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2003
林毅夫. "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 求知. 2003;(3):23-26,1.Abstract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文章《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对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和阐述,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地区差距、加速科技和体制创新、创造就业机会的发展思路,为我们深入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指出了有效的路径,值得一读.
林毅夫. "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 农业经济问题. 2003;(1):19-24.Abstract
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停滞,城乡地区收入差距扩大,"三农"问题引起各方重视."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该文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在保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差距.
林毅夫. "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上). 山东农业(农村经济). 2003;(3):8-10.
林毅夫. "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下). 山东农业(农村经济). 2003;(5):4-5.
胡泳. 不动声色的管理. 商务周刊. 2003;(20):75.Abstract
<正> 针对美国商业杂志上充斥英雄般的CEO,并到处传颂他们挽狂澜于既倒的传奇事迹的现象,1999年,专门研究战略管理的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教授挥笔写下一篇《不动声色的管理》(Quiet Management),对流行话语大唱反调:“或许,真正优秀的管理恰恰是乏味的。或许报
张维迎. 世界级的企业领袖如何诞生?. CO.公司. 2003;(12):21.Abstract
如果历史将来能够记住你,那绝不是因为你做人的魅力,而是因为你所创办的事业。
严文明. 中华文明的始原和早期发展. 国学研究辑刊. 2003;(12).Abstract
距今一万年前後,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先後发生了水稻农业和种植粟、黍的旱地农业.大约五千年前後,出现了部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同时出现了社会的分化,城堡蜂起,小国林立,神州出现文明的曙光.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上古时期,中华古代文明在物质、制度和精神诸方面都有高度发展,基本特质都已形成.以三代文明为主体、结合周围多个青铜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基本奠立.春秋-战国是从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转变的时期,是社会政治体制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又是文化昌盛和学术思想特别活跃的时期.孔、孟、老、庄等大师辈出,灿若晨星.这个时期在文化上的成就不但对此後中华文明的发展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是对世界文明史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赵国栋,汪琼. 中国、美国及香港地区高校信息化发展状况比较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3;(2):12-19.
张维迎. 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党员干部之友. 2003;(3):38-39.Abstract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要成功走向国际化,首先需要进行战略思维的转变.过去考虑做什么能赚钱,现在重要的不在于做什么,而是如何做以及做得最好.行业也不再分哪个好不好或赚不赚钱,今后将不存在好的行业,只有好的企业;或者说不存在坏的行业,只有坏的企业,全看自己做得如何.这种战略思维的转变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成功走向国际化.原有的五大优势不复存在加入WTO之前,中国企业的原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资源廉价.过去很多企业之
孙祁祥, 孙立明. 中国保险业运行轨迹与发展主题. 保险研究. 2003;(1):2-4.Abstract
入世一年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适时修改保险法律,改进和完善保险监管,保险公司的体制改革开始加快,保险市场的良性发展初现端倪.但入世带来的竞争局面才刚刚展开,更严峻的挑战还在后面.中国保险业,特别是中资保险公司2003年应在这样四个方面更加有所作为,一是维护企业信誉和提升行业形象是保险业的根本,保险公司一定要视自己的信誉和形象如生命,并以有效的机制保证讲究诚信,维护企业信誉;二是我国保险公司产品创新的空间非常大,应增强保险产品的创新能力,适应我国的改革进程和社会发展,大力开发多样化的保险产品;三是高质量的服务是保险公司经营致胜的关键.国内保险公司应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四是入世后,国内保险公司面对的所有紧迫任务,都是要靠人来完成的,人才匮乏是中国保险业的最大软肋,保险公司应从长远考虑,切实树立人才至上的观念,改变落后的用人制度,重视人才的选拔、储蓄、培养和使用.
郑伟, 孙祁祥.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 经济研究. 2003;(10):75-85.Abstract
该文针对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构建了一个两期的动态生命周期模拟模型.我们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生产者、微观经济消费者、经济公平和转轨代价五个方面对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模拟量化分析.分析表明,制度变迁将使资本量和产量增加,资本-产出比提高,利率下降,工资率上升;两类劳动者个人效用上升,养老金替代率上升,收入分配差距缩小;同时发生一定转轨代价.总的来看,此次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是正面的.
刘伟.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的使命. 经济科学. 2003;(2):7-9.
吴慰慈. 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3;(5):2-5.
吴慰慈. 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3;(6):5-9.
刘伟.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1):3-5,15.Abstract
中国经济连续22年保持高速增长,认识这段时期增长的特点,将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优势、克服阻碍,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吴慰慈, 董焱. 中国文化的守望者. 图书馆学研究. 2003;(9):88-90.Abstract
文章阐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文化保存困境、王重民先生在保存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所做的贡献及对发展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教益的经验教训.
段宝林, 过伟. 中国民间文学采录研究的黄金时期.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1):107-114.Abstract
20世纪80-90年代是中国民间文学史上,采录研究的黄金时期.从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全国普查及其省卷的出版,论述采录的黄金时期.从民间文学诸领域之研究及其理论创新,论述研究的黄金时期.鼓励中青年学者为中国民间文学"可持续发展"尽力尽心.
严家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八届年会开幕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3;(2):1-5.
林毅夫, 刘培林.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 经济研究. 2003;(3):19-25.Abstract
该文认为,当前中国大陆各省区市之间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下形成的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与许多省区市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相违背,从而导致大量的赶超企业缺乏自生能力.基于各省区市的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与我们的假说相容.
林毅夫, 刘明兴. 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 世界经济. 2003;(8):3-14+80.Abstract
探讨长期内决定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绩效的因素是经济增长分析的一个基本立足点.该文结合增长理论既有的一些研究经验,对中国经济在近20年来的高速增长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解释.我们通过经验分析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绩效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省份或地区之间,是否存在"增长收敛"的现象及"增长收敛"现象中存在的时域和地域特性;同一区域内部(特别是城乡之间)出现人均收入水平发散的原因.

Pages