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2011
胡泳
.
打造敏捷性企业
. IT经理世界. 2011;(22):30.
Abstract
<正>打造敏捷性企业最终的一个目标,是在企业当中达到一种自组织状态,在组织内部形成"社会性创新资本"。在十倍速变化的竞争时代,所有的企业都要致力于一样事情,就是如何打造敏捷性企业。所谓"敏捷性企业"也可以叫做"实时企业",我们发现互联网的一个
蔡洪滨
.
扩内需难在何处?
. 财经. 2011;(28):96-98.
林毅夫
.
扶持民营企业展开产业升级和创新
. IT时代周刊. 2011;(5):16.
Abstract
在2010年,一个秘而不宣的经济秘密再次得到了大力证实:大多数国家都在有意无意地推动各种形式的产业政策。其中不但有中国、新加坡、法国和巴西这些老面孔,还包括那些原本产业政策不甚清晰的国家,比如英国、德国、智利和美国。这一现象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产业政策其实就是为刺激某一项产业的经济活动或
厉以宁
.
承接产业转移和次发达地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中国市场. 2011;(46):3-7.
Abstract
一、承接产业转移是次发达地区发展的契机产业在地区之间转移是一国工业化过程中常见的现象,而且主要出现于加工制造业行业内.加工制造业行业的企业之所以会内移,甚至于跨国转移,除了某些与行政效率有关的原因以外,主要考虑的是成本增长问题.
汪琼 王健; 李晓庆;
.
技术改造课程,技术改善学习——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工作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CETA7)综述
. 远程教育杂志 [Internet]. 2011;(6):24-30.
访问链接
Abstract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高校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因此而改变,在课程和学习被改变的同时,教育在无形中就发生了变化。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工作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CETA7)于10月13日至14日在辽宁大连举行,大会以"技术改造课程、技术改善学习"为主题,围绕视频公开课建设、资源共享课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育新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网络教学平台的深度应用等主题展开,与会者进行了较为深入地交流与探索。
厉以宁
.
把国企民企的优势结合起来
. 现代国企研究. 2011;(4):8.
Abstract
在我们中国,国有企业跟民营企业应该达到一个互赢、共赢的格局。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状态。首先说,为什么中国要有国有企业?显然,这主要是因为,它可以自觉地落实国家的一些发展战略。国有企业跟民营企业不一样——要使民营企业的行为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可能需要使用一些额外的鼓励政策去吸引它。国有企业就没有这个问题。
林虎, 刘冲
.
投资者分歧、异常交易量和股票横截面收益率预测
. 投资研究. 2011;30(10):42-55.
胡泳
.
报纸已死,报纸万岁——报纸转型的关键策略
. 新闻记者. 2011;(11):15-22.
Abstract
本文通过对两家报纸——一家是没有任何历史包袱的、纯粹以网络形式出现的新秀《赫芬顿邮报》,另一家是百年老店、在新时代要完成转型的《纽约时报》——的案例分析,指出:一个新的、多样化的新闻业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报纸正处于一个长期性的结构变化的初始阶段。在转型中,有四个关键性的策略,让报纸高管们彻底改变他们的价值取向和商业模式。
张维迎
.
持续创新赢得未来
. 中国企业家. 2011;(18):I0026-I0026.
Abstract
对TCL而言,30年或只是一个创业史,其间有过许多辉煌,但是未来仍然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持续创新是制胜王道.
梁柱
.
探索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专题系列讲座之九
. 中华魂. 2011;(3):29-33.
Abstract
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取向上来说,是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20年。在这20年的历史进程中,交织着正确与错误(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严重错误)、成就与挫折,它反映了探索时期的历史特点,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汤一介, 乐黛云
.
推动世界多元文化共融
. 文明. 2011;(6):110-111.
Abstract
如果对经济和科技来说,全球化意味着规范化和一体化;那么,对文化的发展来说,全球化却是意味着自由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互相欣赏和全球共生,"文化多元共生的全球化"是21世纪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核心。特别是在此"经济增长万能"和"个人绝
李力行
.
推进农地抵押的现实路径
. 国土资源导刊 [Internet]. 2011;(08):58-59.
访问链接
Abstract
在发展经济学中,农村金融的功能早已被提升到农村发展的核心地位。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表明,包括土地抵押融资、小额信贷在内的农村金融,可以刺激投资、创业、技术进步和移民,而这些都是农村发展、消除贫困最有力的因素。土地和房屋是农民最
厉以宁
.
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开创城乡一体化新路(英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1;(S2):17-30.
Abstract
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举世瞩目,但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大的问题尚未解决,就是对于几十年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甚至可以说这三十年来,基本上没有触动城乡二元体制
德, 厉以宁
.
改革城乡二元体制需要破除认识误区
. 南方农村. 2011;(1):55.
Abstract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撰文说,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在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过程中,有必要就以下三个问题消除误解:误解一,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将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在体
肖珑
.
放飞金领的梦——《金领手记》书评
. 博览群书. 2011;(3):68-70.
龚六堂, 赵晓军, 崔小勇
.
政府政策改变的福利分析方法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姚洋
.
政府行为和经济失衡
. 中国市场. 2011;(3):81-82.
Abstract
基础设施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在中国,特别是目前的情况下,对我国的结构却起到了坏的作用,从1978-2008年各省份的数据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占一个省政府支出的比例,远远高过了居民的收入,很显然是一个负相关的关系.
张维迎
.
政策依赖与企业家的短视
. 商界(评论). 2011;(2):22.
Abstract
不把精力用在思考怎么使消费者更快乐,而是用在想怎么使官员更快乐,这是企业家资源的巨大浪费。中国的企业家聚在一块讨论更多的是什么?是政策,因为他能不能赚钱,很大程度上不依赖于他对市场的判断,而依赖于他对政策的判断。如果政策本身带着好多钱的话,即使他知道这个政策错了,但是只要争取到这个政策的优惠他就有了财富。
郭丛斌, 闵维方
.
教育与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
. 高等教育研究. 2011;(9):5.
Abstract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5年在全国12个省市进行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就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教育与代际流动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定量实证研究.
王一川
.
新世纪中国电影类型化的动因、特征及问题
. 当代电影. 2011;(9):9-11.
Abstract
进入新世纪十年来,中国大陆电影(以下有时也简称中国电影)在类型上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值得做必要的回顾.对此,需要首先从它的动因角度去考量,然后就它的特征和问题做出理解.
Pages
« 首页
‹ 上页
…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