什么?目前,理论界众说纷纭。我认为仍然是按劳分配。但是,这种按劳分配已不完全同于马克思经典作家当初所提出的含义,商品经济的实践赋予这一原则以部分新的规定。“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原则与商品经济的矛盾
王廷湘, 孙祁祥
.
论间接宏观控制体系中的国家、企业与市场
. 管理世界. 1989;(4):92-99+225-226.
Abstract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要建立的间接宏观控制体系的模式。由什么样的国家来调节,什么样的市场当传导,什么样的企业作为微观基础,不同类型的主体选择,必将导致间接宏观控制的不同效果。因此,作者就间接宏观控制体系中的国家、企业、市场三者各自的内涵作了有益的探讨。
郭建宁
.
试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视角转换
. 湖北社会科学. 1989;(8):4-7.
Abstract
我们处在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许多亟需解决的新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要在当代取得新的发展和突破,研究的视角必须进行转换,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由单纯强调历史决定论,到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统一的转换随着认识论中反映与选择,反映与建构,
胡壮麟
.
语义功能与汉语的语序和词序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4):53-60.
Abstract
本文运用当代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来分析汉语的语序和词序。指出在分析语序时,最小切分法比最大切分法优越,但按传统的句法功能讨论语序不能充分说明其规律性。为此,本文从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着手,说明各种语义功能都要求在句法层有相应的体现形式,故语序复制于语义功能的多重性。在体现人际功能的语气意义时,汉语具有不同于英语的特殊规律。
田余庆
.
说张楚——关于“亡秦必楚”问题的探讨
. 历史研究. 1989;(2):134-150.
Abstract
一、汉初重张楚《史记·陈涉世家》记陈胜义兵入陈事说:陈胜称大楚,"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云云。张楚词义,古今学者为之诠释,颇不乏人。《史》、《汉》注家用训诂成法释张楚,从张字生解,谓张楚犹言张大楚国。王先谦据《广雅·释诂》:"张,大也",直谓张楚就是大楚。按照这个说法,陈胜入陈建张楚之号,实际上就是篝火狐鸣时以及用尉首祭
严家炎
.
走出百慕大三角区——谈二十世纪文艺批评的一点教训
. 文学自由谈. 1989;(3):87-92.
Abstract
据说,世界上有个神秘而危险的区域,叫做百慕大三角区,一进入这个区域,轮船沉没,飞机失事,人员失踪,一无幸免。文艺批评上仿佛也有一个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区”,进入这个区域,一些很有经验、很有贡献的文艺批评家,也难免背时出事。本世纪以来,至少是“五四”以来,在这个危险区域,已经沉没了多少批评家!这个区域,我称之为“异元批评区”或“跨元批评区”。
段宝林
.
近几年出版的歌谣集述评
. 民族文学研究. 1989;(3):81-82+80.
Abstract
近几年来,民间故事集出版较多,约有千册左右。比较起来,歌谣集出得少一些,约有几十本。数量虽少,但在质量上却大为提高,特别是编选与记录的科学性有了明显加强。现就我所见到的民歌集子,谈几点看法。首先在歌谣集的内容上,是更加全面而丰盛了。以前出版的民歌集中,时政歌、诉苦歌较多,风俗歌、仪式歌则很少入选。
田余庆
.
《隆中对》再认识
. 历史研究. 1989;(5):45-60.
Abstract
一《朱子语类》卷一三五:"尝欲写出萧何、韩信初见高祖时一段,邓禹初见光武时一段,武侯初见先主时一段,将这数段语及王朴《平边策》编为一卷",云云。案朱熹对弟子所说诸人的各段文字,分别指萧何、韩信在汉中时请刘邦收巴蜀、出
1988
刘伟, 孙来祥
.
一部在实践呼唤中诞生的力作
. 中国社会科学. 1988;(1):113-121.
Abstract
厉以宁同志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出版以后,引起了我国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本刊这一期发表的两篇书评,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此书的评价。《一部在实践呼唤中诞生的力作》认为,厉以宁同志的探索是成功的。《社经》以宏观和微观的协调为主线,展开其全部理论分析,建立了新的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博采各家之长,运用了新的研究方法;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以创新的态度对待经济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变革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林毅夫, 胡庄君
.
中国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民的制度选择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4):49-53.
Abstract
本文要考察的是,为什么在经过20多年集体农业生产之后,家庭承包责任制一旦成为一种可行的生产模式,我国农民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它?理解这个问题会对我们大有裨益。
汤一介
.
中国新文化的创建 序《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
. 读书. 1988;(7):6-10.
Abstract
我刚为杜维明教授的《人性与自我修养》(中译本)写完一篇序,现在我又为成中英教授的《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一书写序。我想不仅因为他们都是中国文化书院的导师,而且也因为我可能是为他们写序比较合适的人选之一。成中英先生是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的教授,我和他是一九八三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认识的,从那以后我们每年总要见一两次面,通信则是经常的。
郭建宁, 王廷奎
.
人的主体性——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 安徽省委党校学报. 1988;(3):20-25+2.
Abstract
结合以往研究中的片面性,正面论述了进一步研完人的主体性问题应该从有关的四个方面着手。
郭建宁
.
人的活动与社会规律关系刍议
. 兰州学刊. 1988;(6):34-37.
Abstract
长期以来,传统的哲学教科书在谈到人的活动与社会规律的关系时,总是不加分析地强调“凡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把它作为铁的定律,其实这是一种历史假象。在前一段的讨论中,有的同志已经提出应当放弃这一提法,(参见张曙光《试论社会发展中的规律性与社会发展中的自觉》《哲学研究》1986年第3期),笔者亦有同感,并打算就此问题做一些新的探讨。 我们知道,规律包括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两大部分,从自然规律来看,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自然界也会按客观必然性发展,但是如果有人参与,那么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也会发生变化,例如从鸡蛋到孵出小鸡,正常
厉以宁
.
从均衡到非均衡:西方就业理论的发展
. 世界经济. 1988;(4):85-96.
Abstract
一、瓦尔拉体系和凯恩斯体系 (一)“瓦尔拉世界”及其基本假设 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解释,经济中的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各种力量(比如说,供给力量与需求力量)在市场上各自达到某种位置,于是经济中便出现了稳定,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不再发生变化。在研究就业以及与就业有关的其它经济问题
厉以宁
.
从经济体制的角度看企业家群体的形成
. 中国工商. 1988;(5):6-7.
Abstract
应当承认,迄今为止,在我国已经出现的企业家中,很难找到一个例子来说明那种能够把国家利益、企业利益、职工利益统一起来的企业家是经济体制的产物。如果说这些企业家能够协调国家、企业、职工三者的利益,从而使企业行为同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体利益相适应,那么这更可能是来自他们个人的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来自他们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不错,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一个企业领导人应当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应当有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崇高精神。然而,我们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不能仅仅从道
厉以宁
.
价格改革为主还是所有制改革为主
. 金融科学. 1988;(2):86-90.
Abstract
一、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两种思路的争论 这两种思路是:(1)以价格改革为主线;(2)以所有制改革为主线。 它们的区别在于对国情的估计不同。北京大学课题组的观点是以所有制改革为主线,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即市场不完善,信息不畅通,资源短缺,价格不能起到充分调节经济的作用。在这种非均衡体系中,主要应使企业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使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成为真正的企业。另外,政府的行为是非理想化的。主张以价格改革为主线的经济学家主张价格改革第一步到位,以为只要一放开阶格,我国的经济就会转入良性循环了,而不了解在短缺条件下,价格放开很可能引起
厉以宁
.
企业缺乏活力是资源配置失调的主要原因
. 改革. 1988;(5):29-33.
Abstract
我国经济学界存在着这样一种论点,即认为导致我国当前资源配置失调的主要原因在于商品比价不合理。假定说,企业已经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了,那么毫无疑问,在这一前提之下,商品比价不合理是资源配置失调的主要原因。但如果企业还不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而是缺乏活力的微观经济单位,那么对资源配置失调的主要原因,就需要另行分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本身的因素肯定比价格因素更加重要。本文所要论述的,正是这一问题。一让我们先从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谈起。我们知道,一定时间内,就全社会范
吴慰慈
.
关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考——在一九八八年全国中青年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988;(4):14-15.
Abstract
近十年来,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十分活跃,其重要标志之一,是论文的数量激增,从1949年10月到1957年12月,公开发表的论文有1755篇,年平均数为219篇;从1958年到1979年,公开发表的论文有2883篇,年平均数为137篇;从1980年到1987年12月,公开发表的论文有11878篇,年平均数为1484.75篇。从总的趋势上看,论文数量在不断增加,图书馆学研究在不断发展。
Pages
« 首页
‹ 上页
…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